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单元整体备课的教学研究

2020-12-16 22:34浙江省义乌市廿三里第一小学骆英超
小学时代 2020年26期
关键词:课本习题知识点

浙江省义乌市廿三里第一小学 骆英超

在小学数学单元整体备课中,要想充分发挥备课的作用,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还要关注教材的内容特点,更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点拨功能。只有这样,备课才能出实效。

一、小学生的生理发展及学习特点

由于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年纪较小,他们通常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但是思维模式不够完备,抽象思维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较差,上课容易开小差,在数学学习中以吸收知识为主,难以自我完成课前预习。

对于三到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神经系统更进一步地完善,无意记忆占主导地位,有意记忆逐渐增强,经过之前的铺垫逐渐对数学有了模糊的认识,处在能自我思考的阶段中,预习内容能通过之前的学习触类旁通。

对于五到六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能够认识归纳并建立一定的知识体系,在学习数学方面应该已有较好的自觉性,已经能够掌握归纳与总结。所以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老师在讲解数学相关习题时应该有不同的对策和方式。例如:在北师大版的教材中课本内容及课后习题大量运用数形结合,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第一阶段的学习处在认识阶段,识数、认数、知数,结合丰富多彩的图片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小学数学北师大版教材的内容特点

从识数到算数,一步步增加难度,其中还结合了基本平面图形的认识,从认识到判断再结合计算,是一环一环紧密相扣的。书中大面积采用了图形色彩的搭配符合学生的审美特点。知识点的联系也是紧密的,一旦之前的一个环节出现认知错误就很难去理解后面的内容。我认为书本数学习题设计需要遵循分层设计原则、趣味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和实际性原则。

例如:在五年级上册“圆的面积”这一知识点中,如果学生没有从之前对图形的认识理解面积这一概念并清楚乘法的运算法则,那么学生将无法进行正确的计算,也会在一次次错误中丧失信心。教师在课后习题的设计上可以从生活中我们所能见到的圆形物体开始说起,说说关于圆的趣味故事,在生活中因为有圆的存在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便利。比如,汽车的轮胎是圆形使它跑得很快,呼啦圈、篮球等学生日常所见的举例更为具体形象。

三、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性作用

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各年级的教材特点,老师不仅要对教材内容了如指掌,也要非常清晰地掌握各个知识点的承接关系。对于新鲜的知识,我认为老师不应该直接告诉孩子们就是这个定律,就应该按照这样去做,而是学会正确地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

例如:在小学一年级的教学第一章“生活中的数”中,教师应该先和家长做好沟通,可以让孩子在吃饭前帮忙拿餐具、自己整理书本玩具等事务、睡前结合书本图形等,对数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课中可以进行趣味游戏来让学生识数,比如,画宫格将小礼品放在对应数中,只要学生读出正确的宫格数就能获得小礼品。在学生答错时,教师要积极鼓励并正确地指导,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数学的学习不是孤立的,整体的概念非常重要。老师在一个知识点的教学开始之前,要学会结合生活结合课本对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交流,给学生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例如,在三年级下册的课本中:基于之前的基础,学生已经学会了加减法,教师在引出除法的时候就可以先联系之前的知识,再过渡到除法,然后简单描述分数。在习题“猴子的烦恼”中,六个桃子分给三只猴子,数的方面来说,六比三大,如果有三个桃子能保证每只猴子有一个桃,那剩下来的意思就是六减三为三,那就能再分一次。这是简单的举例,那如果是六十个桃子,三个猴子呢?教师引起学生的思考,再过渡到运用除法,让学生发现学会除法就会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是一个心理建设过程。所以计算技巧一定要保证每位学生都能领会,才能避免大量出现计算错误,使学生产生挫败感。

老师布置的课后练习不应过于繁多,练习题的选择至关重要,选题时要选紧紧扣住知识点的,一种题型最多三个。在每一课习题结束时,每位学生需简单叙述今天我身边的数学或者今天我用数学解决了那些问题。比如:我看到了几只小鸟,我喜欢哪几种蔬菜,我购买小吃花的钱数等一些诸如此类的简单小叙述。写得多了,学生会慢慢发现生活与数学密不可分。此时学生不仅学习态度端正,也会学会关注并热爱生活。

综上所述,本文就老师所需具备的三方面能力对小学数学单元整体备课进行了探讨,但是我们更加应该关注三者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在教学方案的准备上教师应该要结合三者考虑,使学生接受到的课本知识和从中学到的生活本领最大化。这才是对小学数学单元整体备课进行探讨的意义。

猜你喜欢
课本习题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关于一道习题解的讨论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