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利胆退黄汤辅佐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0-12-27 10:21河南省郸城县妇幼保健院477150陈风昌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5期
关键词:黄汤利胆黄疸

河南省郸城县妇幼保健院(477150)陈风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征得院伦理委员会许可后,随机将2018年1月~2019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11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分为A、B两组(A=55,B=55),两组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A组男28例,女27例,日龄2~10d,平均日龄(5.49±1.79)d。B组男30例,女25例,日龄2~12d,平均日龄(5.61±1.94)d。两组患儿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给予保暖、暂停母乳喂养等常规处理,并接受蓝光照射治疗:波长450nm,功率40W,照射距离40cm。每次照射维持8h,4h翻身一次,治疗间隔为8h,注意治疗期间遮挡眼睛等敏感部位。B组在蓝光照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自拟退黄利胆汤(薏苡仁、白茅根各13g,灯芯草2g,黄柏、黄连、黄芩、茵陈蒿各1.5g,甘草2g),每日1剂,水煎浓缩至50mL,分次服用,每次10mL左右。两组治疗周期均为1周。

1.3 观察指标 检测两组治疗前、治疗3d后和治疗7d后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记录两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统计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显效:黄疸消退,TBIL水平≤90μmol/L;有效:黄疸大面积消退,TBIL水平≤120μmol/L;无效:未达到上述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Excel处理数据,定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定性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T B I L 水平比较 B组 治 疗3 d 和 治 疗7 d 后 的T B I L 水 平 分别为(1 3 3.2 4±1 2.9 6)μ m o l/L、(9 2.5 6±1 0.7 8)μ m o l/L,均低于A 组的(1 5 6.7 8±1 4.1 7)μ m o l/L、(103.51±12.43)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治疗黄疸消退时间比较 B组黄疸消退时间(4.29±0.45)d,早于A组的(5.97±0.5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118,P=0.000)。

2.3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B组治疗总有效率(94.55%)高于A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由于新生儿黄疸发生率极高,超过80%的新生儿会在新生儿期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且多数患儿持续时间较短,黄疸可自行消退,因此许多家长将新生儿黄疸视为一种正常现象,对其重视不足。但血清游离胆红素具有一定毒性作用,但其在血液系统中过度积累会影响患儿神经功能、心脏、肾脏等多个系统和器官,甚至引发耳聋、智力发育障碍等严重后遗症[1],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对患儿也是十分必要的。

蓝光照射疗法是目前临床治疗新生儿黄疸较为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非结合胆红素会在蓝光照射后发生异构化和光氧化,而产生的胆绿素、双吡咯等物质将无需经过肝脏代谢,通过胆汁、尿液即可排出体外,但蓝光照射亦有明显缺点,容易引发视网膜损伤、腹泻、皮疹等并发症[2]。而中医将新生儿黄疸归于“胎黄”范畴,认为该病发生母体湿热病邪传至胎儿或胎儿出生后外感湿邪有关,故临床治疗应以清热利湿为主要原则。此次研究探讨了自拟利胆退黄汤辅佐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研究结果显示加用自拟利胆退黄汤的B组治疗后黄疸消退时间较早,且治疗总有效率较高,这表明自拟利胆退黄汤在加快患儿黄疸消退,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面具有积极作用。自拟利胆退黄汤全方由薏苡仁、白茅根、灯芯草、黄柏、黄连、黄芩、茵陈蒿、甘草等多味药物配伍而成,方中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白茅草清热生津,灯芯草清火利尿,黄柏、黄连、黄芩清热燥湿,茵陈蒿清热利湿、利胆退黄[3],最后辅以调和诸药的甘草,诸药合用,可共行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之功效。

综上所述,自拟利胆退黄汤辅佐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加快胆红素代谢,缩短患儿病程,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黄汤利胆黄疸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当归六黄汤治疗假体周围骨折术后低热疑似感染1例
鲁晓岚:黄疸
中药自拟方清肝健脾退黄汤药浴对于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观察
向你普及新生儿黄疸相关知识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乌梅绵茵陈蜜露利胆祛湿
知柏地黄汤合白虎汤治疗阴虚火旺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何泽教授从“邪伏散膏”论治糖尿病前期湿热蕴脾证验案1则
平阳黄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