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生命教育融入技工院校体育教学中

2020-11-24 14:36荆娟丽信阳技师学院
灌篮 2020年21期
关键词:技工学科院校

荆娟丽 信阳技师学院

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全阶段、不同专业的教育工作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推进,其中自然也包含技工院校的教育工作。但与此同时,包含学生主体在内的多方对象对于新时期的技工院校体育学科教育提出了崭新且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技工院校的体育学科教育过程中,需要重视生命教育的融入,同时依据实践教学情况进行针对性的优化和完善,这无论是对于技工院校教育工作的发展还是对于学生的成长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内的技工院校需要突破传统体育学科教育的限制,这也是技工院校教育工作发展的必经之路。所以,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就将针对技工院校体育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有效融入进行详尽阐述,旨在为技工院校的体育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引导。

一、素质教育背景下技工院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首先,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强调学生需要具备一个良性、健康的体魄,这是首要的一点,拥有健康的身体是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础保障。而且技工院校的多数专业实践、实训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去,在这种情况下,技工院校的体育学科教育就变得更加重要了;

其次,现代技工院校学生所面临的压力是比较多的,既包含学习、工作的压力,同时也面临着家庭和个人发展方面的压力。而技工院校的体育学科教育不光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还能够有效地提升学衡的心理素质,从而更好地应对技工院校的学习任务[1],同时也能够面对日后更加复杂的岗位工作,学生会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达到心理健康;

最后,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技工院校体育学科教育,如果能够将生命教育融入其中,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坚毅品质,具象化来说包含学生的工作能力、团队能力和表达能力等等,因此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更加需要重视生命教育在技工院校体育学科教育中的融入,从而促进体育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现阶段生命教育有效融入技工院校体育教学的有效策略

“生命教育”这个名词,最早是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在1968年提出的,“生命教育是为学生快乐而成功地生活作准备的教育活动,是一种以提升学生的精神生命为目的的教育活动”。技工院校的体育学科教育与常规的学科教育和专业教育具有一定的不同,其更加重视学生身体综合素质的提升[2],从中不难看出,生命教育与技工院校的体育学科教育之间具有较好的契合性,因此实现生命教育融入技工院校的体育教学具有充分的可行性。

(一)实现体育学科教育内容的科学合理选择

在传统的技工院校的体育学科教育过程中,之所以一直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和作用,其重要原因在于体育学科教育内容相对单一、枯燥,难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实现生命教育有效融入技工院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想要实现生命教育的价值和作用得以完全发挥,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以此为基础实现体育学科教育内容的科学合理选择,避免技工院校的体育学科教育出现枯燥、乏味的现象。同时,在体育学科教育内容的选择过程中,还需要联系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使得技工院校的体育学科教育突破现有的限制。在必要的情况下,教师在体育学科教育内容的科学合理选择之前,可以对班级内的学生进行相对应的调研工作,知晓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同时在选择体育学科教育内容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即便是体育教学,其本质上也是为了专业教育进行服务的,因此体育学科教育内容还需要与学生专业保持一定的契合,从而使得学生能够以最好的身体素质适应未来的岗位需求[3]。

例如,针对技工院校中的汽修、机电类专业学生的体育教学内容选择上,需要着重针对学生的上肢力量进行锻炼,包含篮球的投篮训练等等,从而帮助学生适应后续的岗位工作需求。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讲授一定的实用内容,避免学生在后续的岗位工作中落下“职业病”,这样也可以有效体现出生命教育的意义。

(二)强化体育学科的生命情感教育

在生命教育的主要目标当中,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学生对于生命美的体验,进而全面激发学生自身热爱生命和珍惜生命的情感,因此生命教育有效融入技工院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不光需要从教学内容、方式、目标等等方面着手,还需要关注技工院校不同专业学生的情感,从而强化体育学科的教学效果[4];

首先,技工院校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冲动性的情绪,进而使得自身的身体内部出现剧烈的变化。因此在强化体育生命情感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适当地进行把握,采取鼓励教育、激励教育的方式使得学生能够克服消极的减力体验,增强其增力因素。例如,教师需要将运动量进行平均分布,并且合理安排训练时间、休息时间、娱乐时间,使得学生能够强化自身锻炼的同时,收获生命情感上的体验,从而助力技工院校体育学科教育的开展;

其次,稳定性的情感也能够促进学生的体育学科学习和成长,而且生命教育在体育学科教育中的应用,相对重视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和能力的养成,因此,教师在体育学科教育过程中,为了使得学生对体育学科产生强烈、持久和身后的情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实现因材施教,知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等因素,从而提升体育学科教育的针对性,对于学生后续的体育学习和成长也是极为重要的;

最后,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至关重要,但本质上也是为了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行服务的,因此教师在体育学科教育过程中,不能一味地采取限制教育和满堂灌的教育方式,而是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一方面向学生传递自身的爱心,另一方面使用自身的情感感染学生,例如教师在实际的体育学科教育过程中可以表现出自身的积极向上情感[5],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在体育学科学习过程中出现消极情绪,并且强烈的内心情感体验可以使得学生在体育学科学习过程中的依从性得到提升,也有利于教师开展体育学科中的生命教育融入。

(三)强化生命行为倾向教育

实现生命教育在技工院校体育教学中的融入,光靠理论进行讲解和论证是明显不足,还需要从实践层面强化生命教育;

首先,在技工院校体育教育过程中,需要加强学生的生存技能方面的教育工作。譬如在常规的耐久跑的体育项目教学过程中,为了提升技工院校学生的课堂参与,教师可以设置相对应的教学情境,包含丛林情境、生存情境当中,使得耐久跑不仅仅是一个体育训练内容,而是一种情境下的生存选择,这样就能够提升教学效果,同时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生命意识也得到了协同提升,这也是生命教育融入技工院校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6];

其次,现代学生群体所处的环境与以往存在较多的不同,存在的安全隐患也变得更多,为此教师在强化生命行为倾向教育的过程中,还需要教会学生如何应对不同的紧急风险。例如,在火灾逃生演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简单的游戏,这样既能够使得学生参与到火灾逃生演习,同时也可以完成技工院校体育教学的目标。

(四)完善生命教育评价

在教学工作中,教学评价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生命教育有效融入技工院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也是一样的,因此教师需要重视教学评价的优化和完善,这也是验证生命教育融入水平的有效方式之一[7]。

在生命教育有效融入技工院校体育教学过程中,生命教育评价方面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同时削弱传统的体育考试成绩在教学评价中的占比,将过程性评价融入生命教育评价当中,包含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表现、心理素质等等。这样学生在体育学科学习过程中能够清晰知晓自身的不足和优势,教师也能够提升教学的针对性。教师也需要在生命教育理念的引领之下,关注每一个学生,为学生构建起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的平台,把他们看做生命发展的主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8]。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人格,珍视学生的独特性,这样才能使得生命教育评价适应每一个技工院校学生,对于技工院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发展也是极为重要的。

三、结论

综上所述,就是笔者针对生命教育有效融入技工院校体育教学的相关研究和分析了,从文中阐述内容中不难看出,传统的技工院校体育学科教育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不利于技工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成长,也难以满足社会中的技工岗位需求。因此,技工院校需要给予体育学科教育高度的重视,依据实践教学情况进行针对性的优化和完善,使得学生知晓生命的意义和作用,从而在体育学科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主动性和积极性。

猜你喜欢
技工学科院校
学科新书架
【学科新书导览】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从技工到英雄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超学科”来啦
技工与专家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