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安全问题的规避与应对策略

2020-11-24 14:36曹小丽苏州外国语学校
灌篮 2020年21期
关键词:运动器材体育教师身体

曹小丽 苏州外国语学校

小学体育课程的安全问题一直是体育教师们关注的问题,在设置体育课程内容的时候,不仅要综合考虑小学生的身体情况,还有将体育教学的效果发挥出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小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他们参加课外活动的计划也就越来越少。为了避免学生身体素质越来越差的情况,体育教师们要充分发挥体育课程的重要作用,让学生们安全、快乐的参加体育课程,从而不断的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以为他们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

一、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潜在问题

小学阶段是我国教育的初级阶段,大部分的学生都处于六岁到十二岁之间,这个阶段的学生的性格都比较活泼,所以他们也比较喜欢上体育课。但是体育教师们在开展体育课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安全问题,不仅要引导学生进行锻炼,还要传授他们自我保护的意识。

(一)现阶段,小学学生和老师比较缺乏安全意识

小学体育教学与其他文化课的授课方式有所不同,需要体育教师亲自带学生参与实践体育活动,其中在锻炼的过程中伴随着一定程度的危险性。所以,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课程的时候,一定要培养学生们的安全意识,这样才能有效的规避风险。但是有的老师并没有引导学生学习训练安全知识,从而导致学生们在训练的过程中受伤。举个例子,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年龄比较小,在安全事故发生的过程中很难快速的做出调整。他们比较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所以小学体育教师们要时刻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并且培养他们安全保护意识,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减少体育教学的事故发生率。但是在我国的小学体育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们也比较缺乏安全意识,就会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只追求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却忽略了他们安全意识的培养,从而加大了小学校园体育活动发生事故的频率。

(二)在开展体育教学之前没有做好课前热身

众所周知,在我们每一次剧烈运动之前都需要热身活动一下,将身体的机能活力进行调节,才能有效的避免运动带给身体的损伤。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也要重视课前热身的重要性,让小学生进行体育活动之前,引导他们进行热身活动,从而有效的减轻运动带给他们身体的损伤。另外一方面,体育教师们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将游戏和热身运动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让他们在做游戏的同时达成热身的效果。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还能间接的提升体育教师的教学效果。同时,小学体育教师们也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班级内学生不同的身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才能最大程度的提升体育教学的效率和效果。举个例子,在开展体育活动的时候,体育老师要观察学生的特长和优势,并且将这些特点记录下来,然后为他们制度相应的训练计划,从而激发他们的身体潜能。对于那些身体比较弱的学生,我们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让他们的身体素质能够逐渐的恢复。最后,小学体育教师们不仅要在思想上重视课前热身运动的作用,还有将这些计划落实到实处,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学生们的身体安全。

(三)小学体育教师们对运动器材的检修不到位

在我国的小学校园当中,大部分运动器材都在露天的体育场内。经过长久的风刮日晒,这样运动器材很容易遭到老化和破损,所以导致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会出现安全事故的发生。体育教师们面对以上的安全问题,一定要重视训练过程中的运动器材质量,并且定期的进行保养和维修。一旦发现体育器材出现破损,一定要上报给相关部门,让他们技术的进行维修,以防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另外一方面,体育教师们要引导学生使用运动器材之前,一定要对他们讲授一下使用这些运动器材的注意事项,这样才能有效的减少安全事故情况的发生。

二、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改变小学体育教学的观念

在我国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安全事故的案例发生,以至于很多教师不敢“高强度”和“大规模”的让学生们进行训练。另外一方面,如果出现了安全事故,有些家长会去学校闹事,导致体育教师们的心态发生变化。面对这样的教学难题,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的心态,要积极的面对体育教学课程。不能因为害怕,就放弃了自己的教学事业。体育教师们可以定期的在学校开展体育安全知识普及大会,邀请家长和学生了解体育活动对学生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并且积极主动的与家长进行沟通,将他们的意见集中记录起来。然后再根据学生家长提出的意见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从而创设出更加满足学生需求的教学模式。最后,体育教师们在了解到学生家长的顾虑之后,就要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通过不断的学习去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并且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特点,对自己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从而增加体育教学的效率。

三、小学体育教师事先做好教学准备工作,从而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

在每一堂课开始之前,小学体育教师们一定要事先做好准备工作,让班级内学生充分了解本节课的目的。并且根据本节课的运动特点,对他们进行拉伸,让他们的身体状态舒展开来,从而减少学生出现拉伤的情况。如果遇到班级学生没有认真拉练,教师们一定耐心的对他们进行引导,不要一上来就对他们进行批评。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叛逆阶段,如果教育方式没有选对,很容易影响他们的心理和学习态度。只有老师们耐心的为他们讲解拉伸活动的重要性,他们就能明辨老师的用意,从而投入更多的热情到热身运动当中。另外一方面,体育教师们一定要带领学生进行运动,不能让他们独自训练,以防造成身体拉伤。因为体育这门课程与其他理论课有所不同,它具有一定程度的实践性和操作性。所以,教师们一定要重视学生训练的规范性,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减少学生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举个例子,小学体育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跳远运动的时候,一定要求学生将身体进行舒展,并且严格按照跳远运动的动作将自己弹射出去。但是这时候体育教师们要注意学生落地的安全,在前面铺设海绵软垫,以防他们出现往前栽的情况发生。

四、合理考虑外界因素,确保学生上课安全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一部分事故是因为学生的个人原因造成的,教师们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寻找他们身上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但是也有另外一部分事故是由于外界的因素导致的,这就需要教师们及时总结和反思问题发生的原因。举个例子,如果学校里面的教学器材遭到损坏,没有及时的维修和处理,导致学生发生安全事故,这就需要由教师承担责任。所以小学体育教师们要加强对这些教学器材的管理和维护,从而避免由于这种问题导致的事故发生。另外一方面,教师们要注意天气对体育教学的影响。如果是晴天,学生们可能会因为酷热而不想训练,这时候老师们要耐心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并且奖励那些表现比较突出的学生,从而激励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如果是阴雨天,教师们一定要注意学生跑步的速度,让他们控制好前后间距,以防学生出现滑倒的情况发生。最后在学生使用体育器材之前,教师们一定要亲自检查这些器材的安全性,并且向学生们一一介绍这些器材的注意事项,从而让他们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保护自己的人生安全。

五、加强体育教学活动的引导和管理,提升学生们的安全意识

小学体育教师们不仅要重视体育教学的实践性,也要重视体育这门课程的理论性,让他们在体育课本上学习自我保护的能力。并且他们可以从书本上学习到规范的体育动作,从而减少因为动作不规范而引发的安全事故。另外一方面,体育教师们要重视安全意识对于学生们的重要性,想要长期的在体育活动中避免事故,不仅要求学生在能力范围内参与各类体育活动,还需要他们具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才能最大程度的将安全事故拒之门外。其次,体育教师们在面对班级内不同的学生时,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才能发挥出最佳的教学效果。比如教师们面对在安全事故中受伤的学生,发现他有抵触训练的情绪,我们一定要积极的鼓励他们,让学生们能够充分的了解体育活动对他们的好处和乐趣,并且引导他们之前在体育活动中获得的成就感,从而再次激发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体育教师们对于那些受过伤却仍然不知道安全重要性的学生,要通过举例说明,让他们知道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并且要严格要求他们按照运动规范动作进行,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安全知识观念。最后,小学体育教师们对于那些没有受过伤的学生,要引导和灌输给他们安全意识,让他们逐渐的养成正确的运动习惯,从而为他们后期的体育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体育老师们面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要主动的与他们进行沟通,充分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将体育教学的效果发挥到最大化。比如,当一个人倒下的时候,首先他会护着头部,并且快速的趴下,这就是一种正确的自我保护措施。如果一个人没有护着头部,很有可能会出现生命安全。所以教师们要重视安全意识对于学生们的重要性,让他们能够在危险来临的时候,快速的做出反应,从而更加有效的保护自己。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不能被安全事故因素所影响,要改善自己的教育观念,从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另外一方面,小学体育教师们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这样才能根据班级内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有效的教学,从而在保障学生人身健康的前提下开展高效的体育教学。最后,体育教师们不能只重视体育实践的教学,还有培养学生体育理论知识,让他们认识到安全意识的重要性,从而帮助他们在遇到危险时做出正确的反应。

猜你喜欢
运动器材体育教师身体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小小月牙会跳舞
我de身体
我们的身体
买球拍
身体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