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膏摩疗法对于慢性肾病少尿期患者的护理

2020-12-09 08:08陈立娟白广深刘晓华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47期
关键词:药膏肾衰竭疗法

陈立娟,白广深,刘晓华

(北京市密云区中医医院,北京 101500)

慢性肾脏病指的是肾脏损害超过三个月的、结构或者功能异常同时伴有肾小球过滤率降低的肾病,作为慢性危重症,疾病治疗周期较长,且病情容易反复,给患者生存质量造成了较大的影响[1]。临床中常采用西药药物进行治疗,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有效的护理方式能够进一步促进患者的症状缓解,因此本文就中药膏摩疗法护理调理的护理方式进行探讨,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内本院收治的慢性肾病少尿期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48~78岁,平均(53.24±4.5)岁。对照组50例,男27例,女23例,患者年龄49~78岁,平均(53.15±4.6)岁。两组患者的年龄、男女比例等相关资料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肾衰竭诊断标准,并且在分期内属于少尿期,患者知悉并同意本次实验开展,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多尿期、恢复期慢性肾衰竭患者、急性肾衰竭患者、合并严重精神疾病不能配合治疗护理工作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首先两组患者均接受西药治疗,而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针对患者针状给予健康知识宣教、心理护理、药物护理、饮食护理等工作。

1.2.2 实验组

实验组患者采用中药膏摩疗法进行护理干预,药方选择养肾膏,根据患者情况选取中药成分加减,药物本身由多位药物组方而成,随后又药剂科急性加工,研制成粉,再用黄酒调制成稀薄膏状,温度适宜(38~42℃)。制成膏药后,选取肾腧穴或关元穴位先取少量药膏涂敷,局部点、按、揉,按摩5~10分钟后,再将剩余膏摩置于操作部位,用和合治疗仪照射20分钟以促药力下透。观察患者反应,注意保暖。保证膏药充分发挥作用。除此之外还需要给予患者情志调理,分析负面情绪对气血经络的负面作用,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引导调理,增加患者治疗积极性。

1.3 观察指标

肾功能:血肌酐,血尿酸,血清尿素氮,24h尿蛋白定量。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17.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s)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不同护理方式实施之后,实验组患者肾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对比如下:血肌酐(μmol·L-1)实验组患者为(258.88±43.21),对照组为(351.80±61.25),(t=8.766,P=0.016);血尿酸(μmol·L-1)实验组为(400.1±35.44),对照组为(499.0±52.12),(t=11.096,P=0.008)。血清尿素氮(μmol·L-1)实验组为(9.25±3.89),对照组为(15.88±6.67),(t=6.072,P=0.001)。24 h尿蛋白定量(g)实验组为(12.58±0.84),对照组为(19.22±1.77),(t=23.965,P=0.001)。

3 讨 论

导致慢性肾衰竭的病因较多,包括脂质代谢异常、肾小球高过滤、肾小管高代谢等等,在我国临床治疗中,肾小球高压与局部高凝状态是导致疾病的主要原因,同时血液粘滞度增加伴随整个肾衰竭过程。

膏摩疗法是将中药制剂涂于体表的治疗部位上,再施以点揉、按摩等手法,既有中药外涂后的药物作用,又有按摩疗法疏通经脉、调和气血的作用,适用于临床多种病症。本疗法适用范围很广,广泛用于冠心病、心衰、肺心病、慢性肾脏病、风湿痹痛、中风偏瘫、痛风、骨损肿痛、伤筋、颈腰痹痛等症,结合摩疗法的优势,有效规避了汤剂存在不易吸收的问题,通过穴位直达病处,发挥最好效果,又能避免口服中药汤剂所带来的口感差、服药后胃胀、恶心等不良反应。[3]。本研究中,不同护理方法实施之后,实验组患者肾功能改善更好,对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慢性肾病少尿期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膏摩疗法护理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同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好,具有使用的价值。

猜你喜欢
药膏肾衰竭疗法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慢性肾衰竭处方规律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Cys C、β2-MG、MCP-1及ANG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不要动不动往宝宝脸上涂药膏
肾衰宁胶囊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和mate分析
药膏要按不要涂
药膏要按不要涂
药膏要按不要涂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降浊颗粒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肾组织α-SMA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