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PICC导管异位发生的原因与护理要点探讨

2020-12-09 08:08周群英虞燕莺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47期
关键词:置管继发性异位

高 华,周群英,虞燕莺

(太仓市中医医院,江苏 苏州 215400)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继发性异位并没有明确的定义,目前临床主要是指导管留置期间,尖端异位到腔静脉以外的位置[1],是PICC留置期间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1.09%~10%[2],目前,相关领域研究多探讨原发性异位即置管时导管异位的原因、预防与复位措施,而对在门诊维护继发性PICC导管异位的关注较少。为此选择本院近2年来PICC导管维护的门诊患者中,出现导管异位者21例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护理要点,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均为PICC导管维护的门诊患者,其中男性887例,女性886例,年龄最小值为37岁,最大值为78岁,年龄均值为(51.26±4.15)岁,其中左侧上臂管者950例,左侧前臂置管者243例,右侧上臂管者有480例,右侧前臂置管者55例。

1.2 监测

1.2.1 PICC导管异位

PICC导管异位是指PICC导管在留置期间脱出≥2 cm或滑入≥2 cm。

1.2.2 计算公式

单位时间内发生PICC导管异位的患者例数/单位时间内PICC门诊维护患者总次数*100%。

1.3 监测方法

①全面覆盖所有门诊PICC维护人次;②责任护士每次维护时统计数据;③质控护士每周检查;④护士长每季度汇总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涉及数据借用SPSS 23.0进行分析统计,计量资料检验值用t,表示为平方差,计数资料行x2检验,表示为n、%,检验结果以P值表示。

2 结 果

2018年3月~2019年12月份门诊PICC共维护1773例,异位21例,发生率为1.2%;其中导管脱出18例,长度2 cm 6例,3 cm 5例,4 cm 2例,5 cm 3例,10 cm 1例,15 cm 1例,发生率为1%;滑入3例,长度2~3 cm 2例,长度3 cm 1例,发生率0.1%。9例穿刺部位在右上臂,4例穿刺部位在左上臂。异位中初中以下学历14例。对于滑出不超过5CM者在消毒后妥善固定,于滑出5 CM的5例患者请肿瘤科护士长进行会诊,根据插管时间、拍片情况及使用药物性质决定是否继续留管。研究中出现滑出10~15 CM的2例患者在征求患者及家属意见后在消毒后给予拔管,重新置管。

3 讨 论

关于继发性PICC导管异位的原因,在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较主流的观点认为,PICC导管继发性异位多是由于胸腔压力急剧变化引起的右心房及上腔静脉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引起[3]。而引起胸腔内压力急剧变化的原因,如剧烈咳嗽、便秘、进行重负荷体力劳动等较为常见,因此在置管期间及时发现导管异位采取有效纠正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大多数导管异位现象都能够经过各种护理措施方法进行调整。

3.1 导管异位发生原因

回顾性分析21例继发性PICC导管异位患者一般资料,发现异位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点:①置管肢体位置:目前PICC置管的肢体位置首选左侧贵要静脉,从研究发生导管异位例数不难发现,置管右侧上肢异位发生率高。②患者缺乏认知、自我维护意识较差:在置管后维护期间患者对于相关知识并不充分掌握,护理人员需要进行健康指导。③护理人员操作不规范:在picc维护时不正确操作可能导致导管滑入或滑出。

3.2 护理要点

(1)置管:选择资深PICC置管护理人员,在B超引导下首选左侧贵静脉置管;(2)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维护意识:置管后患者可以从事一般活动,告知患者置管后从事一般日常活动以及家庭活动时的相关注意事项,避免咳嗽以及弯腰、过度上举、外展、旋转等;保持穿刺处皮肤的清洁干燥,如患者出汗较多,注意敷料部位的通风和温度控制。倾听患者主诉,有无恶心心慌等,如有此症状及时处理;(3)规范picc导管维护人员操作:护理人员经过专门培训方可参与PICC维护,相对固定维护人员;专门PICC换药间,环境舒适,提供坐位和卧位两种体位;定期考核picc维护操作规程;认真观察及记录picc导管外露情况;用180度角由外向内撕除敷料,避免导管带出体外;妥善固定,根据患者情况选择贴膜及固定装置;如果导管内移,应在皮肤消毒后把导管拔至原刻度。如导管脱出,首先确定导管尖端的位置及药物性质等,判断是否继续使用该管,不得再把导管送入体位;(4)每月汇总picc导管异位数,每季度分析探讨异位原因,及时整改,定期反馈。

综上所述,为了减少继发性PICC导管异位率,在临床工作中还需要以规范操作为标准,进行自我护理能力得提高,做好患者PICC日常维护方面知识宣教。

猜你喜欢
置管继发性异位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分析
甲状旁腺全切术对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观察
中药联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干预
红细胞压积与白蛋白差值在继发性腹腔感染患者病程中的变化
孕酮联合CA125对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结局的预测价值
继发性短QT综合征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对生存的影响①
分析个性化护理对老年科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作用效果
急性胰腺假性囊肿的外科治疗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对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疗效分析
PICC标准护理对置管患者自护能力和质量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