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背景下胶东红色旅游开发与红色文化传播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2021-01-02 14:52张怀鹏侯媛媛李树良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胶东红色旅游文旅

张怀鹏 侯媛媛 李树良

(1.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山东 威海 264504;2.山东省潍坊市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项目区管理服务中心,山东 潍坊 261108)

当前,胶东红色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红色文化资源挖掘不彻底,区域合作不充分,平面化和同质化严重,配套设施不完善,红色旅游产品形式单一,缺乏创新及宣传不到位等,对红色文化传播没有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1]。红色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主要有红色文化内容陈旧、缺乏创新性,传播方式落后、渠道较窄,品牌缺乏竞争力,新兴媒体推广力度不强等,缺少对红色旅游开发的支持[2]。结合上述问题,从文旅融合发展的角度提出针对性策略,是促进胶东地区红色旅游开发与红色文化传播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

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是具有高度关联性的产业,是构成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内容。在产业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文旅互动是推动文旅产业优化升级,实现红色旅游和红色文化融合发展的核心策略[3]。当前,胶东红色文旅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必须立足于胶东地区独特的红色旅游资源,深挖红色文化内涵,创新红色文旅产品,提高红色文旅融合深度,培育知名红色文旅品牌,以红色旅游为“轮”,红色文化为“魂”,推动胶东红色旅游开发与红色文化传播融合发展[4]。

一、统筹形成文化旅游合力,提升胶东红色文旅吸引力

胶东红色旅游开发和红色文化传播的融合发展需要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及公众的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找准二者的最佳连接点,推动红色旅游和红色文化多领域、多形式、全链条深度融合,实现红色文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并进,为文旅发展提供新引擎、新动力、新优势,提升胶东红色文旅的吸引力[5]。

一是完善政府管理机制,制定科学规划。红色旅游开发与红色文化传播的融合,本质上是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两个产业的融合和持续发展需要打破原有的产业界限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加强管理体制变革,创新产业运行机制。虽然以烟台、威海为代表的部分胶东地区的政府部门相继发布了加快红色旅游发展和弘扬红色文化的意见,但都是相对独立的,关于两者的融合发展缺乏科学规划。因此,政府部门应加强顶层设计,转变职能,强化服务,做好红色文旅融合发展的规划布局和功能定位,为红色文旅的融合发展提供方向。

二是提高思想认识,厘清红色文旅融合思路。指导思想正确,工作方向才不会跑偏,才有可能实现两个产业1+1 >2 的效果。红色文旅资源不仅是胶东地区宝贵的物质财富,而且是珍贵的精神财富,具有极高的经济、文化、历史和教育价值[6]。要深刻认识红色文旅资源的特质,注意在发展红色旅游时以红色文化为“魂”,在传播红色文化时以红色旅游为“轮”,“形神兼备”才能实现红色文旅的融合发展,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双赢。

三是丰富红色文旅产业开发主体,注重设计体验类产品,增强胶东红色文旅产业的吸引力。当前,红色旅游景区建设和红色文化传播基本以政府行为为主,存在一定的的局限性。因此,应当吸引其他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尤其是学校加入胶东红色文旅项目的开发,推动形成一批以红色文化传播和红色旅游开发为目的、以融合发展为中心、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开发主体。同时,优化经营环境,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和众创空间建设,为从事红色文化传播和红色旅游开发项目的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提供针对性的优惠政策。通过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到红色旅游开发和红色文化传播中,可以快速有效地进行红色文旅开发。在开发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当前先进技术,大力开发体验型、参与型产品,提升游客的参与度和体验感,让游客在游玩过程中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主动传播红色文化。

二、整合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培育知名红色文旅品牌

文旅融合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资源融合[7]。红色旅游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是红色旅游开发和红色文化传播的基础,只有实现两种资源的有效融合才是真正的融合,才是根本上的融合。

红色文旅融合是旅游、文化、生态、体验等多方面的融合。胶东地区地处山东沿海,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和红色文化资源,集红色、人文、海洋、生态、宗教等多种旅游业态于一体,具有得天独厚的红色文旅发展优势。但目前胶东各地区红色文旅的开发仍处于各自为政、相对分散的局面,应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实现胶东一盘棋,设计以红色文旅为核心的连接全胶东区域的文化旅游线路,增强红色文旅产业的竞争力。一是要注重将传播红色文化作为红色旅游开发的重心。可以充分利用胶东地理位置靠海、人居环境佳、滨海旅游吸引力大的优势,开发以滨海旅游为龙头、红色文化为主线、红色旅游为主打的“红蓝文化之旅”,推动胶东红色文化游与修学游、生态游和康养游等相结合,形成“红色文化旅游综合体”,提高胶东红色旅游的文化竞争力。例如,可将昆嵛山红色旅游与民俗文化、道教文化、养生文化等相结合,打造综合旅游区,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增加吸引力。二是要注意将红色文化融入旅游开发,拓宽红色文化传播路径。由于红色文化的自身特性,单纯的红色景点很难吸引游客,因此,应将红色文化主动融入其他旅游项目,实现红色文化与其他旅游项目共融共生、互助互促。例如,可以将烟台栖霞的红色文化融入乡村旅游,将海阳的红色文化融入海洋旅游,将乳山的红色文化融入养老旅游等,实现红色文化在旅游中传播,红色旅游在文化传播中壮大[8]。

培育红色胶东文旅品牌,是加快胶东红色旅游开发与红色文化传播融合速度的重要手段。尽管胶东红色文旅资源非常丰富,红色旅游开发与文化传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延安、井冈山、遵义等全国知名的红色旅游景区相比,竞争力不强,品牌知名度不高。因此,胶东地区应以烟台、威海两地的红色资源为基础,以红色胶东精神为主线,围绕胶东革命斗争中的“苦菜花精神”“铁军精神”“支前精神”“地雷战精神”[9],打造独具特色的胶东红色文旅新品牌,并大力推广,借助品牌的力量,实现胶东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的快速融合发展。

加强区域旅游合作,科学开发,是推动红色文旅健康发展的保障。胶东红色文旅的开发必须加强各地市之间的合作,统一规划,协作联动。要充分发挥旅游规划的作用,制定覆盖全区域的红色文旅发展专项规划,指导红色旅游开发和红色文化传播有序开展。要对胶东红色文旅资源进行科学布局,加强合作。通过景点合作、市场合作、管理合作等方式,实现各地区红色景区和红色文化之间的资源共享、线路互通,实现胶东红色文旅协作联动,形成产品互补、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

三、创新红色文化旅游产品,增强红色文旅竞争力

技术融合是文旅融合的关键。随着信息化、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文化旅游产品更新换代不断加快,各种创意性高、体验性强的文旅产品不断涌现,吸引了大量游客参与体验[10]。红色文化旅游产品也必须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创新,推出有创意的产品,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受众参与其中。

开发红色文旅产品,要扎根于胶东红色文化内涵,兼顾红色旅游发展和红色文化传播,通过技术创新开发出富有参与性、体验性和传播性的文化旅游创意产品,以吸引更多的旅游者。例如,可以充分利用5G+VR/AR 技术改造胶东革命纪念馆、地雷战纪念馆等红色文化景区,建设现代化培训基地,利用VR、AR、MR 技术将现场感、立体感超强的“铁军精神”“地雷战精神”演示与党性教育、现场教学、文化体验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实现在红色旅游活动中传播红色文化,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促进红色旅游发展。

红色文旅产品的开发,还要重视广度和深度,增加产品附加值。拓宽胶东红色文旅产品的开发广度,要根据不同类型的红色文化资源,按其功能形成序列,从影视剧、文学、歌舞、话剧、实景演出等多个角度进行开发,形成多维度、广覆盖的产品形式,以丰富红色文化内容,增加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对胶东红色文旅产品进行深度开发,需要注意开发的趣味性和可持续性。例如,可以在经典电影《马石山十勇士》的基础上制作话剧、舞台剧、电视剧、短视频等,形成系列作品,完整展现八路军战士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强化教育意义,吸引游客到来。另外,部分红色景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建设主题文化公园、小镇等,以提升红色文旅产品开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加红色文旅产品附加值。例如,依托红色胶东展馆建立红色主题公园,将昆嵛山革命遗址与昆嵛山国家森林公园相结合建设昆嵛小镇等。

推动胶东红色旅游开发与红色文化传播的融合发展需要,改革开发方式,加强宣传营销,扩大影响力,真正做到“以旅彰文,以文促旅”。当前,胶东红色文化旅游开发存在“重文化,轻旅游”或者“重旅游,轻文化”的“一条腿”走路现象,红色文旅融合发展不佳,开发方式亟须改变。应准确定位,明确红色文化传播要以红色旅游活动为导引,红色旅游开发必须以红色文化传播为目的的开发原则。红色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文化创意的引入,可以提升红色旅游品位,丰富红色旅游业态,增强产品吸引力,拓展红色旅游发展空间;红色旅游开发是红色文化建设的重要动力,是红色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红色旅游的产业化、市场化优势,能够丰富红色文化产品的供给方式、供给渠道、供给类型,带动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扩大红色文化传播的范围。此外,要多管齐下,对胶东红色文旅融合发展进行全方位宣传。通过电视、门户网站、官方媒体等多种媒介,形成强大的舆论和宣传攻势;开展丰富多彩的营销公共活动,邀请新闻媒体、协会和知名人士进行现场宣传;组织开展各种宣传推介活动,通过微博、微信等现代媒体以及高铁、动车等移动载体,对胶东地区具有重大意义的红色历史事件,如红色乳娘、雷神庙战斗、马石山十勇士等进行大力宣传,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提高胶东红色旅游的知名度。

四、深入挖掘红色文旅精神内涵,延伸红色文旅融合深度

功能融合是文旅融合的重要体现。胶东红色旅游开发和红色文化传播的融合发展必须要深入挖掘红色文旅精神内涵,实现旅游功能和文化功能的有效衔接,延伸红色文旅融合深度,构建红色文旅融合新模式[11]。

红色文化的独特内涵包括“爱国主义、革命斗争、不怕牺牲、艰苦奋斗、家国情怀”等。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对于不同的红色文旅项目,应深入挖掘历史事实,提炼文化内涵,对其进行重塑和推广,以增加红色旅游的经济效益,提高红色文化的传播效率。例如,昆嵛山是烟台乃至整个胶东的革命根据地,其红色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对昆嵛山红色文旅的开发,必须深入挖掘其革命精神内涵,突出其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弘扬英雄事迹,塑造英雄人物形象,将其打造成“江北井冈山”,提高其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这种对已有典型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精神内涵的探索延伸,可以使其形象更加深入人心,传播范围更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大。

红色文旅的融合发展是旅游经济发展和红色文化发展的有机统一。在对红色文旅资源进行开发时,要注意其经济性、历史性和价值导向,在重视经济效益、挖掘历史意义的同时,突出其价值引领作用,确保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12]。一方面要以先进文化为指导,加强对红色文旅市场的监管,坚决杜绝颓废消极的文化;另一方面,要与时俱进,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先进文化的要求,提升文旅资源开发档次,赋予胶东红色文化新的内涵和意义,促进胶东红色文旅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猜你喜欢
胶东红色旅游文旅
Red tourism sees boom 红色旅游正“青春”
齐鲁大地上的文旅盛宴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打造红色旅游小镇 老区遂昌 风景正好
胶东面塑——花饽饽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诞生于抗战时期的胶东育儿所
胶东徐福文化旅游的开发利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