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 及对知识健康教育达标率影响分析

2020-12-09 08:08徐惠芬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47期
关键词:内瘘维持性达标率

沈 方,徐惠芬*

(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江苏 苏州 215200)

维持性血液透析对肾病终末阶段罹患者而言,为有效肾替代治疗,对其病况改善及生存期延长极为有利[1]。但由于患者缺乏健康常识与透析治疗知识而对治疗产生抵触情绪,以致难以获得预期效果。临床护理路径在规范护理操作领域中属新方法,可切实落实工作中以患者为中心,提高医疗质量。本文将之与常规护理实施效果展开对比,并详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13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选取,为2018年3月~2019年10月收治。随机分组,研究组68例涉及男性患者39例,女性29例,年龄介于38~72岁,平均(57.23±5.76)岁;研究组68例涉及男性患者37例,女性31例,年龄抽取37~71岁,平均(56.98±5.25)岁。组间差异满足均衡性要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其常规专科护理,研究组则由透析主管医师、专科护士与护士长参考相关文献,结合透析流程进行临床护理路径表制定,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①入院时:责任护士对环境设施、科室业务水平等简单介绍,评估患者病况,协助辅助资料与标本留取;②透析前:讲述透析原理、方法、目的及意义,肯定其有效性与安全性,介绍血管通路建立及穿刺方法,疏导紧张、恐惧情绪;③建立透析通路时:全程严格无菌操作,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以及穿刺手臂是否有疼痛或肿胀;④透析中:对内瘘、血流量、疼痛及其他各项生命体征予以监控,介绍可能并发症及应急处理、饮食搭配、药物使用、血流通路维护等;⑤透析结束时:检查内瘘是否通畅、有无渗血,穿刺点及手臂有无疼痛或肿胀。⑥出院前:再次强调动静脉置管、内瘘重要性,示范如何维护,并对营养膳食及皮肤护理进行指导,鼓励适当锻炼,留下科室联系卡,告知下次透析时间安排。

1.3 观察指标

①依据我院自制健康教育知识问卷,涵盖疾病专科知识掌握、饮食结构掌握、药物应用、深静脉管路及内瘘监测与维护情况掌握以及规律透析重要性知晓等内容,取百分制,90分及以上为健康教育达标。②记录满意度,采用涉及治疗环境舒适、护士人文关怀与态度、护士穿刺技术与安全防范、疾病健康教育是否全面以及心理有效疏导等内容调查问卷行匿名填写,百分制情况下,90分以上为满意。③记录并发症。

1.4 统计分析

所有实验数据均精准进行SPSS 22.0录入,计数资料健康教育达标率、并发症率、护理满意率给予(%)表示,行x2检验;计量资料予以(±s)表示,t行独立检验。检验标准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健康教育达标率、满意率调查结果比较

研究组健康教育达标率评估为94.12%(64/68),护理满意率评价95.59%(65/68),对照组则依次为79.41%(54/68)、83.82%(57/68),x2值依次为6.403、5.096,P值为0.011、0.024,均具统计学意义。

2.2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皮肤感染2例,动脉瘤、血栓各1例,并发症统计5.88%(4/68);对照组则为皮肤感染5例,动脉瘤2例,血栓3例,出血2例,透析失衡综合征1例,并发症统计19.12%(13/68),差异具统计学意义(x2=5.445,P=0.020)。

3 讨 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可代谢肾脏将患者体内代谢产物毒素排出,对酸中毒、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等可予改善,继而达到遏制病情进展的治疗目的。但漫长的治疗周期,对于患者的经济状况势必造成严重影响,加之疾病困扰、存在疾病认知偏差、并发症等诸多因素均使患者情绪低落、悲观,影响后续治疗。

临床护理路径系美国开发护理标准化工具,由医护合作循证制定最恰当照护路线,从顺序性及时间性两方面促使康复,避免资源浪费,为患者提供最佳照护计划[2]。通过每日标准护理计划与康复指导的制订,护士对自身所需履行职责与扮演角色非常清晰,进而准确有序实施临床护理,保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同时大幅降低了学历或工龄差异所带来的护理安全风险。同时还以制度化、具体化引导护理人员按照既定时间与计划,系统性实施健康教育,并在透析后予以患者掌握情况评估,以便行重点指导,循序渐进丰富患者健康知识体系,促使其自觉采取有益健康生活行为,改善生活与心理状态。对水钠摄入行严格控制,同时对动静脉内瘘维护、皮肤护理等予以反复讲解强化,达到减少或规避并发症目的。而反复的沟通与交流,可对护患关系的融洽予以促进。除此之外,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使护士由传统护理的被动与机械性转为计划性、预见性、主动性施予护理,对护士工作责任感及成就感、自律性均有提升,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认可度。本文结果恰证实上述。

综上,重视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实施,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而言,可显著提升健康教育达标,增加护患融洽程度,并易于对并发症控制。

猜你喜欢
内瘘维持性达标率
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物理评估与实施建议
中药泡手结合按摩用于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护理中的效果与并发症分析
八段锦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有效性的meta分析
远红外线治疗仪联合预见性护理对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液分布情况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人文关怀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提高动静脉内瘘绳梯式穿刺率的研究
四川脱贫攻坚半年“成绩单”出炉
卷烟企业调入烟叶的等级质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