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研究

2020-11-24 14:36李瑞龙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灌篮 2020年21期
关键词:形体普通高校课程内容

李瑞龙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一、引言

高校整个的教学体系中,公共体育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有机构成部分。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承担着增强大学生身体素质与心理健康,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重任。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一个重要衔接。高校健美操是构成公共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健美操运动融健身性与娱乐性为一体,深受大学生的喜欢。基于此,通过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对高校健美操教学实践、健美操教材的编写等进行指导,同时,有助于推动高校健美操教学的深化改革,促进健美操运动在高校的开展。

二、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课程内容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

第一,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课程内容教学目标不完善。大部分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课程内容体系的目标是对学生能力进行培养,即健美操教学目标是通过健美操能够使大学生编排健美操的能力、健美操运动技能、创新能力等得到提高。然而,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课程内容教学目标缺乏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考虑,不能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导致了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课程内容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不利于开展健美操教学。

第二,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课程内容体系不健全。有些高校对公共体育健美操课程体系进行构建时,对公共体育健美操课程的专业术语、基本概念等内容进行全面分析,对于健美操编排的方式、锻炼的效果等进行研究,在健美操教学大纲中纳入健美操比赛规则、健美操创作手段等,基于大学生对健美操理论知识学习为基础,对公共体育健美操的技能教学内容进行安排。然而,在健美操技能教学内容方面,缺乏与大学生的兴趣相结合,设置的健美操组合动作等课程内容不能使大学生需求得到满足,由此影响了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的教学效果。

第三,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课程体系安排不完善。现阶段,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课程体系安排缺乏完善的体系,使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课程安排缺乏科学性,不能使健美操体系发展的需求得到满足。这是因为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课程安排时,与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要求的课程时间缺乏联系,从而不能科学的分配健美操理论课与技能课,从而使健美操课程内容体系构建受到影响。

三、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课程内容体系构建的策略

第一,完善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课程内容体系目标。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课程的培养目标主要包括:(1)健美操课程的知识目标。普通高校通过开展公共体育健美操课程,使大学生能够对健美操的基本理论知识、锻炼方法以及裁判规则等进行学习与了解,同时,对大学生创编健美操的能力进行培养;(2)健美操课程的能力目标。普通高校通过开展公共体育健美操课程,使大学生能够对于健美操的有关理论知识进行掌握,使大学生健美操的表演能力、欣赏能力以及创编能力等得到提高;(3)健美操课程的素质目标。普通高校大学生在学习健美操的过程中,能够提升思想水平、道德品质,对大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大学生对规则进行遵守的习惯。基于此,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需要完善健美操的目标体系。基于新课程纲要的指导,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给予高度重视。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课程内容体系构建过程中需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完善健美操课程目标体系。从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课程的特征出发,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的培养给予关注。完善健美操课程内容体系教学目标,要求在完善健美操课程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的基础上,重视大学生素质目标的培养。现阶段,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课程目标体系在培养大学生的健美操理论知识、掌握健美操的技术动作方面相对完善,这就需要以此为基础,对大学生自主创编健美操内容进行引导,使其综合能力得到提高。普通高校传统公共体育健美操教学过程好,对于教师的教学给予重视,对于大学生的学习缺乏关注,导致了大学生被动学习健美操的相关内容,缺乏创新意识。正因为这样,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课程内容体系构建过程中,对于大学生进行自主创编的实践内容给予加强。大学生在进行健美操的自主创编过程中,具有学习者与决策者的双重身份,从而体现了大学生主体性。大学生在进行自主创编时,和其他同学展开交流与沟通,一方面能够使大学生的创作能力、责任心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也对大学生的团队意识进行培养,有助于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第二,健全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的课程内容体系。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必然要基于健美操课程的发展,使健美操的健身性、实用性等得到体现。基于此,必然要健全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的课程内容体系。一是健美操课程内容对形体训练进行增设,使大学生的身心需求得到满足。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课程内容体系构建过程中,传统的健美操课程只对成套动作进行教授的模式要转变,对于学习健美操的全面性给予重视,在健美操课程内容体系中增加有关形体训练的内容。健美操中的形体训练,因为是基于健身的前提,实现了形体美、动作美、精神美以及姿态美的融合,不但能够训练大学生的外在美,同时能够培养大学生美的情操与鉴赏美的能力,因此深受大学生的欢迎。健美操开展形体训练的理论是人体科学,通过徒手或者是器械,借助于专门的锻炼方法,使人体原始的状态发生改变,提高形体的灵活性、协调能力等。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课程内容体系中增设形体训练,可以使健美操的艺术表现力、动作规范性等得到提高,在满足大学生需求的同时,提高了健美操的教学效果。二是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课程内容体系构建时,要融入时尚元素。现阶段健美操运动发展迅猛,具有非常强的时代感,出现了拉丁健美操、民族健美操、街舞健美操等多元化的健美操。健美操中融入时尚元素,充满了新颖性、韵律性等,具有热情奔放的动作、鲜明的时代特征。这就需要构建健美操课程内容体系时重视时尚元素的融合,丰富健美操教学内容,推动健美操的多元化发展,激发大学生对健美操进行学习的热情。

第三,科学安排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课程。对健美操课程进行安排时,需要基于高校教学工作安排,结合大学生实际情况、对健美操的认知等出发,对健美操课程进行合理的安排,特别是要确保健美操理论学习和动作技能学习的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健美操教学效果。一是健美操基础内容教学和形体训练合理安排。大学生如果刚开始接触到健美操,体育教师需要对大学生姿态的练习给予重视,训练的主要内容是站立的姿势、舞蹈的姿势等;如果大学生具有健美操的基础,训练内容主要是形体舞蹈、组合动作等。由此可见,健美操基础教学和形体训练要进行合理的安排,科学选择形体训练的内容,使其具有针对性,从而切实能够提高大学生健美操学习的质量。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教学中,形体训练非常重要,这就要求形体训练在健美操教学中必须有给予课时保证,需要注意的是形体训练对健美操教学起到辅助作用,因此,健美操教学中的形体训练的时间安排要合理,一般在健美操课程的准备部分进行,也可以放在健美操课程结束部分。此外,在内容设置方面,形体训练要控制难度,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并在课余时间进行独立训练。二是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教学中合理安排力量与柔韧性素质训练。设置力量素质训练的原则是“由低级向高级”,做到循序渐进,要量力而行,特别是要注意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对不同的力量素质训练方案进行制定。通常力量训练的方式为静力训练结合持轻器械进行动力训练的方式。此外,需要合理的安排柔性素质训练。三是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课程内容体系对理论内容和实践内容进行合理安排。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教学目标要求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这就需要重视对健美操创编的教学。健美操对学生创编能力进行培养实际上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求“实践——理论——实践”的反复重复,在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教学过程中,以教师对健美操理论知识的讲解为核心,突出健美操实践的主体地位,实现对大学生健美操创新的培养。健美操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健美操的创编因素,大学生根据创编因素展开小组的讨论与研究,小组根据成员创意进行创编,教师点评创编的内容,由此使大学生能够对于学习的健美操的理论知识与技术动作理解的更加深入,由此使自身创编能力得到提高。此外,参加健美操比赛也是提高学生健美操能力的一种重要的实践方式。在参加健美操比赛过程中,大学生能够对于其他选手的经验进行学习,不但提高了自身健美操技术水平,也加深了对健美操理论的掌握,由此提高健美操学习的效果。

四、结束语

健美操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在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健美操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缺乏系统的健美操课程内容体系,影响了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教学的开展,从而制约着健美操运动的开展。基于此,通过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为健美操课程研究与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健美操训练提供实践指导,由此使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课程质量得到提高,推动健美操运动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形体普通高校课程内容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日本中学家政课中的劳动教育——基于“技术·家庭”课程内容分析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我省近两年普通高校专升本选拔考试第一批招生院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对比
我省近两年普通高校专升本选拔考试第二批招生院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对比
2019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生体格检查表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高校舞蹈形体训练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幼儿园艺术课程内容的选择
形体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