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背景下学生德育开展方法的研究

2020-12-03 16:00浙江省新昌县青年路小学
青年心理 2020年20期
关键词:背景德育环境

浙江省新昌县青年路小学 张 浩

网络背景下,学生德育教育的资源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德育教育也逐渐开始向学生日常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渗透,这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然而,网络的开放性、多样性也使得学生德育中充斥了一些不良的内容,扭曲了学生对思想和价值观念的感知与判断。基于此,学校和教师要对网络背景下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进行全面、系统和深入研究,为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良好培育创造优越的环境条件,避免网络杂质对学生德育的造成干扰。

一、网络对学生德育的影响分析

网络对学生德育的影响更多的是通过对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和德育环境等因素的作用而间接体现出来的,教师在网络对学生德育影响的把握要从德育的全过程、全方位着手进行把握。综合网络背景下学生德育的开展实际来看,网络对学生德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充实德育活动

网络上拥有的丰富资源为教师组织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课堂乃至课外开展的德育活动更加充实、更加接近学生的实际。从德育内容来看,教师既可以到其他的教学资源库中获取值得借鉴的德育内容,也可以利用网络搜集一些与德育有关的图片、视频、音频、文字等内容,为德育课堂活动的开展提供丰富的资源;从德育方法来看,教师可以通过观摩网络上的优质德育课程,从其他德育教师那里汲取德育活动开展的方法经验,也可以通过阅读以德育为主题的学术论文,从中获得科学、成熟的德育灵感,丰富自己的德育活动设计和开展思路。

(二)创新家校合作方式

网络的发展解决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同步的情况,家长和教师能够通过便捷的网络渠道进行实时的德育信息交互和沟通,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方面,网络中的微信、QQ 等社交软件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使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学生、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让更多主体进行随时随地的德育沟通交流;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将学生在学校的德育表现、学习情况等信息向家长进行及时的反馈,并与家长协商确定学校在校外尤其是家庭环境中的德育内容和方式,增进家校德育的同步性,同样,家长也可以将学生在家中的德育表现、行动情况等信息提供给教师,让教师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德育情况,为学校德育提供支持。

(三)促进学生德育知识向德育能力的转化

德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使学生能够形成科学的道德观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在德育中,学生是否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思维观念和行为习惯,将知识中行为规律和行为规则融入自己的行为中加以展现,是衡量德育实效性的关键性标准。网络背景下,学生的德育有了良好的环境支持,学生通过在教师营造的德育环境中学习,可以顺利地将知识内化到自己的思维观念中,进而外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从而实现德育知识向德育能力的良好转化。

二、网络背景下学生德育活动开展的有效方法

网络背景下学生德育开展的内容和方式虽然得到了丰富,但也打破了原来的学生德育环境生态系统,使学生德育的影响因素变得更加多元、复杂。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除了要科学、全面地分析网络对德育活动开展的影响以外,还要对如何开展有效的德育活动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以适应网络背景下德育活动开展的需要。结合当前学生德育开展的实际情况,教师要在德育中采取以下三方面的方法和策略,确保网络背景下学生德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创设良好德育环境

小学阶段是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基础和关键阶段,也是学生更容易受环境影响的时期。教师在利用网络条件开展德育活动时,要注意创设良好的德育环境,为学生德育活动参与提供积极的环境支持。

在德育环境创设方面,教师要充分挖掘网络中积极的德育元素,将其融入德育活动开展之中,同时也要对网络中存在的不良德育因素进行识别和屏蔽,净化学生德育活动的环境空间。例如:教师在筛选德育活动素材时,除了要考虑德育活动主题以外,还要对学生接触这些素材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并将那些负面内容屏蔽,使学生接触到积极、正向的内容。

(二)注重网络方式的多样化使用

从学生德育活动的开展角度来看,网络的作用更多是方法和途径的功能,教师要想发挥网络的德育功能,就需要充分利用这种德育方式,通过打造多元化的网络德育方式来释放网络对德育活动开展的促进作用。首先,教师要利用网络的资源搜集功能。网络将分散的德育资源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德育数据库,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根据德育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通过网络的搜索功能检索所需要的德育网络资源,并对资源进行筛选、加工和使用。这就要求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网络资源处理能力,能够将不同的网络资源串联起来,形成关联性强、主题鲜明的德育资源。其次,教师要利用网络的沟通交流功能。网络化沟通已然成为现代生活和发展中的一种常态,在德育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网络沟通的方式,与家长保持常态化的德育沟通交流,分享学生在学校的生活和学习状况,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行为表现,以此来提高德育开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锻炼学生行为实践能力

网络虽然改变了学生德育的内容、方式,但并没有改变学生德育的目标。为更好地塑造学生良好的德育素养和行为习惯,教师在网络背景下开展德育活动时,除了利用网络创造良好的环境以外,还要为学生搭建顺畅的由思想到行为的转化途径,使学生能够将自己通过网络学到的知识和能力融入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逐步提高学生践行德育知识的意识和能力。例如:在开展尊老爱幼的网络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述自己所经历过的关于尊敬老人方面的事迹,通过讲述来强化学生对尊老爱幼这一传统美德的理解和认识,鼓励其在日常生活中多践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结语

网络虽然改变了学生德育的环境,丰富了德育活动的开展,但也增加了学生德育中的不确定性。为适应学生德育的要求,教师要通过创设良好德育环境、注重网络方式的多样化使用、锻炼学生行为实践能力等方式来开展好网络背景下的德育活动,让学生不仅感受到为德育活动的趣味性,更能够收获真正的德育知识和能力。

猜你喜欢
背景德育环境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黑洞背景知识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漫观环境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