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良肢体位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2020-12-09 08:08曹薇薇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47期
关键词:侧卧位躯干患侧

曹薇薇

(上海市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003)

现阶段,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头号杀手,而脑卒中首当其冲,仅次于癌症及心脏疾病,在全球人口死亡原因中,占据第三位。据有关资料显示,2015年因为脑卒中而死亡的人数得到了大约600万,预计2030年达到大约800万[1]。此类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死亡率逐渐降低,但是仍有部分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偏瘫,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2]。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我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接收的240例脑卒中患者有效良肢体位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以下是详细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24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接收的脑卒中患者,每组120例,在对照组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60~83岁,平均(73.76±4.88)岁;在实验组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62~83岁,平均(74.09±4.16)岁;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可知,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标准:①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并经过MRI或者CT检查确诊为脑卒中;②患者年龄在60~90岁;③Bathel评分低于85分;④初发病患者或既往有脑卒中且肌力2级以上;⑤以上所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急性期脑卒中;②合并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疾病;③哺乳期或者妊娠期女性;④终止试验患者;⑤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接受脑卒中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社区康复治疗方法,主要包括:(1)基础治疗基础治疗包括颅内压管理、血压管理、抗血小板制剂、神经保护剂、康复治疗以及合并症和并发症处理。(2)良肢体位的摆放为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讲解良肢位摆放认知健康教育知识,告知患者良肢体位对中脑卒中患者的作用,避免挛缩体位的发生[3]。卧床期间良好的卧位姿势有助于预防病理性运动模式,降低功能障碍,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缩短康复时间。①患侧卧位:患侧位于下方的侧卧位,将患者头部处于放松状况,并选取自然舒适体位,躯干向后倾斜;患侧上肢充分前伸,与躯干角度超过90°,前臂外旋,掌心向上、伸肘、伸指,拉出患肩,避免损伤和挤压患肩;将健康上肢自然放于躯干上,避免健侧上肢置于身前。②健侧卧位:将健侧肢体自然摆放,头部下方放置枕头,高低适中,确保床面和躯干保持直角,在患侧上肢下方放置高枕,肩关节向前屈100°。掌心向下、伸肘、伸指,并将其置于枕头上方;患侧下肢以迈步状呈现出来,踝关节、膝关节以及髋关节呈90°,在患侧下肢放置软枕。③仰卧体位:患者选取仰卧体位,在头部下方防止软枕,高度适中,避免胸椎弯曲;严禁将软枕置于小腿下方,因为很容易导致患侧下肢静脉回流。④床上坐位:首先确保躯干直立,背部伸展,然后将大枕垫置于患者身后,确保髋关节弯曲90°;将上肢置于胸腔移动的小餐桌上,在肘部和前臂下方放置薄枕,避免肘部受到挤压。3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患者佩戴相关仪器并站立,在此过程中,患者需要集中注意力,数据记录下来后作为下一次治疗的基数。

1.2.2 实验组

基础治疗以及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与对照组相同。

(1)患侧卧位使患者患侧处于舒适体位时,用多功能护理枕,使其成为S型,以满足实验对象的体型,其中一个对患者上肢进行固定,并避免挤压肩部现象的发生。将另一个放到双膝之间,用于保护和固定。(2)健侧卧位在患者处于健侧卧位良姿状态时,将多功能塑形枕调整为高16~22 cm,宽20 cm的方形枕垫,将其置于患侧上肢下方;将另一个多功能塑形枕,长35 cm,宽20 cm的垫枕,并将其置于患侧下肢下方。(3)仰卧位在摆放仰卧体位的过程中,为了避免足下垂,需要将多功能塑形枕调整为与患者足部性状相似的形状,目的是固定踝关节位置。4床上坐位在床上摆放良姿位的目的是避免髋关节旋转、关节挛缩以及膝关节弯曲等。

1.3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实验所得最终数据全部输入至统计学软件SPSS 25.0软件中进行数据分析。对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

P值检验,P<0.05则表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对照组是35.00%,实验组是9.17%,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运动功能评分、生活日常能力评定、社会参与水平评定及生活质量量表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相关研究表明,导致脑卒中患者康复期间复发或者残疾的主要原因是未获得有效的护理方法、没有按照住院期间的康复训练等。大多数脑卒中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是偏瘫,为了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状况,需要给予患者有效的肢体摆放,以避免痉挛现象的发生,减少各种并发症,确保患者良好的肌肉功能和关节功能。

综上所述,将有效良肢体位应用于老年脑卒中患者护理之中,可有效降低并发症

发生率,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社会参与水平以及生活质量,为患者肢体功能康复奠定良好的基础,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猜你喜欢
侧卧位躯干患侧
拉伸对越野行走学生躯干柔韧素质影响分析研究
3类人要避开的危险睡姿
基于文献回顾的罚球命中率与躯干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侧卧位和俯卧位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研究
更 正
中风康复治疗:最好发病48小时后就开始
树与人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人走路时为什么要摆手?
菊花枕改善血压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