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拓展训练的理性思考

2020-11-24 14:36李金钟济源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灌篮 2020年21期
关键词:训练项目体育教学

李金钟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用人单位对于大学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体育教学具有身心育人的双重功能,传统运动项目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不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拓展训练项目作为新兴的运动类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将其作为体育教学内容的有效补充形式,不仅可以增强体育教学的趣味性,还有助于拓宽体育教学相应的课程体系。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纷纷开设拓展训练课程,受到了师生了普遍好评。然而拓展训练课程模式的效果如何?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进一步提升拓展训练的价值体现?这些都值得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做深入的研究。

一、拓展训练的作用和意义

户外拓展训练最初源自英国,训练环境多为室外,能够有效提高户外参与者的锻炼能力。拓展训练内容丰富,教学目标与高校体育教育相一致,体验性和实践性较强,将其引入高校体育教学具有先天的优势和必然性。

(一)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拓展训练与高校体育教育的教学理念相符,特别注重实际操作能力。运用多样化的训练活动,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特点和优势,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从而实现超越自我的全方位提升,达到更好的体育教学效果。

(二)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热情

相较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而言,拓展训练是现代化体育教学改革的全新尝试,有利于缓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形成良好的体育行动意识。由于户外拓展训练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多样化,极大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热情,从而促进全员参与并加速体育技能的提升,弥补了传统体育教学的缺点。

(三)有利于体育教学优化升级

创新实现课程升级的关键,拓展训练以体验式训练为主,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不仅使学生突破个人潜力,而且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使学生在运动中提高个人控制能力。通过决断力与自信心的提升,团队协作意识以及实操能力同步得到优化,有利于体育教学转型升级。

二、高校体育引入拓展训练的可行性

(一)前提条件分析

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大学生意识形态也在随之产生变化。大学生向往刺激性、多元化和具有体验感的体育项目。拓展训练具有参与度高且挑战性强的特点,实施过程灵活多变,能够真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需要,这就为拓展训练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学情基础。

(二)推广拓展训练的必然性分析

拓展训练教学形式新颖,拥有完善的教学体系,通过融入趣味性和挑战性的项目内容,可以起到很好的预期效果。特别是目前高校软件和硬件条件都十分成熟,场地和器材数量有了良好的保障,加之教师仔细规划、严格把关,拓展训练安全系数大大提升。

(三)新课改的推动作用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允许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处理,特别是鼓励引进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兴项目。拓展训练教学是强化课程建设的有力尝试,依托开放、动态和发展的理念,实施高自由度的教学内容,势必会为实施新课改提供助力。

(四)体育教师能力的可塑性

高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较高,教学经验丰富,对于新兴拓展训练学科的学习能力较强。通过前期的集中培训和后续不断的巩固、实践和专研,能够摸索出适合本校学情的拓展教学模式。鉴于高校体育教师突出的可塑性特征,一定能够胜任拓展训练的教学任务。目前拓展训练在国内外高校中取得了应用,对该项教学领域的研究数量和质量也相对较高。很多的成功经验和案例可以为高校带来启发和借鉴。虽然课程的开展还没有形成体系,但是在专业教师队伍的努力下,推广拓展训练一定会取得成功。

三、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优化应用研究

(一)加大拓展训练宣传力度

为了提升高校拓展训练教学的普及率,高校应不遗余力地加强关于拓展训练优势的宣传力度。首先,从培养团队协作能力、优良处事能力、挖掘大学生的发展潜力、培养积极人生观的视角出发,让大学生对此项运动产生清晰的理解和认知。其次,校领导须投入重视和支持,教务部门要及时更新观念,体育教学部门也要积极运筹帷幄,发挥体育教学部门的主体作用。最后,利用学校公众平台,结合校园公示栏等媒介,做好拓展训练教学知识的普及,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让学生对此项运动产生足够的兴趣认知。

(二)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拓展训练教练员队伍是教学高效进行的保障,为此高校要定期组织专任教师参加专题研讨会,参与国内外教学培训,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提升核心素养。在此基础上,为教师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依托教学大赛和特训等组织活动,提升拓展训练课程教师的专业技能。此外还要引进专业性的师资,加强整体师资队伍建设,大力的吸收新鲜的血液,加深体育教师对拓展训练的应用理解。一方面,为教师提供优厚的福利待遇,保证专业性的人才能安心投入到拓展训练教学。另一方面,建立合理化的考核机制,督促任课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全身心投入,由此保障教学效果。

(三)合理设计拓展训练项目内容

鉴于拓展训练重实践的特点,高校应加大挖掘资源提升拓展基地建设的力度,健全体育教学基础设施,不断地创新拓展训练基地建设,合理设计拓展训练项目内容,加速传统体育项目融合。在此基础上,不断更新和丰富训练内容,选择恰当的拓展教学模式,强化拓展训练管理,建立完善的检查考核体系,提高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

(四)整合利用社会企业资源

拓展训练项目一定的时效性,如果一直延续之前的道具和场地布置,学生势必会产生枯燥的感觉。为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还需要加强与社会企事业单位的合作,通过优势互补的方式为学生创造优良的拓展训练资源。通过整合利用社会企业资源,不断进行创新更替,及时淘汰失效的项目,才会让学生获取最有价值的体验。

总之,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在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和必然性,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特别是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社会适应能力。为此高校推广拓展训练项目过程中,应结合自身的情况,充分国内外成功的拓展训练经验,根据学生需求进行合理设定,不可一味的生搬硬套。进一步强化拓展训练师资力量建设,合理化注入强有力的师资队伍。加强拓展训练教学的预算经费投入,严格有序的执行各项制度要求,有效发挥拓展训练教学的补充性功能,增强大学生的体育素质和综合能力,从而开启高校拓展训练教学新的征程。

猜你喜欢
训练项目体育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微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实施与探索
试论高校拓展训练项目的安全管理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我们的“体育梦”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基于新常态下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思想转变
教育教学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