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彰显课堂魅力
——高中物理课堂互动教学模式探析

2020-12-31 03:50福建省惠安嘉惠中学王少玲
亚太教育 2020年22期
关键词:弹力互动式高中物理

福建省惠安嘉惠中学 王少玲

互动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能够让高中物理教学变得更加有趣,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应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互动教学模式,激发高中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进而主动参与物理学习,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一、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互动式教学

所谓师生互动教学策略,就是以师生平等的关系为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构建一个氛围和谐的互动式课堂,这样能够更加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对于高中物理学科来说,互动式教学就是让学生重新站在课堂主体地位,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进行合作学习,这样能够让学生的自主意识得以发挥作用,让学生在互动中提高技能,对物理知识点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逐渐达到学会、会学和乐学的境界。

二、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的作用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高中物理教学来说,互动式教学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以便于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物理课堂学习,使得师生之间进行平等的对话,为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增添纽带。这样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同时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牵绊,让学生更加乐于听课,逐渐融入物理课堂学习,不断提升物理学习效率。

(二)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

以往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因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导致出现了“教条化”的物理课堂,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缺乏主动提问的意识和机会。但是,教师将互动教学应用到物理课堂之上,能够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兴趣,使其乐于与教师进行互动,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更加有利于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除此之外,通过教师的引导,可以让学生敢于质疑,这就会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更加乐于探究,逐渐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

三、高中物理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一)促进师生互动,理解深层概念

从高中生的角度进行分析,在进行物理学习的时候,通常会由于课本中许多抽象的概念和需要理解的内容而产生一定的畏惧心理,并且如果长期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会使学生出现物理学习自信心不足的情况,会严重影响学生的物理学习效率和质量。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物理概念,可能会使用高强度的“灌输式”教育方法,而这种教学方法会使得学生更加难以深入理解物理知识。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思路,应用互动式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物理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之下进行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思考,同时可以就物理知识展开学习和探讨。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教学计划和内容进行科学的调整,从而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物理概念。

例如,在教学鲁科版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的“科学探究:弹力”一课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弹力这个物理概念,可以使用互动教学的方式。首先,为了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提出生活化的问题:“同学们,在生活当中我们都见过弹簧吧?那么谁能说一说弹簧是什么样的,它在受到外力挤压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变化?”接下来,让学生在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学习环境之下进行思考,并且教师可以就引入弹力这一物理概念,让学生想象弹簧受到挤压和变形的画面。然后,教师可以结合更加具有开放性或者启发性的物理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弹簧都有哪些用处吗?它所产生的的弹力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哪些帮助?”……在学生思考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继续对学生进行引导:“同学们,弹簧受到的挤压力不同,它的形变是不是也不一样呢?那么弹力是否是一样的呢?”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进行弹力实验,让学生真正理解弹力。由此可见,通过这种师生互动交流,能够让学生更加充分地理解物理概念,并且还能够将学生的理解推向更加深层次的认知中。

(二)提高互动效率,掌握学习规律

在教学实践当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集中注意力,严重阻碍了物理学习成绩和能力的提升。通过长时间的研究可以发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强烈的学习自信,导致学生仅仅是表层学习,为了获得成绩而学习物理,对于物理学科更深层次的规律并没有深刻的理解。从物理学科的本质来看,其具有十分强大的逻辑性,那么为了能够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让学生掌握学习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解题的时候具有更加清晰的思路和方法。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中与学生进行更加有效的互动,提升互动效率,逐渐引导学生掌握更加深层次的物理规律,并且随着物理规律的掌握逐渐形成系统的物理知识体系。

例如,教师在讲授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摩擦力”一课时,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对学生进行引导:“同学们,你们谁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公式是什么吗?”面对这一问题学生可能会十分迅速地说出答案“f=kN”(k 为动摩擦因数)。而此时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物理规律,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分析FN 和G 的关系,同时还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摩擦力的作用。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入实例,让学生讨论静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以及静摩擦力与物体运动方向之间有什么关系……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的物理规律。由此可见,教师不仅需要与学生进行互动,还需要提高互动的质量和效率。这样才能够引导学生走向更深层次的物理学习中去,认识到不同的物理知识中的物理规律,学会去发现、总结和掌握物理规律,并将此运用到实践当中去,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物理综合能力。

(三)构建互动情境,提高实验效率

物理学习离不开实验,这主要是由于物理知识通常都是伴随着实验现象而产生的。可见,物理实验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物理知识,还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物理规律,从而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因此,教师必须借助物理实验教学这一良好机会,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对其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更高效率地学习物理知识,提升学习自信心。

例如,在探索鲁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3 第一章第2 节的“气体分子运动与压强”一课时,教师可以借助物理实验开展教学,在课前教师可以提前搜集塑料矿泉水瓶,然后在课堂先将瓶子装满水,再准备一盆水,接下来再将瓶子倒扣在盛满水的水盆当中,再缓缓地将瓶子往上提。此时,学生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不管教师把瓶子提多高,只要矿泉水瓶的瓶口仍然在水面之下,那么瓶子当中的水就无法流出来。接下来,教师就可以提出问题:(1)同学们,经过刚刚的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2)矿泉水瓶中的水为什么可以不流出来?产生这种物理现象的原因是什么?(3)在生活当中,我们还有哪些现象是和这一实验的原因是一样的?(4)我们应该如何利用这一物理原理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由此可见,教师通过一组从易到难的问题,层层相扣,构建出了一个师生互动的情境,不断引导学生对物理实验现象的认识,从而感受物理思想,最终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有效提升自己的物理思维和探究能力。

物理学科的教学是师生双向的交流过程,师生都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师生在教学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这样才能够推进教学任务顺利、完整地进行。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合理地使用互动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和探究,然后有效掌握物理知识,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物理知识的重要性,以及物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有效引导学生进行物理学习,提升学习效率,逐渐形成物理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弹力互动式高中物理
巧用弹力带防治颈肩痛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如何打造自主互动式高中语文课堂
互动式设计模式研究
弹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