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误区及对策研究

2020-12-31 00:16甘肃省天水市天水郡小学石建宏
家长 2020年31期
关键词:新课标数学知识生活化

□甘肃省天水市天水郡小学 石建宏

数学是一门应用型基础学科,与多门教学学科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也是一门在生活中、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学科。因此在小学阶段,教师应当做好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使学生能够将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不断提升自身发现问题和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学科综合素养和独立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存在的误区

(一)教学目标设置不合理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不仅以教授小学数学知识为目的,同时还重视学生个人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忽略了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根本目的,认为教学目标只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导致在实际教学当中没有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将教学重心偏向了数学技能的掌控,导致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偏离了新课标的要求,不能真正达到生活化教学的目的。同时教学目标的偏移导致了教学内容脱离了生活,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掌握了学习知识,却无法灵活运用起来,远离生活的教学忽略了学生的能动性和情感世界的培养,难以激发学生主动运用数学的意识,使学生无法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二)教学内容过于泛生活化

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往往更重视学生的技能和知识教学,通过题海战术、课堂习题讲解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然而,学生在处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时,却经常遇到困难。如有的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忽略了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设计的问题内容超出了学生的知识范围,使学生无法将数学知识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还有一部分教师由于对生活化的片面理解,盲目地把数学中的一切问题都和数学联系起来,致使数学教学出现了过度生活化的现象。

(三)教学方法脱离了生活

教师作为引导者和知识传播者,应发挥好引导者的作用。然而许多教师忽略了互动性的要求,以单一的讲授方式为主要的教学手段,这导致数学教学方法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需求,无法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尤其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并没有认识数学知识的能力,主要以兴趣为学习的动力,当失去了学习兴趣,小学数学教学将极大地受到影响和阻碍。

(四)不重视过程的教学

在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十分重视学生的提升过程,因此教师不能以学生的成绩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没能认识到过程提升的重要性,过于重视应试教育下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的潜力挖掘和日常表现,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误区的应对对策

(一)正确认识生活化教学本质

教师应当扭转对生活化教学的观念认知,处理清楚生活实际与数学教学之间的关系,摒除将公开课、表演课等形式作为生活化教学的认知。教师应当认识到,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应当是将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结起来,并将生活中出现数学素材、符号作为数学教学素材,找准切入点,借助生活化素材,为学生营造数学学习的情境,使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形象化,进而使学生更加容易掌握。

(二)选择符合教学需要的生活化素材

这里所说的符合教学需要指两个方面,一是教学素材需要符合数学教材和新课标要求,二是教学内容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首先,生活化素材的选择一定是符合新课标要求的,如学习“顺序和位置”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龟兔赛跑、田忌赛马等内容进行教学,通过视频、图文和故事讲述,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知识;其次,教学内容不能过于艰深难懂,必须充分结合学生的年龄、思维认知、性格特点,如针对小学生的教学就应该以游戏、图文类素材为主,充分考虑到小学生无法进行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特点。

(三)设置教学情境,提供实践机遇

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活化教学实践问题,设置情境,为学生提供将生活与数学教学结合的机会。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可以采用分组竞赛、场景扮演等方式,让学生进入生活化情境,促使学生由情入境,学会用数学方法思考。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需要以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作为教学原则,重视趣味化、贴近生活、情景化的课堂设计,使原本抽象的理论能够转化为生动化、抽象化、具体化的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应当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入手,重视基础知识教育,让学生能够真正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进而不断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新课标数学知识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