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体会

2020-12-24 03:18蔡汝芹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4期
关键词:内科输液病情

蔡汝芹

(海南省万宁市人民医院,海南 万宁 571521)

0 引言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常见的疾病,危险性高,如果患者在较短时间内大量出血,无法有效的控制,则会造成休克,患者的生命安全无法保障。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一般是由胆管、胃、食管、十二指肠等器官病变所引起的,表现出来的症状主要有便血、呕血等,相关的研究显示,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如果能够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治疗效果会有极大提升,治愈率高,患者能够早日恢复健康。本次研究选择了医院在一年多时间内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期间的资料,通过临床护理分析与总结,发现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精细化护理,整体治疗效果更佳,这种护理模式可以在消化内科进行宣传和推广。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探讨中选择了医院消化内科在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的患者,共计70例,所有患者中女29例,男41例,年龄在24-73岁,平均(47.28±3.61)岁。患病类型不同,所有患者之中胃粘膜损伤18例,消化溃疡患者24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2例,胃癌患者2例,其他症状4例。所有患者都符合上消化道出血标准,经过基本资料对比,没有任何影响治疗的因素,也就是说这次探讨具有意义。评价标准:①完全治愈:没有出血状况,患者的意识清醒,大便潜血呈现阴性;②状况明显改善:患者依然有出血,但是非常少,大便潜血呈现阳性;③治疗未见成效:患者在治疗期间出血未有变化,有些时候还存在着病情恶化的问题。

1.2 方法。常规护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入院以后,护理人员及时安排床位,指导其卧床休息,患者必须保持平躺姿势,下肢应该适当的高一些,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大脑供血充足。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头部需要向一边倾斜,呼吸会变得更为顺畅,同时还有一个最大好处,那就是患者在呕血时可以直接吐出来,防止血进入呼吸道,从而导致患者窒息而亡。患者的出血量如果比较多,而会伴随着一些其他症状,常见的有低氧血症问题,应该及时地进行输氧,控制好浓度,一般情况下在1-2 L/min[1]。护理人员密切关注患者,实时掌握病情发展,发现患者病情恶化,把异常第一时间汇报给主治医生,然后根据病情变化有针对性治疗,或者是调整治疗方案,避免延误病情。另外,科室护理人员重视口腔护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伴有呕血,口腔中必定有残余物,容易滋生细菌,存在感染的风险,所以必须做好口腔清洁工作,每个一段时间用生理盐水漱口,达到良好的杀菌效果。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动不是很方便,血液循环不好,需要在护理中帮助患者翻身,保证病床的干净整洁,提供按摩,让被压迫部分的身体机能快速恢复,有效的预防感染,还可避免长出压疮,给予患者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

输液护理:护理人员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时定量对患者进行输液与输血,这是保持身体机能维持正常状态的关键内容,为接下来的临床治疗奠定基础。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定要根据医生的嘱托输液,输血与输液量都是依据病情确定的,随意更改会加大医疗事故的风险,同时应控制好输液速度,避免出现不良反应。输液中需对患者进行基础检查,比如测量体温、检查血压等,确保生命体征无任何异常情况,每间隔一段时间检查输液管,防止跑针或者脱落。输液和输血中一旦发现患者病情有变化,及时报告给主治医生,根据情况采取措施,预防病情进一步恶化。

急救护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住院治疗的过程中,出血量多的患者可能出现意识模糊的问题,这个时期是最危险的,护理人员关注患者,实时监控,当患者因为吐血或者其他状况而休克,或者是昏迷不醒,则需把判断病情相关的内容记录下来,辅助主治医生完成急救。上消化道出血心电监控是必不可少的,患者在监控间发生呕吐与便血,应当详细的记录,比如形状、颜色、时间等,这些都可作为临床治疗的依据,为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急救护理中打开静脉通道,一般为2条或者3条,保证有足够的血容量。

心理护理:上消化道出血具有突发性的特点,患者在看到吐血或者便血时由于不了解这种疾病,通常比较慌乱,容易产生焦虑,特别是经常反复性的出血,患者深受困扰,产生心理暗示,那就是治疗也没用,长期如此就会失去信心,不利于疾病痊愈。护理人员除了日常必要的护理措施以外,平时多和患者交流,了解患者对疾病的担忧,用专业的知识打消患者顾虑,详细的讲解疾病常识,以及治疗的作用。患者全面了解疾病,搞清楚出血原因,治疗中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情绪比较稳定,以积极端正的态度接受治疗,临床治疗效果自然更为显著。人在患病时疾病加重一方面是生理性,另外也与心理存在着密切关系,护理人员关心爱护患者,提供无微不至的护理服务,主动关心患者,消除其心理障碍,保证患者拥有健康心理,这是治愈疾病的关键[2]。患者在呕血时护理人员轻声安慰,患者焦虑不安情绪,如果反应过大需借助于镇静剂,防止伤害到自己。

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做好疾病宣传以及健康教育,普及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相关知识,主动告知治疗的流程和进展,每种治疗手段的作用,并且让患者明确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疾病出现,平时生活中需注意哪些问题等,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预防病情的反复。上消化道出血基本上都是日常不良的行为习惯引发的,饮食不规律、不爱运动以及剧烈运动等,促使改掉不好的习惯。病人按时服药,严格遵照护理人员规定剂量,平时适当的运动,饮食规律,戒掉烟酒。再次发作要立刻住院,路途中平躺,车辆不要过于颠簸[3]。

饮食护理:大出血后需要1—2个小时之后才能饮食,等到护理人员确定不出血,间隔2个或者3个小时吃东西,以温凉食物为主,而且必须是流质的。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就可以吃一些比较软的食物。一次不宜吃的太饱,坚持少量多餐原则,吃东西要细嚼慢咽,这样消化更好。另外,患者慢慢去咀嚼和吞咽,能够有效的预防胃粘膜受到伤害,从而出现再次出血。要求患者不要吃高纤维食物,还要避免蛋白质摄入太多。每天应该有足够温水摄入,不过要保证水的温度不要太高,在合理范围内,防止带来新损伤。

2 结果

治疗中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除了常规护理以外,有针对性采取精细化护理,比如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护理等。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运用专业的软件分析和处理数据信息后发现,患者病情会有明显的改善。主要体现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康复率与单纯运用常规护理,康复率明显提高。以本次研究来看,70例患者中,总共有38例患者完全康复,病情好转的有27例,治疗无成效的仅仅只有5例。这个结果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中,已经算是非常突出的,因为最终统计得出治疗有效率为92.86%[4]。

3 结论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常见的疾病,危险性高,具有突发性。一般情况下起病比较急,假如在较短时间内不能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将会导致患者大量出血,到最后无法控制,最终造成休克,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严重情况下会死亡。患者不清楚这种疾病的情况下,呕血或者便血都处于恐慌之中,极度害怕,从而产生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这类患者在出血后,容易出现焦躁、烦闷、恐慌等情绪,心情会变得比较差。这种心理状况下,不利于治愈疾病。

临床治疗过程中不仅要做好常规护理,及时为患者安排床位,保持病房的干净整洁,让其卧床休息,并使得患者运用正确的姿势,防止在过程中因为呕血出现窒息等。还应对患者采取精细化护理,关注患者的方方面面,比如输液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等。这些方面的护理到位,有助于患者全面了解这类疾病。具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就不会在发病时出现恐慌,而是以积极乐观心态面对治疗。患者情绪稳定,心情舒畅,对于疾病治疗有很大帮助。全方位且精细护理下,患者依从性更好,配合度高,在治疗期间会严格遵照医护人员嘱咐,各个方面都按照要求去操作。临床治疗和护理变得更加规范,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患者消除疾病带来的痛苦,亦或者是最大程度的减轻痛苦,提高治疗成效,使得患者能够早日康复,回归正常的生活,不再受疾病折磨[5]。这个对于护理人员要求比较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在临床护理中不断总结经验,具有丰富护理知识,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完善护理过程。另外,护理人员树立和增强服务意识,真正热爱护理工作,用心对待每一位患者,提供最为优质的护理质量。本次探讨分析中发现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对于疾病治疗意义重大,总治愈率为92.86%,所以应该把这种护理模式在消化内科实行下去。

猜你喜欢
内科输液病情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内转科型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体会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