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德育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

2020-12-03 16:00山东省青州市云门山回民学校
青年心理 2020年20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教学质量德育

山东省青州市云门山回民学校 李 民

一、新形势下德育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在塑造学生“三观”以及综合素养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课程教育教学工作落实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社会发展。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理、生理成长和发育的重要时期,在当下中西方文化交流与碰撞愈发紧密的新时代,加强对中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不仅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也为社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不可否认的是,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仅难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达到教育部门提出的新的教学任务和教育目标,也极易导致学生抗拒心理和畏难情绪的产生,为此对教育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是极为必要的。经大量教研数据分析可知,德育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不仅能有效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此同时,在促进学生发展潜在动力,改善当前教育教学现状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现阶段德育教育教学现状的基本概述

(一)教育教学理念过于传统

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下,德育教育工作者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践者,其自身教育教学理念的先进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对课程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具有直接影响。但由于现阶段,部分教师始终未能摒弃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在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始终将自身作为课堂主体展开教学,不仅极易导致学生产生一定的抗拒心理和抵触情绪,最终也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二)德育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随着近年来教育机构建设规模和数量的持续增加,人员供给不足也是阻碍德育教育教学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所以部分教育机构为满足人员配置需求,不断地降低师资选拔标准,致使聘用的工作人员无论是专业能力还是综合素养,都与预期教学需求存在显著差距。师资整体素质偏低、知识储备不足等现象的存在,更导致学生无法接受有效的德育教育,最终也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三)教育教学模式过于落后

在进行德育教育教学过程中,理论教育一直是德育教育教学重点,各项教学工作的开展也大多是进行课文的学习,长此以往不仅难以满足现阶段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需求,更导致了他们对于课程的抵触心理。换言之,就是德育教育往往只是落实在口头上,却没有真正融入学生学习和生活,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也并没有采取行之有效的实践活动,教育教学质量也因此始终未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德育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策略的基本概述

(一)摒弃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在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下,为确保德育教育教学工作落实到位,在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摒弃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并在与学生主动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为学生树立榜样,通过不断地完善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从某方面而言,教学方法对于德育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传统“灌输式”和“填鸭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极易导致学生产生抗拒心理和畏难情绪,最终在影响课堂实践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也给学生的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为从根本上规避上述问题的产生,在进行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增强责任感,看见学生不良行为及时制止,并通过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设置与德育相关的主题班会等方式,了解学生内心所思所想,为后期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借助网络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

多媒体技术作为现阶段一种重要且十分常见的教育教学工具,将其与课程教育教学内容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能有效地提高课程教育教学质量,与此同时,在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确保其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伴随“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在进行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育工作者可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校园网络教学平台,通过引导学生观看一些健康积极的视频或者音频内容,从而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德育课程学习当中,成为道德思想学习的主体。另一方面,教育机构还可以组织师生共同观看励志电影,并要求学生写观后感,而后教师通过阅读和浏览学生观后感,掌握其心理主观引导因素,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在互联网教育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双刃性,为此教育工作者需定期对校园网络进行净化,屏蔽不健康的信息,为学生的学习营造良好环境。

(三)通过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发挥活动育人功能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进行德育教育教学过程中,课堂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教育工作者始终将工作重心放在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认知和记忆方面,却忽视了现阶段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知识的需求。尤其对于后进生而言,他们有时候即使很努力,也很难取得预期的目标,长此以往他们的挫败感愈发浓厚,德育课程教学也因此无法取得预期的教育目的。为从根本上有效地改善当前教育教学现状,在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时间、空间的限制,即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手工活动、球类比赛等,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此为所有学生德育水平的全面提升创造良好条件。

(四)提高人员选拔标准,加大对教育工作者的培训力度

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下,教育部门对德育教育教学任务和教育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德育教育教学工作者作为德育教学活动的实践者和执行者,其自身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对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具有直接影响。为此要想从根本上改善教育教学现状,一方面,教育机构在进行人员选拔过程中,需将专业能力、综合素养和计算机操作水平全面纳入考核范围,确保聘用人员的能力和素养满足教育部门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选拔标准。另一方面,教育机构还需从根本上提高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度,除了要构建科学完善的培训体系外,还要定期组织教师的德育教育活动,鼓励教师进行自我反思和教学方法的分享,从而在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同时,为预期教学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基础。

四、结语

简而言之,随着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的不断完善和推进,德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塑造学生“三观”以及促使学生健康成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受诸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其教育教学质量与预期教学目标之间始终存在一定差距,为此不断地优化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是现阶段中学德育教育工作者的核心发展方向。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教学质量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德国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严重短缺
身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