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输液病区护理管理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2020-12-09 08:08葛天慧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47期
关键词:输液门诊护士

葛天慧

(虹口区欧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081)

当今时代,由于天气情况影响,雾霾粉尘遍布,环境污染尚有很大影响,而人民健康意识也在不断提高,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等因素,使得门诊中等待输液的患者逐年增多。因为人们生活节奏也是有固定的时间节点,使得就诊人数在特殊时间骤然增多。所出现病状多由于日常生活中接触病菌而感染。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工作空间中,护士需要面对各种不同情况、所需不同药量、不同的药品种类的患者。这对护士的工作来说也是极为繁重的。总结有效的解决办法能够使得护士的工作获得缓解[1]。为保证患者在输液过程中的安全以及在患者输液时间过程中感受到良好的护理服务。本文将在门诊输液病区护理管理方面所提的问题及应对在下文综述。

1 当前门诊输液区所在问题

1.1 在医疗过程中,医护与患者的矛盾较多

相对于目前的护士数量,护士与患者的比例完全达不到对患者的有效保障。在各个科室中,患者数量较多,护士无法做到对患者病情一一了解。从而在特殊的输液高峰期,护士主要忙于处理对护理的必要环节,而对部分的输液药物外渗、点滴不畅等小细节问题,未能及时处理。使患者或其患者家属对护士引起不满而进行投诉或者是争议。

1.2 医生病历本及处方所写字迹过于模糊

对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由于目前医生病历本及处方所写字迹过于模糊(墨盒少墨、卷纸造成、纸张歪斜),导致护士对于医嘱执行发生错误理解。使得护士在与患者进行核对时出现严重错误,给护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风险[2]。

1.3 对护士个人的专业素质要求不够重视

在门诊中患者较多,在特定时间中人流量较大,而在此期间,医护常常需要做很多工作,这对护士所需要的个人素质以及个人能力有很大的要求。护士需要做到在门诊中遇到人流量很大,患者遇到细节问题很多的情况下,依然能够认真并且清楚的解释工作中所遇到一些问题。而护士也应该做到能在患者输液时,不擅自加快和调慢输液的速度而保证患者的安全。

2 对应管理所做管理对策

2.1 对于输液室的严格管理

在输液室中应该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并使用消毒剂擦拭器械物体的表面,保证在输液室中减少细菌污染。输液中,应使患者提前了解在输液过程的注意事项。

2.2 合理划分输液室区域

对使用控制心率的特殊药物及纠正电解质的高危药品的患者,必须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将门急诊输液室进行分区管理,将生命体征不稳定、使用某些需要密切观察病情的特殊药物的患者等划分为一级患者,其他则为二级患者,并划分为红色高危区域和蓝色普通区域,对两个区域患者实施不同级别的输液管理。根据区域风险系数高低安排护理人员,红色高危区域安排年资高、穿刺技术好的护士,每一小时进行一次巡视;蓝色普通区域采取新、老护士搭配的方式,根据患者状况及时进行巡视。实施后,患者对护士输液技术、服务满意度等提高,可以有效减少因输液管理不慎引起的意外和隐患的产生[3]。

2.3 提供投诉服务通道

相关部门应该增设绿色通道,通过绿色通道的方式及时化解患者与医护之间的矛盾情况。使得患者可以将一些不满意或者在输液过程中所造成的情况,通过绿色通道进行反馈。加强病患与管理部门的实际沟通效率,进而可以将护理服务进程中所出现的弊端在患者的视角下呈现出来,这样所得的结果,会比内部人员所看的方向不同,最终获得更加实际有效的解决方式。

2.4 加强对患者的沟通

在输液站这种工作场所,护士面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患者。应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告知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注意事项。使得患者及其家属知晓相关内容,并加以重视。而护士应在介绍药物的注意事项中,也应该对患者传达相应的疾病知识。作为护士,应当主动了解并关心患者的需求,在过程中应用语言技巧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服务[4]。

2.5 输液过程中应保证护理的安全质量

在输液过程中,积极的参与解决在输液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护士应该通过多方渠道接受多方意见,将护理服务与患者、家属的需求和建议相结合,经过定期的工作情况汇报加以整理,将所发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解决。经过一系列的反馈,将患者的忧虑告知主科医生,积极进行一些护理质量的标准检查。护士也应该进行自我反馈,将输液环节所发生的一些问题进行改制,同时得到解决方法,最终保证在输液过程中患者的舒适度与安全性。

猜你喜欢
输液门诊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门诊支付之变
援鄂护士林燕华的元宵节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在美国当护士的酸甜苦辣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颈枕输液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