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腰腹肌锻炼护理 对椎间孔镜术后患者疼痛及腰椎稳定性的影响

2020-12-09 08:08扬,江波*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47期
关键词:孔镜腹肌腰椎

郭 扬,江 波*

(1.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安徽 芜湖 241000;2.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 芜湖 241000)

随着我国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微创技术椎间孔镜得到了临床的广泛应用。但手术造成的小关节失稳等导致术后症状复发,对患者腰椎稳定性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综合腰腹肌锻炼护理改良传统腰背肌功能锻炼,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提高腰椎稳定性的同时加速促进康复进程[1]。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疗的100例椎间孔镜术后患者,以常规锻炼护理(对照组,n=50)与综合腰腹肌锻炼护理(观察组,n=50)进行分组。对照组中男女患者比例27:23,年龄范围22~65岁,平均年龄(44.61±2.15)岁,病程3个月~2年,平均病程(1.31±0.11)年;观察组中男女患者比例28:22,年龄范围23~64岁,平均年龄(44.58±2.13)岁,病程5个月~2年,平均病程(1.28±0.13)年。经验证,两组患者的基本数据具备可比性(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接受双下肢直腿抬高及腰背肌功能锻炼五点支撑法等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训练项目护理的同时进行如下腹肌锻炼:功能锻炼于术后第一天开始。循序渐进分为:呼吸收腹、仰卧抱膝、侧桥运动+屏气。

①呼吸收腹:患者仰卧位,双下肢伸直,吸气时尽量缩腹,呼气时放松,15组/次,3次/天;②仰卧抱膝:患者仰卧位,主动进行屈膝屈髋,直到疼痛无法继续或最大角度为止,左右交替进行,10组/次,3次/天;③侧桥运动+屏气:患者侧卧位,将髋关节从床上抬起,仅用脚和肘支撑,最大呼气后屏住呼吸,持续5 S后,更换对侧,双侧为1循环,5个循环为1次,每日3次。

指导方法:术前首先通过语言、图片、视频等方法,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功能锻炼计划的原理,由责任护士、医生及专业康复治疗师在患者出院前教会上述动作;术后第1 d开始锻炼计划,进行动作①及直腿抬高训练;术后1周后患者疼痛缓解,进行动作①②,并进行五点支撑训练,术后2周后进行动作①②③,术后1个月动作③增加为10个循环为1组,每日3组,该腹肌锻炼持续3个月。所有患者在出院前掌握锻炼方法即可。出院后的锻炼通过微信录取视频发送至微信交流平台,并对视频进行监督及纠正。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

1.3.1 腰腿疼痛程度

采用VAS评分对患者术前、术后和术后第1、3、6个月疼痛进行评分,由轻到重分为0~10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和术后第1、3、6个月随访的VAS评分的平均值。

1.3.2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ODI评分表从疼痛的强度、生活自理、提物、步行、坐位、站立、干扰睡眠、性生活、社会生活、旅游等10个方面对患者腰椎功能进行评分,所得分数越高,腰椎功能障碍越严重。

1.3.3 影像学检查

患者于术后当天、1、3、6个月复查腰椎正侧位片和MRI,观察腰椎前凸角及责任节段多裂肌横截面积的变化率从而评估患者腰椎稳定性。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数据均以(±s)的方式进行表示,行独立样本t值完成验证,标记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应用SPSS 23.0数据包完成统计任务。

2 结 果

观察组术后第1、3、6个月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时点评分依次为(2.05±0.78)分,(1.92±0.45)分,(1.04±0.31)分。对照组依次为(3.6 8±0.9 1)分,(3.1 7±0.8 1),(2.78±0.42)分。

观察组术后第1、3、6个月腰椎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时点评分依次为(26.17±1.32)分,(27.22±1.40)分,(27.93±0.41)分。对照组依次为(23.02±1.01)分,(24.32±1.09)分,(25.12±0.34)分。

经影像学检查确认,患者的腰椎前凸角及责任节段多裂肌横截面积均大幅度改善,其腰椎稳定性亦明显增强。

3 讨 论

伴随我国微创技术椎间孔镜的成熟运用,其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在临床拥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术后患者的疼痛等并未随之消失,如何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加速腰椎功能的恢复尤为重要[2]。综合腰腹肌锻炼护理通过一系列简单有效的锻炼内容,锻炼患者核心肌群,提高腰椎稳定性,最大程度的缓解疼痛,加速促进其腰椎的快速恢复。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术后第1、3、6个月疼痛程度评分经观测均低于对照组,腰椎稳定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影像学检查确认,患者的腰椎前凸角及责任节段多裂肌横截面积均大幅度改善,其腰椎稳定性亦明显增强。

综上,针对椎间孔镜术后患者应用综合腰腹肌锻炼护理,患者腰腿部疼痛程度明显减轻,腰椎稳定性增强,生活自理能力提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孔镜腹肌腰椎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对单节段DLSS术后患者腰椎功能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经椎间孔镜一次性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CT及MRI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的应用
腰椎滑脱可以靠按摩恢复吗
笑话
每天卷腹,为什么还是看不到腹肌
法国八旬老翁蝉联“腹肌王”
揭开腰椎间孔镜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