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知己健康管理在体检肥胖人群中的应用研究〔1〕

2020-12-08 07:28黄冬清罗珍玉覃素娇陈丽平
临床医药实践 2020年10期
关键词:知己对象依从性

黄冬清,罗珍玉,覃素娇,陈丽平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发病率快速增长,研究表明,我国20~59 岁中青年人群肥胖率高达18%,并且逐年增长[1]。肥胖既是一个独立的慢性疾病,又是2 型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压、脑卒中和多种癌症的危险因素,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导致疾病负担的十大危险因素之一[2]。因此,肥胖人群更应该重视自身体质量管理,及早采取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知己健康管理是从国外借鉴的一种针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健康管理方式[3]。基于互联网基础上的知己健康管理是运用互联网技术(如微信公众号、微信等)及时、有效的沟通特点,使人们能主动关注自身的健康,以“能量平衡,有效运动,量化管理”为核心,帮助人们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不良行为,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本研究拟基于互联网平台应用知己健康管理对肥胖人群进行干预,旨在探讨知己健康管理模式对肥胖人群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来我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并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肥胖诊断标准(BMI≥28 kg/m2)的体检者124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标准和排除标准,脱落6 例,失访率为4.8%,最终研究对象为118 例,其中男68 例,女50 例,年龄(45.0±2.8) 岁。全部研究对象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对象排除标准:儿童青少年肥胖;遗传性肥胖;患有各种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等躯体化疾病;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合作及配合者;基本资料缺失或不完全者。

1.2 研究方法

1.2.1 知己健康管理

1.2.1.1 收集个人资料

个人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等;检测指标: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血压;实验室指标:血脂相关指标;生活方式、行为指标:抽烟、喝酒、饮食、锻炼等。

1.2.1.2 成立知己健康管理小组

由1名营养师、1名心理咨询师、1名内科医师、5名健康管理专业人员组成,对研究对象的健康管理全过程进行监管,定时进行指导,及时沟通。

1.2.1.3 健康风险评估

通过现场收集入组,填写肥胖相关知识调查问卷。管理后6 个月、12 个月均督促填写遵医行为调查问卷。评估管理前和管理后6 个月、12 个月肥胖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和自身健康管理观念,评价不良生活行为习惯,检测研究指标情况。

1.2.1.4 制作知己健康管理和肥胖管理知识手册及课件

通过微信群和公众号方式分享给所有研究对象阅览管理知识手册及课件,并定期在慕课平台就肥胖者的知己健康管理进行在线知识讲座。

1.2.1.5 个性化知己健康管理

通过构建网络微信平台和慕课在线知识讲座,通过微信公众号及时推送肥胖相关知识、知己健康管理方法和预防肥胖的管理方式(主要包括饮食、运动、生活方式等方面)及健康生活指导,通过微信群构建沟通渠道,建立及时有效的沟通平台,制订健康管理策略,进行个性化的健康管理。

1.2.1.6 依从性管理

进行为期1年的跟踪随访。可通过微信群和电话进行沟通,加强监督和管理,鼓励研究对象坚持自身管理,防止中途放弃,加强体质量管理的依从性。

1.2.1.7 反馈指导

根据研究对象实施过程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在线讲解、答疑和反馈指导。

1.2.2 跟踪随访

进行为期1 年的跟踪随访,加强研究对象的依从性,降低失访率。通过微信群进行即时在线沟通,随时跟踪随访,即时答疑,监督研究对象的执行情况,根据反馈及时进行在线指导。每天1次定时在线沟通,督促进行体质量监测,每月定期进行1次电话沟通或面谈,每个月进行至少一次慕课线上的肥胖知己健康管理知识讲座。

1.2.3 评价指标

比较研究对象运用互联网进行知己健康管理前和管理后6 个月、12 个月后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并比较管理后6 个月和12 个月的依从性。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管理前后各指标比较

管理后6 个月、12 个月的体质量、腰围、臀围、体质量指数、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较管理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管理前与管理后6 个月及12 个月各项指标比较

2.2 研究对象的依从性比较

管理后12 个月,研究对象的依从性均高于管理后6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5.293,P<0.01)(见表2)。

表2 118 例研究对象管理6 个月和12 个月的依从性比较 例(%)

3 讨 论

健康管理是对人的健康状况和各种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分析、评估和预测,向人们提供专业健康咨询和指导服务,并提出相应的健康计划,针对各种健康危险因素进行系统干预和管理的过程[4]。知己健康管理的研究在国外已经有显著效果,在国内仅用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研究,应用于肥胖健康管理的研究较少[5-7]。知己健康管理于2002年就被纳入《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医学诊疗规范》中,推广至全国。我国目前开展知己健康管理的已有北京、上海、天津和广西等十多个省市,它主要解决了目前社区医院普遍缺乏团队专业人员和营养师等人才的现状,给人们提供了运动和饮食可量化的指导方案[8]。但对于大型三甲公立医院体检中心并没有得到大力推广。疾病重在预防,肥胖人群应在初期就有效地进行非药物干预,有效降低肥胖的发生率以及预防肥胖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已经提出实施包括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在内的慢性综合防治。“互联网+”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与各类行业的相互交融,推动各产业转型和升级,并不断创造出新模式[9]。有研究利用微信平台对肥胖糖尿病人群进行健康管理,取得满意效果[10]。本研究借助于“互联网+”技术优势,将“互联网+”引入到肥胖健康管理模式中,利用互联网现有便捷技术(如公众号、微信平台和慕课在线授课平台等),对传统的肥胖健康管理模式进行改造升级,实现即时、有效的沟通方式,打破传统面对面的沟通模式,优化了流程,实现在线健康信息的即时推送,为肥胖者提供个性、高效的智能医疗健康服务。知己健康管理主要是通过让研究对象首先了解自身的不健康生活行为,通过加强肥胖知识的构建,使其关注自身健康状况,自觉改善不良健康行为,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肥胖人群对肥胖的危害性和严重程度的认识存在误区或不足。同时,自律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依从性较差是突出特点。知己健康管理具有个性化特点:首先信息收集,进而风险评估,主要评估其生活方式和依从性,然后进行一系列的肥胖相关知识的教育指导,最后进行健康的改善。重要的是管理对象自愿参与,通过管理使研究对象了解其习惯行为中哪些与其肥胖发生有关,知晓肥胖的并发症及其危害,逐步提高研究对象对其风险行为的认知程度,提高对自我健康行为的重视。研究对象随着对肥胖知识的不断了解,自觉建立起健康的生活行为习惯,并进行个体化追踪管理,提高依从性,起到长期监督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知己健康管理对降低个人生活方式中的危险行为比单纯健康教育有效、可行。前期已有大量研究证实高血脂、高血压和高血糖等慢性疾病的发生与肥胖有关[2]。本研究发现肥胖诊断后即入组采取知己健康管理,定期或随机追踪指导和评估,调动研究对象的主观能动作用,使其关注和管理自已的健康行为。结果证实,大部分研究对象能自觉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降低体质量、血糖、血脂、血压。随着时间的推移,依从性也逐渐升高,提高了知己健康管理的应用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几年人们的健康意识和行为发生了明显变化,以预防为主的观念深入人心,健康管理服务需求不断增长。在疾病发生后,没有引起机体健康危害时采取有效健康管理极其重要。互联网技术已经深入人们生活日常,我们应利用互联网技术,强化健康管理理念,积极发展健康管理服务,以达到促进全民健康的服务需求。

猜你喜欢
知己对象依从性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判断电压表测量对象有妙招
知己红颜
高适同路逢知己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人生难得一知己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Ⅱ~Ⅲ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