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炭疽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2020-12-30 07:28周爽爽韦玲冬李永波
福建茶叶 2020年11期
关键词:炭疽氮源孢子

刘 荣,周爽爽,韦玲冬,李永波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与农学院,贵州都匀 558000)

茶是贵州地区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在贵州都匀、遵义、石阡等多地都有种植,随着今年来温室效应影响,茶炭疽病菌的发生越发严重,是茶树的主要病害之一,在福建、浙江等产茶区也发生较为严重。调查发现,该病发生严重地区,茶树会大量落叶,对来年春茶的产量带来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单孢分离茶炭疽病菌病叶,获得茶炭疽病菌菌株C6,用PDA试管斜面培养保存于4℃冰箱[1]。

1.2 试验方法

1.2.1 温度对茶炭疽病菌生长的影响

设置温度梯度时,采用10℃、15℃、20℃、25℃、30℃和35℃等6个温度梯度。25℃培养到菌丝未长满培养皿时,打取菌落边缘菌丝[2],用十字交叉法划线,每个温度5个重复,放置于25℃培养箱中培养,每隔24h测一次菌落直径,直至有生长最快的长满皿。

1.2.2 pH对茶炭疽病菌生长的影响

用灭过菌KCl-HCl,Na2HPO4-NaOH的缓冲溶液将培养基调成4、5、6、7、8和9等6个pH梯度,方法同上1.2.1。

1.2.3 碳源对茶炭疽病菌生长的影响

以PDA培养基作为对照,以等质量碳元素的蔗糖、乳糖、麦芽糖置换PDA中的等质量碳源葡萄糖,配制成四种培养基[3],方法同上1.2.1。

1.2.4 氮源对茶炭疽病菌生长的影响

以查氏培养基为基础,其中加入等质量氮元素的氮源为牛肉膏、蛋白胨、硝酸铵、酵母浸膏,制成四种不同氮源培养基[3],方法同上1.2.1。

1.2.5 光照对茶炭疽病菌生长的影响

③健康教育:选择自制问卷方式对患者的相关病情和知识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要结合调查的结果对患者开展相关干预,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和性格特点等,为患者制定合乎患者自身实际的健康教育方案。灵活的选择健康教育的形式,比如为患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帮助患者发放健康教育手册,通过QQ和微信等方式推送,也可为患者选择采用讲座的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内容,须使患者了解病情出现的机制,对于患者进行管理方法、行为矫正等相关的宣教,要是患者明确对于鼻出血的相关预防措施,做好相关用药指导,还要积极构建良好和谐的护患关系,以便于可以最大程度上促进患者的康复和保健。

设置光照分别为全光照、全黑暗以及12h光暗交替条件下培养[4][5]。方法 1.2.1。

1.2.6 温度对茶炭疽病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用无菌水配制孢子悬浮液,浓度大约为104/ml,放置于10、15、20、25、30和35℃6个温度条件培养,5个重复,观察孢子的萌发,每2h观察1次,每次取200ul制片选100个孢子,记录萌发率[6][7]。

1.2.7 湿度对茶炭疽病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以蒸馏水中孢子的萌发率为对照,分别控制为60%、70%、80%、90%、95%和100%等6个[6][7][8],方法同1.2.6。

1.2.8 pH对茶炭疽病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用Na2HPO4-NaH2PO4缓冲液配制4、5、6、7、8和9等6个不同pH,用相应的缓冲液制孢子悬浮液[6][7][9],方法同1.2.6。

2 结果与分析

2.1 温度对茶炭疽病菌生长的影响

5天后数据统计表明(图1),炭疽病菌在6个温度下均能够生长,其在25℃生长速度最快,5天菌落平均直径7.78cm;在10℃下生长最慢,5天仅1.34cm;表明其最适温度为25℃。

图1 不同温度茶炭疽病菌生长速度

2.2 pH对茶炭疽病菌生长的影响

25℃恒温培养,茶炭疽病菌在6个pH下均能够生长(图2),5天后数据统计表明,pH6时生长最快,5天菌落平均直径7.32cm;在pH 7生长速度次之,5天菌落平均直径为6.39cm;在pH5,pH8时生长也较好,表明pH6为其最适生长酸碱度。

图2 不同pH茶炭疽病菌生长速度

2.3 碳源对茶炭疽病菌生长的影响

25℃培养箱中培养,5天后的菌落直径(图3),在PDA上长的最快,可以达到7.48cm,在PSA上次之,7.12cm,对乳糖的利用率最低;表明PDA和PSA都是比较适合其生长的培养基。

图3 不同碳源茶炭疽病菌生长速度

2.4 氮源对茶炭疽病菌生长的影响

5天后数据统计表明(图4),在酵母浸膏的培养基生长的菌落平均直径为6.68 cm,生长速度最快;牛肉膏的培养基6.26 cm,次之;两种没有显著差异,在以硝酸铵的培养基上生长最慢,为4.42 cm;其它三种氮源培养基生长相比差异显著。表明酵母浸膏和牛肉膏都是比较适合的氮源。

图4 不同氮源茶炭疽病菌生长速度

2.5 光照条件对茶炭疽病菌生长的影响

三组光照试验,生长速度差异不显著,表明光照对其生长没有影响。

2.6 温度对茶炭疽病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茶炭疽病菌孢子在6个温度均能萌发(图5),观察计数后发现25℃萌发最多,萌发率为82%;而35℃萌发率最低,仅10%;20℃和30℃萌发率较高,分别为70%和67%,根据数据统计分析孢子在这两个温度下的萌发率无明显差异;10℃萌发率较低才22%。这些统计数据表明25℃为其萌发的最适温度,且茶炭疽病菌孢子的萌发率低温略高于高温。

图5 不同温度下茶炭疽病菌孢子的萌发率

2.7 湿度对茶炭疽病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试验结果,在试验的空气相对湿度中,茶炭疽病菌孢子仅能够在空气湿度为95%或以上才能萌发,且萌发率较低,12h后,空气湿度为95%萌发率仅6%,空气湿度为100%萌发率15%;但其在水中萌发率可达80%,表明湿度对茶炭疽病菌孢子萌发的影响极大。

2.8 pH对茶炭疽病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茶炭疽病菌的孢子在6个pH下均能萌发(图6),数据统计表明,在pH6时萌发率最高,可以达到95%;pH7时次之,可达到92%;在pH5和pH8时,孢子的萌发率也较高,均超过80%;表明中性偏微性条件孢子萌发的很好。

图6 不同pH下茶炭疽病菌孢子的萌发率

3 结论与讨论

炭疽病为植物上一类重要病害,在茶、苹果、辣椒等植物上均有报道,但由茶炭疽菌引起的茶炭疽病,该病原菌菌丝生长受碳源、氮源、pH和温度等的影响,该菌最适碳源和氮源培养基分别为PDA和酵母浸膏培养基;茶炭疽病在25℃生长最快,表明25℃为其最适生长温度;在pH6生长最快,表明pH6为其最适生长酸碱度;其生长以及孢子的萌发均不受光照条件或黑暗条件的影响。其孢子萌发率最高的温度为25℃,为其最适萌发温度,且孢子萌发在低温比偏高温的萌发率高;但孢子对湿度要求极高,需在空气湿度达到95%以上才能萌发,在液态水中萌发率较高;说明雨季适合茶炭疽病菌孢子的萌发;中性至微碱性或微酸性条件下有较高的萌发率;根据对茶炭疽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在综合防治中有参考价值,研究表明在选择茶园时应该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避免排水不畅造成茶园湿度过大有利于茶炭疽病病菌孢子的萌发,从而加重病害的发生为害程度;另外,在茶树的种植过程中要避免过度密植,让茶树间有合适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湿度;第三,虽然酸性条件有利于孢子萌发,但不利于菌落生长,特别不利于产孢,可能酸性土壤种植茶树有利于控制炭疽病的发生。本研究对茶炭疽病病原菌的生长以及孢子萌发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为推测其发生、流行规律以及防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但该病具体的田间防治方法还需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炭疽氮源孢子
油菜根肿病菌的生物学特征
降低体表孢子含量对僵蚕总灰分的影响
炭疽是什么?如何预防?
带你走进炭疽的世界(下)
带你走进炭疽的世界(上)
去除脐橙白皮层的产酶培养基优化
制作孢子印
无所不在的小孢子
拉曼光谱分析有机氮源促进乙醇发酵的机制
通过探讨氮源在青霉素发酵的过程中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