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与高职英语通识教育的融合路径研究

2020-11-24 08:07谢晓燕宣化科技职业学院
灌篮 2020年14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英语课程人文

谢晓燕 宣化科技职业学院

一、选题背景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全国重要会议上明确我国高等教育的育人方针,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同时指出以三全育人为导向的育人新途径。面对西方思想意识形态的有意识输入,高校务必充分发挥其思想阵地的作用。高校英语课堂,由于其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学生接触西方文化的机会相对较多。但是,作为外语语言学习,我们更应该利用语言的优势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阐释好中国方案。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而每一位高校学生都能够利用英语做为传播工具,更远地更有创造性和感召力地传播中国文化。高校的英语教师迎来了新的英语教学发展生态。随着课程思政的不断深入,我院全面推行“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专业技术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打造人文素质教育品牌课程—“博约”课程。围绕人文素质教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家庭教育、艺术与特色体育教育四大方面创建课程。在此背景下,针对我校英语课程开设现状,如何巧妙发挥英语语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优势,将思政教育和英语教学有机融合起来,是当下必须思考和面对的紧迫课题。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国内,上海各高校自 2014年始率先探索并实施“课程思政”改革,成效显著,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召开,成为推进全国各高校开展“课程思政”研究的重要动力。2017年以来,上海以外的诸多高校也开始“课程思政”改革,“课程思政”也逐步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选题方面,多数文章停留于宏观“课程思政”视角下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探讨。英语课程为公共基础课或行业英语课。研究方法上,多停留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浅层思辨和经验总结,很少采纳系统循证的实证研究方法,成果的信度效度值得商榷。研究内容多倾向于照搬本科院校,未能区分高职教育的学情差异。而对于研究成果的分析,发现不仅数量和规模严重不足,而且研究质量和水平亟待提升。核心期刊上发表国内高职英语课程思政主题的论文寥寥。由此可见,加强对高职英语课程思政育人工作的系统探究和深入实践已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尤其需要探索出一条针对英语作为交流语言来渗透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课题旨在研究依托我院人文素养品牌课程----博约课,构建课程思政与高职英语通识教育相融合的有效途径。即以英语语言为载体,博约课程为平台,以思政教育为灵魂,传播中国文化。在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润物无声地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建立文化自信。利用英语语言人文性和工具性以及通识课程普及性的优势,使得课程思政教育面积覆盖最大化。从而使得在全球范围内推进母语文化、提升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最终目标得以实现。针对目前高职英语教学中人文性教育目标弱化,西方文化的倾向输入较突出的现状,培养学生能够用英语讲述中国文化,无疑是培养了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中坚力量。

四、研究内容、研究重点和难点

近几年,我国传统节日的氛围远不如西方节日浓厚。在某种程度上,这些流传下来的节日所承载的传统美德和深远意义已经逐渐被人们忽略。庆祝节日仅仅停留在假日出行或吃喝消遣。节日习俗和仪式庆典更被删减和淡忘。相反,由于英语在中国的普及化教育,人们更加热衷于西方的洋节,一般的青年人都对西方的主要节日有所了解。然而作为中国人,由于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对缺乏,分不清楚公历与阴历,只知道国外的圣诞节、情人节,却不知道中国的七夕节、清明节是哪一天;只知道圣诞老人、玫瑰花和巧克力,却不知道春节、中秋节究竟有什么文化内涵。

针对这些问题,课题组创建《英语话中国之传统节日》课程,精选中国八个重大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为研究内容,设置教学模块。在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与节日相关的诗词歌赋、音乐美术等文艺作品,学生不仅可以欣赏文艺作品,还可以领略其中的人文情怀,加深对传统节日的理解与体会,从而感受每一个传统节日承载的厚重且深远的华夏人文内涵,达到润物无声的思政教育。

研究重点是挖掘归纳中国八大传统节日承载的文化内涵、传统美德及优秀品质。难点则是通过节日风俗溯源、相关古诗词欣赏、中西方传统节日的比较等方式,让学生看到中西价值观的趋同之势。引领学生在差异中感悟中国文化,进而帮助学生树立应有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体系,在传承与创新中树立文化自强的使命与担当。

五、研究成果有效性体现

博约课程《英语话中国之传统节日》已在职教云平台完成第一次线上授课。选课人数为214人,涵盖学校英语、语文、数学教育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航空、铁道专业、动漫设计专业等学生。课程通过率为85.6%。优秀率达到94.9%。目前,该课程已在职教云平台进行第二次开课。选课人数为680人。

学生通过归纳中国八大传统节日承载的文化内涵、传统美德及优秀品质,以及通过对于节日风俗溯源、相关古诗词欣赏、中西方传统节日的比较等方式,看到了中西价值观的趋同之势。在差异中感悟中国文化,树立了应有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建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体系,在传承与创新中树立了文化自强的使命与担当。

六、研究中遇到的难题及解决办法

该课题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也有以下问题需要注意加强和完善,尤其体现在线上授课的信息技术难题方面。

1.人机互动性不够。要对授课平台进行充分了解,以便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线上教学的优势。平台授课,不仅仅是上传课件和视频以及作业及考试的发布和批阅,而是要在此基础上完成人机交互,加强学生学习过程中和课程内容的互动性。

2.学生对于讨论和评价版块利用不高。讨论版块和课程评价模块是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章节的一个实时反馈,是完善课程最直接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对于以上问题的解决办法:

1.向信息技术专业人员学习。目前课题组成员已掌握视频观看过程中的“问题”设置方法。在5分钟或3分钟处设置问题,要求学生作答。学生回答正确后,可以继续观看视频讲解。以此来避免个别学生可能存在单纯刷课时或人机分离的问题。

2.提高讨论和评价版块分值比例。课程授课教师进一步明确课程分工,疏散平衡授课老师的线上课程管理任务量。对于学生进行的意见回馈进行及时回复,加强师生间的联系。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英语课程人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及实践路径
基于OBE理念的综合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机制研究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人文社科
Problems and Measures for English Teaching Assessment in Primary and Junior Middle 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