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法在大专院校公共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与路径研究

2020-11-24 14:36周龙源杨洁肖和伟陈世红李明国莫涛黄晓燕何岸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
灌篮 2020年21期
关键词:分层体育教师体育

周龙源 杨洁 肖和伟 陈世红 李明国 莫涛 黄晓燕 何岸 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

大专院校公共体育教学的目的十分明确,既通过学生的体育运动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有效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稳定良好的即锻炼习惯。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不断改变,如共享单车、电梯等等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先进的、方便的交通工具剥夺了学生运动的机会,使得我们大学生的身体素质逐年下滑。因此,如何有效通过体育课堂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迫在眉睫。传统的体育教学存在着各种弊端,“放羊式”的教学现象依然存在。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很难满足差异化的学生需求,导致优秀的学生“吃不饱”,体质较差的学“吃不了”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改变粗放型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采用分层教学将有效促进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顽强进取精神,从而显著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一、大专院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价值

(一)有利于高校实施因材施教,培养发展学生个性

分层教学法作为高校体育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在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法可有效避免“一刀切”教学模式。大专院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异较大、性别比例也根据学校的专业分布不均衡,如幼儿师范学校绝大部分都是女生,以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为例女生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招生的类别也多,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更加凸显。因此,在大专院校公共体育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法势在必行。体育教师根据学生的差异来确定学生的分层标准,课堂上教师需要收集和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询问他们的运动经历,体育运动兴趣爱好,就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结合课程标准,科学的将学生划分为各小组,只有这样有针对性的分组才能更好有效的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以便保证不同基础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都能够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的提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个性,最大限度的发挥高校公共体育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充分体现了分层教学现实价值。

(二)有利于高校体育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丰富体育教学模式

体育教学方式的改革以及现代教育目标的不断发展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教学模式需要不断创新才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体育锻炼需求。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革新,也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增强专业水平。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分层教学法具有明显优势,然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教学模式,需要具备更强的专业性和理论基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将分层教学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有效提高学生体育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明确体育课程的基本目标和任务,养成自觉从事体育锻炼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有利于提升高校体育教学的综合效果,重视教学的过程性评价

分层教学法可将大学生划分成两个不同的类型,即同质分组和异质分组。通过同质分组借助彼此间的交流与帮助,从而实现不同运动基础的学生获得提高。在分组过程中,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向学生解释分层教学的优势,分层的目的是让所有的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并不是“破罐子破摔”。分层具体实施中,可以将体育能力相近的部分同学分到同一个组别中,有利于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分层教学更加重视学生体育学习的过程,将学生的努力程度、测评达标、课堂表现、进步幅度、出勤情况纳入学生综合评价当中,突出体现过程性评价的重要地位。利用各种反馈改进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使教学在不断的测评、修正或改进过程中趋于完善,从而达到教学的终极目标。首先,通过过程性评价能够有效改进学生的学习,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的难点。其次,为学生的学习定步,完善每堂课程的学习任务。再次,强化学生的学习,经常提供肯定的和鼓励性的评语,将使学生保持成功的自信心,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学习。最后,过程性评价能给教师提供积极反馈,帮助教师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达到最佳融合状态。

二、大专院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分层教学的优化路径探析

(一)科学把握教学对象的分层

在高校体育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需选择层次化的教学内容,具备长远的教学目标,努力提升大学生的综合水平,充分挖掘大学生的运动潜能,参照教学大纲的标准,适当提高运动负荷。分成教学过程中,更加强调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努力实现体育教学的个性化,从有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分层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应进行全面了解,可以通过面对面了解、问卷调查的了解、体育测试等方式确保分层的科学性、有效性。

(二)教学计划与教学目标体现差异化

体育教师在设立教学目标时,需充分了解大学生的运动基础水平,将整体教学目标和个人学习目标有机融合,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首先提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方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可行的教学目标,根据分层来确定教学的内容和进度,确保同学们每一节课在原来的基础上都有长足的进步。根据分层的不同确定差异化的教学计划,让同学们在“跳一跳摘桃子”教学目标下学习,才能有效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学习信心的积累,更好的完成体育教学目标。

(三)灵活选择体育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手段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主要方式之一,根据分成教学的需要,科学合理的选择最优的体育教学方法和手段,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条件。在体育教学实践中需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上课的时间与空间,充分调动各个层次大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让其积极地自主学习,可以以讲解示范法为主,将体育运动的技术动作进行分解教学,并配以规范的动作演示,通过学生的视觉、听觉、运动本体感觉构建正确的技术规范,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并提供及时的纠正与指导。部分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基础较好,更多的采用探究教学和合作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适当增加学习内容的难度,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继续探索体育运动的奥秘。针对部分学生体育基础薄弱身体素质较差的同学,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更加给予更多的关爱和耐心,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以分解练习为主,并配以规范的动作演示,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并提供及时的纠正与指导。

(四)教学评价体现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的统一

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评价体系存在着“一刀切”的现象,体育成绩的分数由终结性评价决定,很多同学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然后在考试中因为身体素质的不足,很难考出理想的成绩,特别是在体能项目中情况异常突出。身体素质好的同学,上课过程几乎不需要刻意练习,在考试中就能取得好的成绩,这种身体素质的差异性和考核评价的不科学性,严重打击了部分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分层教学过程中,要体现教学评价的综合性、科学性,将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的统一。经过一段时间的分层教学后,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进行检验,识别学生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确定后期的体育教学进度,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完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每位同学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同时,体育教师在过程性评价中考评学生的学习态度、进步幅度、出勤情况等方面,确保过程性评价的全面性、科学性、合理性,从多方面、多角度、多维度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课堂的效率。

(五)教师提高教学的综合能力

将分层教学引入高校体育教学后,由于不同层次的大学生其教学目标不同,因此,增添了体育教师课堂调控难度,无疑会增加教师的负担。因此,有效提高教师教学的综合能力是开展分层教学的前提条件。由于大学生个体的体育基础水平不同,同时不同的个体对体育的兴趣也存在差异,每个学生擅长的体育项目不尽相同,体育教师必须具备一专多能的运动技能,才能有效指导学生从事体育运动项目的教学。所以,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是必然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为两至三个组为宜,采用合作学习教学的模式,同学之间相互指导学习,同学之间相互竞争合作,每一位同学都是小组的一个成员,每个成员的努力都会为小组的进步奉献自己的力量。因此,体育教师在分层教学的基础上,结合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探究教学模式等先进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同时,体育教师需科学制定层次化的教学目标,在诊断性评价中确定每个同学学习的起点、每个同学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的困难、合理安置学生的学习进度,预期可能取得的结果,只有科学的分析、诊断、预测来量化学习目标,优化层次化的教学内容,把控层次化的课堂教学,才能实现每位同学的共同进步,这也充分体现了当代体育教师综合能力素养。

三、总结

高校体育分层级教学根据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基础和的差异,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体现教学的个性化和差异化,紧密结合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完善体育教学过程当中的评价体系,将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落到实处,设置符合大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使所有大学生均可以得到最优发展。本课题主要研究那高校分层教学的内涵和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的价值,提出了一系列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优化路径,主要从科学把握教学对象的分层,制定差异化的教学计划与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需求灵活选择体育教学方法和手段,科学制定分层教学评价体系将教学评价体现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贯彻体育教学的全过程,最后有效提高教师提高教学的综合能力是确保高校体育分层教学实施的先决条件。

猜你喜欢
分层体育教师体育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高中语文分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我们的“体育梦”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