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20-12-31 03:50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刘春江辛均庚
亚太教育 2020年22期
关键词:海鸥思想品德动物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刘春江 辛均庚

一、教育叙事的内涵

教育叙事是讲述和教育有关的故事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故事进行叙述,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教育叙事是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来呈现教育事件的行为过程,强调对故事的表达,不是单纯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教师生动地描述故事,引起学生共鸣,能使学生对故事所承载的教育意义有所领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二、教育叙事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的价值

(一)为课堂注入活力,促进教学创新

目前,很多教育工作者都认识到教育叙事这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很多教师把其作为开展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教育叙事能够把师生连接在一起,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课堂,改变传统课堂以“灌输式”为主的教学方式。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提问、思考和探究,有利于其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教师应用教育叙事把深奥的内容融入故事,学生在故事中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内容。长此以往,改变了沉闷的课堂,故事更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乐于参与课堂的互动,有利于促进教学的创新。

(二)消除师生隔阂,构建和谐课堂

在传统的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教师往往是高高在上的,教师在讲台上照着教案讲课,学生在下面被动地听,教师直接把知识点或者答案呈现给学生,学生被动地接受,师生之间缺少情感交流,久而久之,学生失去原本就不是很浓厚的学习兴趣,不利于教学的开展。叙事取材主要来源于教师或学生的日常生活,或者生活中有意义的事件。这个阶段的学生对于故事比较感兴趣,故事来源于日常生活,接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更容易理解,能够更好地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师生间的互动,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性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照本宣科,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知识,只要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即可,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了。教师把教育叙事引入小学思想品德课堂中,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来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通过故事来表达自己的见解,能使学生从被动走向主动,由封闭走向开放。长此以往,学生将养成善于发现问题和积极主动的良好习惯,个性得到多元、健康的发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三、教育叙事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原则

(一)结合真实性与超越性

教育故事作为叙事的载体,教师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应用教育叙事时要注重真实性与超越性的结合。故事的真实性即故事的情节是具体、客观的,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故事来源于真实生活,反应叙事者对客观世界的理解,都具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超越性即叙事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故事内容,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体会故事中意义,揭示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从而对小学生起到引导教育的作用。教师通过启发升华学生的情感,从而实现小学思想品德这门课程的教育目的。

(二)融合生动性与方向性

教师在叙事过程中要将叙事的生动性和思想性相结合。教师讲述的故事要生动有趣、扣人心弦,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当中。同时,教师讲述故事内容不能随意地讲述,要有一定的方向性,要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小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以及爱好、实际需要来叙述故事。不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活跃课堂的气氛而讲述与教学无关的故事,或者把一堂课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讲故事,应把教育叙事当作达成课堂目标的一种教育手段,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三)兼顾叙事的情境性与反思性

教师在叙事过程中要兼顾叙事的情境性与反思性,故事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才有意义。教师作为叙事的主体,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为学生创设特定的情境,在特定的情境中,学生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同时,教师要兼顾叙事的反思,教师在叙事过程中适当地进行提问,启发学生思考,进行适当的反思,没有反思的叙事是没有意义的。

四、教育叙事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过程

(一)明确叙事主题和内容

教育叙事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在实施过程中要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来开展,教师根据不同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来确定叙事的主题和内容。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根据单元来划分不同的内容,一个单元内存在部分内容重合的现象,侧重点却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在进行教育叙事时要把握好教学内容,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确定叙事的主题,要有针对性。叙事的主题和内容紧靠教育目标,教育叙事并不是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而是为了通过教育叙事更好地完成教育目标。

(二)确定叙事风格

在进行叙述前,为确保故事讲得精彩、出色,教师应先确定叙事风格。叙事风格和教师的教学风格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风格的教师可以用独白、对话、讲解等叙述方式来讲解故事,用批评、忏悔、规范、鼓励、赞扬、说服的态度来解释故事。或者对社会现象进行客观描述,或者对现实生活进行深刻揭示,或者以观察者的角度来看世界。教师应根据实际故事选择具体的叙事风格。

(三)叙事深度挖掘与探讨引导

在进行教育叙事时,教师要注重对故事教育意义的深度挖掘。教师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应根据情境交往中个体经历、经验,以完整的语言和顺序展现故事,对故事进行深度描述和深入挖掘,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具体而言,教师在叙事过程中,要重视声音、情感的运用,注意捕捉具有教育意义的细节,通过深入描述,真实地展现故事的情境,给学生一种特殊的学习感受。教师要照顾到学生的感受,运用多种描述方法,呈现完整的故事情节,引发学生思考、提问、讨论。

(四)叙事总结与点评

叙事的重要目的是揭示叙事背后的意义。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一些故事的意义需要教师解释后才能理解、消化。教师不但要叙述好故事,还要做好叙事解释、总结和评价。叙事结束后,教师要做好叙事总结评价和提升,对故事展开讨论和总结,指出故事的重点及学生在讨论中的不足,纠正其认知偏差,对积极发言、思想认识到位的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

五、教育叙事在小学思想品德课中的具体应用

作为一种能有效地提升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从课前准备、课堂叙事实施和课后叙事评估三个环节展开。下面,以人教版小学二年级品德课“我和动物交朋友”为例进行阐述。

(一)课前准备

1.了解课堂内容,明确叙述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动物与人共同生活在地球上,与动物友好相处。行为目标:能够善待小动物,不伤害小动物。情感目标:学生感受动物的可爱,喜爱动物,愿意和动物交朋友。

2.了解学生问题与兴趣所在

此年龄的学生对各方面知识都很感兴趣。大部分学生对小动物都很感兴趣,有小部分学生家里面有养过小动物,学生虽然养过小动物,但对动物的知识了解很少,对动物的喜爱往往局限于动物长得好看,没有想到动物和人类的关系。还有的学生把爱护动物理解为给动物投食,不让它们饿着。所以,在学习中应加深学生对小动物的理解和认识,让学生喜爱小动物、善待动物,愿意和动物交朋友。

3.确定叙事主题、内容和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是让学生喜爱上动物,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叙事的主题是让学生懂得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善待小动物,与动物友好相处。教师应认真搜集相关的叙事并熟悉叙事内容,做好问题设计等工作,为叙事实施做好准备。

(二)课堂实施

1.和动物交朋友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讲小动物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的趣事。其次,讲述《老人与海鸥》的故事。

师:我们都分享了自己和小动物之间快乐的事情,它们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快乐。接下来老师给大家讲一个老人和海鸥之间发生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四季如春的昆明市,这名老人叫吴庆恒,是昆明市一名普通的退休工人。一个冬天,老人在昆明的翠湖边偶遇一群从北方飞到昆明过冬的红嘴鸥,从此便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年一到冬天,老人每天步行三个多小时从郊区赶到翠湖,只是为给海鸥送餐。每次老人都会找个人少的地方,小心地把饼干碎放在栏杆上,撮起嘴呼唤鸥群。立刻有一群海鸥围了过来,不一会儿就吃光了。老人给每只海鸥都起了一个名字,只要老人一来,它们就会围绕老人身边很久,不愿散去。摄影师常来给海鸥拍照,就注意到了这个每天来给海鸥喂食的老人,和老人成了好朋友。一天,摄影师发现老人已经好几天没来喂海鸥了,就和朋友骑车去老人家里,问了邻居,得知老人前几天已经过世了。几天后,摄影师和朋友在老人经常喂海鸥的地方发布讣告,摆上一张老人生前喂海鸥的照片。无数海鸥飞了过来,在老人的遗像旁盘旋了好几圈后,竟在照片的前后,纷纷落地,整齐立成两行,为老人守灵数十分钟。

讨论:海鸥为什么对老人有那么深的感情?

学生:老人每到冬天,每天都来给海鸥喂食,老人很喜爱海鸥,对待它们就像对待自己的朋友一样。

探究:我们怎样才能和小动物成为好朋友?

结论:关心和爱护动物、保护动物,把动物当成我们的好朋友。

2.珍爱动物,保护动物

(1)讲述大象的故事

师:人类应该关心、爱护小动物,很多小动物能够感知危险的降临,带领人类躲过灾难。在泰国的普吉岛,一个小女孩正骑着小象,小象总是往一个方向走,想要离开海滩。因为小象能够听到海啸的声音,它很害怕这个声音,所以想要带着小女孩远离这个可怕的声音。小象用鼻子拉着驯象师的手,跑着离开海边。大象带着他们逃离危险的海滩,最终成功脱险。

讨论:说说心里的感受。

师小结:动物会帮助人类,是人类的好朋友。

(2)讲述大象被虐待的故事

师:人类又是怎么对待我们的动物朋友的呢?在印度某个地方,由于森林被人类过度开发,大象找不到足够的食物,迫于无奈,只能冒着危险来到旁边的村庄寻找食物。大象被不怀好意的村民故意投喂塞满鞭炮的菠萝。在大象咀嚼的过程中,鞭炮在口中迅速炸开,无法忍受剧痛的大象四处奔跑。即使是这样,大象也没有伤害任何一个人,最后它跑到河里面,把受伤的鼻子和嘴巴都埋进水里,想要以此来缓解疼痛。大象就这样在水中站了好几天,伤口让它没法进食,当救援人员试图靠近它提供帮助时,它反应非常剧烈,向人类发起攻击,拒绝离开,可怜的大象最后去世了。

讨论:怎么看待这种行为?我们应该怎么做?

师小结:人类太残忍了,我们不能伤害动物,要制止这种行为。

(三)课后评估

课后评估是教学的一部分,教师可以依据课后评估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反思和改进。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好课后评估。一是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在教学中,教师采用提问、讨论、探究、总结的教学方式,首先让学生明白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们;其次让学生知道爱动物不会伤害人类,还会帮助人类躲避灾难;最后让学生知道虐待动物是不对的,知道动物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爱护动物就是爱护我们自己。二是叙事是否得当。教师利用通俗易懂的故事来讲解人类和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激起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去讨论。三是师生互动的质量。教师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四是教学节奏和秩序。教师要为学生留出讨论和思考的时间,课堂节奏应舒缓有序。

综上所述,教师在课堂中灵活地应用教育叙事,可以很好地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体验,使其在故事情境中不断地学习和探究。将教育叙事应用到小学思品课程中,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整体教学质量,还可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深入挖掘生活中的教学素材,将德育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生活中去,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品质,为日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应用教育叙事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教师要重视教育叙事,将这种教育理念真正融入小学思想品德课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优化教学策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以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海鸥思想品德动物
霸道海鸥谁能治
“海鸥”展翅 “美好”起飞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海鸥猎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