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篇分析的阅读赏识课教学课例探究
——以牛津广州版九年级上册Module 4 Unit 7 Reading为例

2020-12-22 12:49谢婉娜
名师在线 2020年35期
关键词:课例语篇赏析

谢婉娜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教育指导中心,广东广州 510000)

引 言

广州市全力推进智慧阅读工程,推动全民阅读和全学科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能力,促进学生在智慧阅读中成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阅读理解一直是作为测试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考查内容。但数据显示,农村中学的考生缺乏语篇分析能力,在阅读篇章时无法运用有效的语篇分析技能完整地理解语篇,从而导致得分率低,对阅读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究其原因,在农村初中英语的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能围绕pre-reading,while-reading,post-reading,引导学生运用阅读微技能去理解故事情节。但往往仅是蜻蜓点水,只对阅读篇章进行简单肤浅的文本处理,尤其在语篇意识培养和文本赏识教学中,未能完全引导学生深层次地挖掘文本。故学生仅仅是为了选ABCD 而去阅读,没有深挖文本进行阅读思考。因此,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本文的课例研究就是想通过对阅读文本的挖掘,引导学生主动阅读。

一、课例研究的背景

目前在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只对阅读篇章进行简单肤浅的文本处理;对阅读的三个基本环节(读前、读中、读后)的问题处理缺乏层次性或活动过于单一,导致学生出现只对阅读文本做浅层理解,对阅读材料缺乏思考等现状,如此一来,阅读教学变成了完成考试中ABCD 选项的课。这样会导致农村学生的阅读兴趣骤减,阅读课教学效果低下,更别说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了。

另外,为加强白云区英语阅读教学,提升初中生英语阅读素养,进一步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笔者所在区开展了初三英语阅读课教研活动。作为“基于信息差原理的中小学生小组合作英语阅读研究”课题组的一员,笔者承担了其中一节公开课,旨在通过运用语篇分析,引导学生运用词汇衔接手段来赏析篇章,从而帮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思考,来提升阅读兴趣及英语思维品质,进而显著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阅读素养。

二、课例研究事件与过程

(一)课例研究的前期准备

在确定了课例的主题后,笔者查阅了大量关于阅读素养、语篇分析的文献,对阅读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阅读是人们获取外部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手段。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达到乐于阅读的目的,激发其阅读兴趣,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概括内容大意、在上下文中理解词义、预测故事情节发展等基本阅读方法;基本掌握常用的阅读策略,通过大量阅读初步形成语感。

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初中阶段英语阅读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掌握基本阅读方法和常用阅读策略为目标,同时也强调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1]。其中阅读五级目标包括: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以上三点均与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息息相关。

因此,我们的课例必须挖掘文本内容,运用语篇分析策略,引导学生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本。

(二)分析教材内容,确定课例主线

牛津广州版九年级上册Module 4 Unit 7The Adventure of Tom Sawyer是马克·吐温的经典文学作品,其以一个个幽默有趣的故事来塑造人物形象与性格,是学生感兴趣的阅读作品。由于第七单元的阅读课Tom Sawyer paints the fence是热门话题,如何从以前的课例中脱颖而出,又能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对于笔者而言是一个挑战。结合现在农村初中英语的阅读课教学现状和学生的学情,经课题组的研讨,这节课例被定为阅读课的第二课时:阅读赏识课。这一课包含四项目标,即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及教学的重难点。

(三)充实阅读任务,完善教学设计

阅读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Being an eff icient reader,具体表现为:Being a keen reader(话题导入),Being a smart reader(阅读策略),Being a sharp reader(主要事实),Being a critical reader(批判性阅读)及Being a cross-culture reader(拓展延伸)。因此,在活动设计中,我们要注意设计的意图是培养怎样的学生[2]。

为此,本课例的重点就是挖掘文本,运用语篇分析策略引导学生赏析语言。首先用词汇衔接之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Using context 的阅读策略;其次抓住故事的结构和各个故事情节的关键词,让学生复述故事,以此检查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最后是文本赏析,从故事情节到故事写作手法:叙事和对话,让学生在这两大手法中深入理解故事内容及分析人物心理变化和人物性格,进而了解两种写作手法在故事中的作用,感受到文学作品的魅力[3]。深入浅出、层层落实的活动让学生在后面的课本剧表演中发挥出色,赢得掌声。笔者通过不断的修改和讨论,确定的教学思路如下。

1.课前自主学习

为了了解学生对故事的了解程度及文章结构,笔者结合故事框架图(见图1),布置课前学习任务,先让学生对故事进行分段,并分享最感兴趣的故事情节,使学生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图1

2.课堂导学议

Step 1 Leading in

笔者通过两个问题Do you like reading stories?和What of a story attracts you? 让学生分享同伴阅读的习惯,引导学生在阅读故事时关注以下几个方面:Title,Plots,Words,Characters等,为接下来进行文本分析作铺垫,旨在引导学生Being a keen reader。

Step 2 Revision

笔者通过展示文章的结构,让学生对这个故事进行分段,以检查学生自主预习的效果,然后,再给出关键词,引导学生用相应的连词进行故事复述。这样就使学生在大的框架中有效地回顾了文章内容,为下一个活动做足准备。这个环节就是培养学生Being a smart reader。

Step 3 Words in the story

接下来的环节是引导学生如何挖掘文本进行人物分析,进而达到欣赏文本的目的,培养学生Being a sharp reader。这个故事的语言特征很明显:叙事+人物对话。因此,笔者从文本特征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赏析。

首先让学生阅读第一、二段,指出什么是叙事手法(Narration):It is the use of a written words to tell readers about the setting and the main plots of a story.学生在了解后,自然能找出故事中其他叙事内容。

张立友在《词汇衔接手段在综合英语篇章教学中的应用》中指出:把词汇衔接手段引入篇章赏析,词汇衔接就被赋予了语篇意义。它不再是单纯的衔接,而是构成篇章、实现篇章连贯的主要手段,为作者在特定的语境中实现表达思想服务。张桂真在《浅析初中英语阅读中的词汇复现衔接》中主张把词汇复现衔接理论应用到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通过分析词汇的上下文关系来理解文章的意识和习惯,进而增强初中生对英语阅读的信心。可见,词汇衔接在语篇分析中是常用的手段,可让学生运用Using context 的阅读微技能去分析主人公Tom Sawyer 的心理变化:sad-worried-excited-very happy-even happier-surprised。学生通过叙事这一写作手法清晰地了解了故事的主要情节。

故事中的第二个写作手法是人物对话。Tom 和Ben 的对话是最吸引人的,所以笔者把对话列出来,让学生通过听、模仿等活动感受人物对话在故事中的作用。通过学习,学生能掌握Dialogue is the spoken words of the characters in a story.It can make stories more believable,move the plots forward and tell readers about the characters.最终能清楚地分析出人物的性格。这个环节非常重要,尤其是语气的模仿,教师需要引领学生大胆模仿语音语调,为后面的输出环节做好准备。

Step 4 Being a critical reader

当文本欣赏完后,笔者引导学生回到故事的标题,通过针对题目的讨论让学生知道,阅读故事不能错过故事内容,要把整个故事看完,才能知道最后的结局,同时鼓励学生去阅读整本书,并写出读后感(见图2)。

Step 5 Acting out the story

笔者让学生进行课本剧的角色扮演,目的是检查学生在之前的活动中是否真正了解了故事情节,能否展现主人公的性格。这是学生对今天所学内容进行整合和创新的过程。

Step 6 情感升华

教师通过提问: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story?引导学生阅读故事,会让学生懂得一定的道理:Try to turn something boring/dull into fun.Enjoy study,enjoy work,enjoy life.

因此,对于如何去读一个故事,教师应教给学生明确的阅读策略:title-plots-words-characters-morals.

Step 7 知识延伸,培养学生Being a cross-culture reader

笔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If other boys f ind out Tom tricked them into painting the fence,what would happen? 引导学生对故事进行续写。学生在回答中,既能回顾前面的课本内容,又能回归文本,真正做到“用”英语,达到在学中用、在用中学的目的。

Step 8 作业的设计

基于文本的特点,笔者设计了让学生创作对话的环节:当被小伙伴们发现自己在忽悠他们粉刷栅栏后,他们会说什么呢?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在写作课上如何运用对话来续写故事,让故事更加生动,人物性格更加突出。

三、课例研究的反思

这节课例让学生和听课的教师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跟以往的阅读课大不相同。如黄老师评价:本课环节清晰,重难点突出,作为第二节阅读课,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赏析文章,进一步提升学生阅读的技能,而你仅限于知识点。梁老师评价:教学设计新颖,抓住故事中叙事、对话表达方式,深化了学生对故事的理解,使学生能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引导学生赏析文本,推测故事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学生能理解并上演课本剧;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曾老师评价:从阅读鉴赏、评价新的角度去引导学生鉴赏外国文学,设计新颖,理论联系实际,更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品质。

从三位教师的评价来看,他们是完全认同这样的阅读教学方式的。笔者认为,这样的阅读教学方式虽然新颖,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确实需要改革,教师不能总是把生源、学生的水平作为教学依据,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学生必定会爱上英语阅读[4]。

结 语

总之,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作为教师,我们要清楚:阅读技能首先是思维技能,其次才是语言技能。因此,教师应运用语篇分析策略来挖掘文本,从而引导学生赏析英语文章,把英语课讲成“语文赏析课”,进而让学生爱上阅读、爱上英语。

猜你喜欢
课例语篇赏析
中日能源语篇中语言表征的对比研究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全国第十九届《少儿美术》杯优秀课例大赛”征稿通知
基于语篇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课例
课例: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课例.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