高职体育教学改革与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2020-11-24 08:07王维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灌篮 2020年14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意识高职

王维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在当前教育教学环境的背景下,高职体育教学也有了较大的改革和创新,终身教学理念成为目前高职体育教学重要的教学方针。学生是学校和社会的枢纽,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提高学生的身体素养对于社会的健康发展十分有利。然而,现阶段的我国大学院校体育课程教学仍然面临多种发展问题,例如,学生的体育课程不受国家重视,学生往往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休息时间,传统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理论思想无法充分满足大学现代的体育教学实践需求。针对这些突出问题需要提出有效的体育解决政策措施,培养在校学生的全民终身爱好体育运动意识,提高在校学生的体育学科教学质量,得到良好的体育教学科研成果。

一、高职体育教学改革与终身意识培养的意义

(一)终身体育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适应性心理素质

人体心理健康必须与人体心理健康相协调。信息位于人脑肌肉和其他人脑神经之间。需要实现的信号传递和信息交换活动是双向的,不仅是通过调动人脑神经系统将兴奋性信息从人脑系统传递到人体肌肉,而且是从人体肌肉系统传递到人脑。当这些人的大脑肌肉能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时,也能使人的整个大脑保持兴奋状态,从而使人保持高昂的情绪。终身教学理念是引导学生形成长期性的锻炼意识,使学生在之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进行自主锻炼,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自身的核心理念,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提高学生的运动积极性与自我满足感

学生的体育运动意识越强烈,参与学校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就越高,这样的运动意识以及行为意识并不会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退,会随着学生的不断学习,不断地提高和增强自身的运动意识以及运动能力。在目前的高职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在平时如果得不到一定的宣泄,那么长期以往,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将会破防,这对于学生的及安康发展十分不利,体育教学在这样的背景下,就有了较大的优势。基于此种教育优势,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向学生传递终身锻炼的意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锻炼自身的思维素养,提高自身身体素养,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们积极参与终身体育运动的自身积极性,从而由此获得终身满足感,以便他们养成良好的终身体育运动习惯。[2]

此外,在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健康第一”是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同时也是高职体育教学质量的衡量标准,培养身心健康的学生是高职体育的根本任务。高职院校里有亿万个国家未来的栋梁。他们需要的健康体魄必须在学校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体育是保证他们身体强壮的有效手段。[1]

二、促进高职院校体育改革以及学生终身意识培养的相关策略

(一)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要想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就要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观念进行创新和更改,树立学生终身热爱体育的价值意识。体育教师自身作为体育教学的活动主导者,需要不断提高对学生终身接受体育活动教学基本观念的认识重视性和程度,积极主动引导广学生积极参与终身体育锻炼,加强体育培养广学生的自我体育认知控制能力,采用丰富的体育教学活动形式来促使广学生充分了解得到终身接受体育的重要意义,增加了广学生积极进行终身体育活动的课余时间,促使广学生逐步形成一种终身接受体育锻炼的教学观念。

(二)使学生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是学生形成终身体育运动的关键,在及傲雪过程中,教师要对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积极利用新型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对体育学习提起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学生形成一种自主体育锻炼的意识,与此同时,还要对学生的体育教学进行一定的拓展,适当增加素质拓展训练,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育终身意识。

(三)创新教学模式

对于学生体育课程的具体设置,还需要严格结合全体学生的体育实际情况,根据自身素质发展和社会体育需求合理安排,从而激发全体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使他们充分享受和获得大学体育的最大乐趣。因此,体育教师学校需要不断改革和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丰富新的教学方法。可以认为,具有游戏活动性质的各类体育竞赛和其他体育趣味性体育竞赛,都能激发全体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使得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下快速掌握体育相关的基本体育运动技能。教师们还需不断提高学生授课时的肢体语言表达训练能力,多层次进行亲身性和示范性的练习,方便全体学生自主学习。

(四)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

为了能更好的训练掌握我国学生的基本体育知识水平,需要尽快建立一套健全科学、合理的体育考核评价机制,制定一套完善的体育教学实施方案。但体育考核成绩不能仅仅作为直接检验广学生从事体育运动能力的一个唯一标准,还所以需高度重视在实际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观察学生的身体变化,将各广学生对从事体育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度及学生身体素质不断增强发展情况综合列入体育考核成绩标准之中,使得健全的体育考核成绩机制一定能够全面准确反映广学生的从事体育专业学习发展情况,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广学生,院校往往需要分别采用不同的体育考核成绩标准,保证真实有效的准确反映每个学生的体育情况。

(五)转变思想,明确培养目标

体育学科教学课程目标建设应始终明确贯穿于整个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同时学校体育教学课程制度改革的教学目标建设应始终立足于现在,面向社会,着眼于未来,把社会国家和人民社会对青年学生的基本体育健身要求与青年学生的终身个体爱好体育相紧密结合,把加强锻炼身体和加强培养青年学生具有终身爱好体育运动意识、兴趣、能力和良好习惯紧密结合联系起来,使全体学生对进行体育健身有基本的整体认识,懂得体育健身的重要意义,树立学生终身乐于健身的体育观念。并熟练掌握各种健身的基本知识、方法,能够熟练运用多种基本健身运动锻炼技能和其他健身锻炼方法并能去独立地自己进行健身锻炼。理论运动教育教学是运动实践的教学先导,应不断丰富开展理论体育教学的具体内容,理论教学联系体育实际,使广大学生教师能够愉快、自主、创造性地参与学习运动体育。[3]

三、结语

终身教育理念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在学生体育教学中广泛运用终身教育理念,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充分配合。对学生实施终身体育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要注重牢固树立学生终身体育的责任感,使学生尽快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教师要改进传统体育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是学生对体育学习形成一定的兴趣,与此同时,学校还要建立健全教学评价机制,坚持高职院校终身教育的教学理念,正确指导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激发高职学生积极开展终身体育活动的学习积极性,提高高职体育教师的专业教学技术水平,建立完善的教学机制,加强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促进我国高校体育全面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意识高职
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体育运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呆呆和朵朵(13)
《无我》:一具身体,两种意识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