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应用生活化教学,提升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2020-12-31 03:50福建省龙岩市实验小学郭艳珊
亚太教育 2020年22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生活化数学

福建省龙岩市实验小学 郭艳珊

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对于全面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重要抓手之一。因此,在日常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抓住小学数学的教学特点,结合教学内容,立足于教学实际,大胆革新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模式,通过采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全面提升学生的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小学数学是对日常生活常见现象的高度归纳总结和数学化、逻辑化的表达,本身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就有着天然联系。因此,在日常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广大教育工作者要重视教学方法,将数学阅读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生活,从生活中学习数学,提升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生活化教学模式是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生活化教学,是指教师在日常的活动中将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生活化应用来提升数学阅读能力。

一、生活实际与书本知识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阅读乐趣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虽然表面上与生活实际割裂,实际上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本身就是来源于生活的,是对生活中常见问题的高度抽象化凝练,是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有效工具之一。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充分重视小学数学阅读教学模式与学生日常生活的有机结合,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中学习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构建生活化的小学数学课堂。引用生活化的教学示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之一。引用生活化的教学示例,就是在课堂内容讲授之前,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对课堂知识点产生学习兴趣,结合所要讲授的书本知识,以生活化的示例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让学生首先对将要学习的知识点有一个具象的、生活化的感性认知,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从而构建起生动有趣的小学数学课堂。

例如,在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章的有关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对于分数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正式学习分数的有关内容之前,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示例。小明、小红和他们的哥哥来到商场里逛超市,看到超市里水果区摆放着一个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小明央求哥哥给自己买苹果吃,可是哥哥说:“想吃苹果可以,不过我得先考考你。现在有2 个苹果,平均分给你和小红,每人分几个?”小明很快回答了出来。哥哥接着又说:“有6 个苹果,平均分给你和小红,每人分几个?”小明不假思索又回答了上来。哥哥见小明回答得这么快就说:“那么,要是只有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你和小红,每人分多少?该怎么写?”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个场景来思考最后的问题,看看小明到底应该怎么回答。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示例作为切入点展开教学,可以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小学数学阅读课堂生活化,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数学,从而构建起生活化的教学课堂,进而实现全面提升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目标。

二、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共享的时代,是一个合作共赢的时代,想要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合作学习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技能之一,对于小学数学阅读教学而言也是如此。教师在日常的小学数学阅读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这也是新课标对当前小学生提出的要求之一。教师在日常的阅读教学活动中可以将培养小学生的合作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与构建生活化数学课堂有机结合,达到一举多得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对于小学数学阅读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对小学数学产生学习兴趣,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实现取长补短,互帮互助。根据小学数学教学特点,教师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可以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针对教学内容提出具体问题,然后让小组成员之间通力协作,共同解决问题,小组与小组之间再互相讨论交流成果,最后教师根据每个小组的学习成果做出点评。

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一章的有关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然后让各个学习小组就长方形和正方形具有哪些性质和特点展开合作学习,通过生活化的观察解决问题。比如,小组成员之间有的同学通过直尺测量的方法来观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边有哪些特征,而有的同学通过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片进行对折等方法来验证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具体特征,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形成统一意见后再进行归纳总结,并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对自己的探究成果进行展示,最后教师再进行点评。并最终得出: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且对边长度相等、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且四个边长度均相等的结论。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小组成员都有自己的任务分工,这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激发学生对于小学数学学习的热情,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进而实现全面构建生活化课堂的教学目标。

三、注重理论联系生活,让学生在生活化教学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数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本身就与日常生活有着天然联系。数学发展的内在动力之一就是为了不断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是解决生活中常见问题的有效工具。对于小学数学而言,这种联系也是密不可分的。想要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打造有趣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师就必须重视这种联系,让学生在生活化教学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因此,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广大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要充分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小学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让学生学以致用、活学活用,从而培养学生浓厚的数学阅读兴趣。小学数学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进行生活化应用,意识到数学对于生活的重要作用,从而让小学数学阅读教学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根据所教授内容的特点,紧密联系实际,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去进行生活化应用。

例如,在学习“千米的认识”一章的有关内容时,因为学生初次接触千米这个概念,教师在讲授完千米的有关知识后,可以让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关于千米的知识去进行生活化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学校的操场一圈是400 米,那么跑多少圈是一千米?A 地到B 地的距离是600 千米,汽车的行驶速度是60 千米/小时,那么汽车从A 地行驶到B 地需要多长时间?通过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进行生活化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学以致用,将小学数学阅读教学活动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提升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对于小学数学的学习兴趣,从而全面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以多媒体技术为依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多媒体技术也走进了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多媒体技术具有传统教学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传递信息量大、冲击感强、直观形象等。在日常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广大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要充分重视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训练学生的生活应用能力,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技术全面提升数学问题解决能力,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综上所述,让学生快乐学习,让学习知识成为一种乐趣是新时代教育背景对广大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和新目标。教师在日常的小学数学阅读教学活动中一定要充分重视革新教育教学方法,积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阅读,在生活中应用知识,让小学数学的阅读成为一种乐趣,进而构建起有趣的小学数学课堂。只有让课堂教学生活化,才能更好地提升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让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得到全面有效提升,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生活化数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