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应用的思考

2020-11-24 14:36李慧大连市甘井子区东华小学
灌篮 2020年21期
关键词:探究教师教学

李慧 大连市甘井子区东华小学

伴随新课改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和深化,小学数学教师都需以时代脉搏为导向,以专业趋势为目标来优化课程设置、完善教学内容。其中“小组合作教学”这一概念被频繁提及,不仅是小学推进素质教育的新目标,也是教育趋向现代化的驱动力,从而深得广大教师的认可与青睐。由于深受内外因素的限制与束缚,教师在构建小组合作模式的过程中仍面临诸多困境,无形中给教师带来了教学阻碍。为在传授基础知识和解题技能之余,培育学生的逻辑思维和价值导向,本文需以笔者实践经历为切入点,在简要阐述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价值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应用路径,旨在为小学数学教学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价值

(一)学生自身发展分析

教师在正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之前,应对这一教学模式的本质内涵和实施途径进行深入研究,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有着多种类型,能够将学生被动接收知识转为主动状态,还能够实现双向互动交流,为师生进行学术探究和情感互通提供了机会和平台,从而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换言之,在改善课堂氛围和拉近师生距离方面有着显著的作用效果。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吸引学生沉浸在开放且轻松的环境中,使得学生能够在组内合作探究和经验分享的过程中查漏补缺,完善自我,最终使得他们在相互激励中协同进步。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意识,还能有效提升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效率,为培育学生心理品质、交际能力以及数学素养提供有利条件。

(二)数学课程教学分析

教师通过适当引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为数学课程改革与完善提供新思路,在正式构建该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关注小组合作学习的交流过程与合作方式,还应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性格特征,着重彰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位置和教师的引导作用。此外,教师还应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班级巡视,对遇到问题与困境的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最终切实提升数学课程教学质量,实现拓展学生认知视野、完善知识体系以及提升学科素养的教学目标。教师还应关注到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后的体验与感悟,深化他们对合作学习的认知和理解,最终在合作中获得思维练习与知识延伸。

(三)教师自身发展分析

教师组织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对教师自身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冲,教师需通过浏览网页、筛选资料来获取优质的教学资源,与此同时,教师能够在搜集和整合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准、职业素养以及教学经验,最终实现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为有效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应对每节课开展的合作教学进行细致且科学地环节设置和课件制作,因此,教师应提升自身的教学设计与软件开发能力;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归纳与总结时,应对现代教育理论、实验研究方法以及教育统计技术有所了解,因此,久而久之,教师也逐渐具备了实验研究技能。总体来讲,教师在组织开展合作教学的过程中,对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和实践技巧有着促进的作用。

二、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路径

(一)科学地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一般而言,小学教师都是依据班级作为安排来划分小组成员的,比如前后左右的学生为一组,这样的划分方式过于简单,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很难彰显小组合作学习的优越性,为此,教师需提升组建学习小组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一方面,教师需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教师需观察每位学生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以及学习能力方面所存的差异性,从而划分人数相近、实力相当的学习小组,以此来帮助学生实现能力互补,提升整个小组的协作探究能力,其中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小组之间是竞争的关系。鉴于此,教师需对学生进行异质分组,并制定组长轮换制度,给每位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和平台。

另一方面,教师还应遵循分工明确,协作配合的原则。教师应鼓励学生按照小组学习任务来选拔组长,设置记录人员、联络人员等职位。其中组长需发挥自身的组织、协调作用,把控好探究进度,管控好学习进展;而记录人员则需要对本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记录,并对探究成果进行详细记录;汇报人员则需要在讲台上展示小组研究成果、分享学习经验;最后,联络人员需要与其他小组进行及时沟通和交流,从而实现不通过小组之间的激励。其中需要注意的是,角色之间是可以进行定期轮换的,使得每位学生都有机会感知不同角色的职务与责任,从而获取经验和乐趣。

(二)确定小组合作的恰当契机

一般教师一会将小组合作学习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与融通,因此,教师需细致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认知层次,并结合自身的教学风格与教学目标来彰显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鉴于此,教师应对如何引进和有效实施合作教学法进行深入探究,从而探寻合适契机和实施路径,旨在让学生感知合作的功能作用。

其一,在实验操作和问题探究中构建小组合作模式。基于小学课程的实验性和生活性,很多知识时需要学生参与实践操作的,以教师讲解“角的度量”相关知识为例,为使得学生能够切实把握“量角器”的适应方法和应用作用。教师需在小组合作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量角器的使用方式,给予学生时间和空间来进行自主探究。在此过程中,每位学生都表现的很热情和积极,他们全程参与实践操作活动,并详细记录研究成果,最后进行班级总结汇报,并在教师的点评和指导下,顺利解决问题。

其二,在重难点知识教学中引进小组合作法。结合笔者实践研究可知,通过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来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学习瓶颈具有显著效果。以教师讲解“分数的意义”相关内容为例,结合以往教学经验和学生具体反馈可知学生在理解“1”的过程中存有困惑和问题。通过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将苹果进行切割和分块,并用分数表示,然后要求学生探究是给予不同的快熟其分数值有何变化,使得学生能够突破“一个整体”的概念学习瓶颈,从而能够理解“分数”的划分和表示,最终帮助学生深化对“1”的理解和认知。

其三,在总结规范阶段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教师需组织学生在复盘和巩固环节中进行小组合作与学习,从而实现学生间的互助与互检,使得学生在此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总结,最终完成查漏补缺和自我完善。

其四,在开放性习题讲解中引进小组合作模式。为有效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展他们的认知视野,教师需在抛出开放性、探究性问题之后,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来提出解决方案,使得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例如,教师在讲解完“乘除法简便算法”这一知识点之后,要求学生探讨并计算25×24=?,通过小组讨论可知,有的小组25×24=(25×4)×6这样计算;有的小组25×24 =25×2×12;还有的小组是25×24=25×(20+4)这样计算的,不仅能够拓展解题思路,还能彰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三)有效组织合作并合理调控

一则,正式开展合作教学之前,应鼓励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思维活动,自主思考也是合作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如若学生不具备独立思考意识,则会使得合作教学的意义大打折扣。教师在抛出探究性问题之后,应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在思考自后才能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因此,教师在组织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活动时,应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和空间。

二则,合作教学之前应给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要求。教师需结合学生具体情况来制定教学目标与人物,使得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从而有目的地开展学习,提升小组合作学习质量和效率。

三则,还应保证合作交流与探究的时间是充裕的。教师需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合作时间,其中应满足学生在自学后形成自己的观点;小组成员各自阐述自己的意见观点;小组成员互相讨论和达成一致间接的时间,若时间较少,学生则很难进行深入思考与探究,容易使得探究交流浮于表现,最终无法体现小组合作教学的功能价值。

四则,注意协调对知识掌握不同程度的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和其他组员应积极鼓励掌握不太好的学生敢于表达,使得他们能够感知到学习的乐趣,逐渐增强对学习的自信;此外,还应引导他们认真听取别人的经验分享和见解表达,并通过动作练习和操作来了解整个过程。其中在学生遇到难点问题时,教师需给予他们鼓励和指导,从而帮助他们突破重难点学习。

五则,教师应对整个合作过程进行巡查,从而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为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教师需细致且严谨地设计合作教学计划、制定课程目标、发布学习任务以及实施教学评价。其中教师需针对小组合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一一解答。一是,在小组学习任务开展的较为顺利的时候,教师需给予肯定和表扬;二是,在学生不了解学习任务的时候,教师需耐心解释;三是,某个小组遇到难点问题时,教师需进行耐心指导,针对不同问题采取不同的辅导方式;四是,在小组提前完成学习任务时,教师需对他们的探究成果进行检查与评价;五是,在小组成员讨论过程中出现矛盾冲突或是脱离教学范围时,教师需及时调节和制止,并进行督导后,使得小组合作探究步入正轨。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为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发展趋势,小学数学教师需积极探寻优化教学成效、完善课程优化的有效措施,比如研究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在课堂中的构建契机与具体路径,旨在的激发学参与数学学习的内需与动力,能够在获取基础知识和解题技能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探究意识、协作能力以及主动意识,为他们步入高阶学习阶段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探究教师教学
最美教师
设问引导探究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圆我教师梦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