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前列腺癌患者术后早期康复训练的干预及对尿失禁的预防

2020-12-09 08:08陈晓燕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47期
关键词:前列腺癌根治术康复训练

陈晓燕

(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0)

前列腺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男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尿失禁是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术后尿失禁将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为当前治疗前列腺癌的有效方法,虽然该手术微创、安全可靠,但患者术后仍有尿失禁风险,影响其生活质量,不利于患者早日康复[1]。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我们认为有必要在手术后实施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预防尿失禁发生。本次研究评价早期康复训练对预防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2例前列腺癌患者进行研究。纳入标准:符合前列腺癌诊断标准;B超检查存在尿潴留、排尿困难等症状;意识清楚,沟通理解能力正常;资料完整、排除标准:不能正常沟通交流,理解能力差,不能配合训练;酒精依赖,其他精神疾病;合并严重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男性,年龄55~80岁,平均(67.2±6.4)岁,Gleason评分4~8分,平均(6.7±1.5)分;观察组32例,男性,年龄56~82岁,平均(67.0±6.6)岁,Gleason评分3~8分,平均(6.7±1.4)分。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拔管前两天进行夹管训练,每2~3小时开放导尿管一次,拔除导尿管后指导患者进行提肛训练,但不要求训练时间以及训练强度。

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训练,具体内容:(1)心理护理入院后,责任护士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增强患者治疗信心。(2)术前提肛训练、间断排尿训练。入院至术前这一阶段,指导患者进行提肛训练,每日训练3-4组,每组100次。间断排尿训练:排尿过程中,有意中断,之后再继续排尿或控制尿流速度。(3)术后提肛、膀胱功能训练待患者身体恢复后,指导其进行提肛训练以及膀胱功能训练,叮嘱患者术后摄入足够液体量(每日2000~3000 mL)。术后第1天定时夹闭导尿管,并逐渐延长排尿间隔时间。

1.3 观察指标

(1)拔管后、拔管后1个月、拔管后2个月、拔管后3个月以及拔管后6个月尿失禁发生情况。尿失禁判定标准:每天需应用尿垫。(2)尿控功能恢复时间。(3)尿动力指标。包括膀胱顺应性(BC)、初次排尿时膀胱容量(FD)、逼尿肌无抑制收缩次数、最大膀胱测压容量(MCC)。(4)生活质量评分。利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包括8个维度,即生理职能、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精力、精神健康、总体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每个维度0~100分,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配对符合正态分布,行t检验,分类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 果

2.1 两组拔管后尿失禁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拔管后(93.75%)、拔管后1个月尿失禁发生率(56.25%)低于对照组的(73.33%)与(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拔管后2个月、拔管后3个月、拔管后6个月尿失禁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控尿功能恢复时间比较

对照组控尿功能恢复时间为(13.5±4.2)天,观察组为(3.3±1.10)天,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尿动力指标比较

观察组BC(46.2±12.0)、FD(143.2±33.5)、MCC(203.6±87.2)、逼尿肌无抑制收缩次数(2.5±0.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SF-36评分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生理职能、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精力、精神健康、总体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前列腺癌是一种常见男性恶性肿瘤,老年男性发生率相对较高,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为该病首选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美观的优点,被患者以及临床护理人员广泛认可。研究中提出[2],针对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分别实施不同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训练,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拔管后、拔管后1个月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训练(心理护理,术前提肛训练、间断排尿训练,术后提肛训练、膀胱功能训练),通过心理护理缓解患者心理压力;通过术前训练,增强肛门括约肌对尿道以及膀胱的支撑能力,提高尿道内压力;通过术后膀胱功能训练以及提肛训练增加膀胱容量。结果表明,观察组控尿功能恢复时间少于对照组,术后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尿动力指标优于对照组,说明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减少术后尿失禁发生,改善尿动力指标,促进控尿功能尽早恢复。

研究表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可能是早期康复训练有利于膀胱功能恢复,减少尿失禁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综上所述,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可预防尿失禁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前列腺癌根治术康复训练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尿液检测可能会发现侵袭性前列腺癌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筛选并验证前列腺癌诊断或预后标志物
经会阴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又高又壮的男人易患前列腺癌
乳晕入路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与小切口甲状腺癌根治术的临床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