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胀的中医诊疗规范

2021-01-06 01:12孙博涵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9期
关键词:莱菔子口苦跖骨

孙博涵

(长春市南关区中医院,吉林 长春)

0 引言

胆胀是由于情志所伤、饮食失节,劳逸失度寒温不适及六淫外袭致肝失疏泄,胆失通降或脾胃升降失司,胆汁瘀结或胆络壅胀而成。以右胁胀痛,口苦,善太息伴胃脘胀痛为主要症状表现。胆胀在西医学中又被成为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急慢性胆管炎、胆道功能失调症、胆汁淤积症、胆石症。

1 治疗原则

传统中医治疗以整体观念、辩证论治为指导思想。胆胀多以气滞为主可以兼有湿、热、痰、瘀,治疗中以疏肝利胆、理气通降为主根据痰阻、血瘀、正虚之偏重分别兼以祛痰、活血、扶正之法进行治疗。胆为六腑之一,以通降下行为顺,病则肝胆疏泄失常,气机升降失畅,气滞、湿郁、热蕴,不通则痛。因此在治法上应“以通为法”,但由于病因病机不同,通法各有所宜。

2 辨证要点

辩病性的虚实是胆胀的辩证要点。胆胀以右胁痛为主,临床以辩虚实为要点,由以辩气滞、血瘀、结石、气血不足、阴亏火灼为关键。游走无定者属于气郁;刺痛为主,痛有定处者属于血瘀;右胁部绞痛,陈发剧烈,且窜至肩背者为结石已成,胆腑不通;若痛隐隐或绵绵不休,多为气血不足;胁下灼痛,时休时至,厌食油腻,伴心烦意乱,多为阴亏火灼。疼痛较重,舌红便秘者多属实;其痛隐隐,纳少便溏多属虚。

3 中药治疗

3.1 肝胆气滞证

症状:右胁胀满疼痛,连及右肩,遇怒加重,胸闷善太息,嗳气频作,吞酸暧腐,苔白腻,脉弦。运用柴胡疏肝散进行治疗,胁痛较重可以加醋元胡、生麦芽、合欢皮;大便秘结可加酒大黄、生白芍加量;大便溏稀可加茯苓、炒薏米;脘腹痞闷可以加藿香、陈皮、炒莱菔子;口苦心烦可加生地、茵陈;胆中有砂石可加鸡内金、郁金、海金沙、大叶金钱草。胸闷气短可加地锦草、分心木。

3.2 肝胆气逆证

症状:右胁胀满或胀痛,嗳气频做,呕恶,急躁易怒,大便不畅,舌红苔白,脉弦。

运用旋覆代赭汤进行治疗,胃脘痞闷舌苔白腻加藿香、苍术;呕吐痰涎清稀加茯苓、炒山药、生姜;胃脘烧心反酸加海螵蛸;嗳腐呕恶纳少可加炒莱菔子、重加竹茹;口苦苔黄腻可加酒大黄、黄连少许、减半夏、生姜用量。呃逆严重可加(寒性)柿蒂、丁香、伏龙肝,(热性)加竹茹、橘皮。

3.3 肝胆郁热证

症状:右胁部灼热疼痛、口干苦、面红目赤、大便秘结、小便短赤,心烦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滑。运用四逆散、金铃子散合左金丸加减。头晕耳鸣可加蝉蜕、天麻;食积反酸可加炒莱菔子、海螵蛸;大便秘结可加酒大黄、全瓜蒌;心烦失眠可加生地、酸枣仁。

3.4 肝胆湿热证

症状:右胁胀满疼痛,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心烦口苦,大便粘滞,阴囊潮湿,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运用大柴胡汤和茵陈蒿汤加减,小便黄刺兼有阴囊潮湿可加车前子、滑石粉;大便秘结可加酒大黄、炒枳壳;脘腹胀满可加蒲公英、重用茵陈、炒莱菔子;患者浮肿伴口干可以加佩兰。

3.5 肝郁脾困证

症状:右胁胀满而痛,口黏口苦,胸闷善叹息,脘腹胀满,食少纳呆,妇女白带量多,大便黏腻不爽,舌苔白腻,脉弦细。运用四逆散合藿香正气散加减,湿渐化热,白苔变黄可加茵陈、酒大黄;食少纳呆加鸡内金、炒莱菔子、炒麦芽;大便不爽兼痔疮便血加刺猬皮;肢冷便溏加制附子;右胁痛甚加醋元胡、厚朴。

3.6 肝郁痰阻证

症状:右胁胀满疼痛,口苦,口吐痰涎,咽中如有异物,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胸膈满闷,形体肥胖,情志抑郁,舌苔白腻,脉弦细或弦滑。运用四逆散合温胆汤进行治疗,失眠者加合欢皮、酸枣仁;咯痰黄稠舌苔黄厚加黄芩重加竹茹、瓜蒌皮;痰瘀互结、舌紫暗可加炒桃仁、醋莪术;头晕目眩、胸胁胀满可加白蒺藜。

3.7 肝胆血瘀证

症状:右胁刺痛,固定不移,夜间加重,面色晦暗,肌肤甲错,手足龟裂,妇女月经不调,经色紫暗,有血块,舌质隐青重者舌紫暗或有瘀斑,脉弦而涩。运用失笑散和刺猬皮香虫汤加减,面色无华、头晕气短可加当归、红景天、黄芪;心烦易怒加栀子、夏枯草;妇女月经不调经色暗有块或痛经可加醋香附、醋莪术去乳香没药;男性阳痿者可加蜂房;脘痞舌苔白腻加藿香、砂仁。

3.8 肝肾阴虚

症状:右胁隐隐作痛,口干口苦,心烦失眠,手足心热,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耳鸣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运用养肝滋肾解郁止痛方加减,情志抑郁者可加合欢皮、生麦芽也可以大麦茶煮水代茶饮;纳少口干者可加玉竹、天花粉、石斛、焦山楂、生地。

3.9 阳虚肝郁

症状:右胁疼痛,畏寒肢冷,周身乏力,神疲气短,胁痛连及少腹,喜温喜按,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质暗苔白腻,脉沉迟运用益气温阳补肝达郁方加减,少腹冷疼加炮姜、小茴香;中气虚弱加党参、太子参、升麻。

4 中成药

肝胆气滞证-柴胡舒肝丸(蜜丸)1丸/次,2次/d。

肝胆气逆证-舒肝调气丸(水丸)6 g/次,1~2次/d。

肝胆湿热证-龙胆泻肝丸(蜜丸)1丸/次,2次/d或消炎利胆片6~8片/次,2~3次/d。

胆宁片-口服,5片/次,3次/d,饭后服用。或遵医嘱。

肝郁脾困证-脾胃舒丸1丸/次,2次/d。

肝郁痰阻-越鞠二陈丸口服,6~9 g/次,2次/d。

肝胆血瘀证-鳖甲煎丸口服,3 g/次,2~3次/d。

5 其他疗法

5.1 针灸治疗

(1)体针:取胆俞、肝俞、日月、阳陵泉、胆囊穴、期门、太冲。每穴持续运针3~5 min,留针20~30 min,隔5 min行针1次,1~2穴/d。胆俞、肝俞均向椎体斜刺2.6~3.3 cm,阳陵泉直刺5.0~6.6 cm,期门、日月均斜刺1.7 cm,太冲向足心斜刺5.0~6.6 cm,胆囊穴直刺5.0~6.6 cm,用电针亦可。

(2)头针:取头部胃区(以瞳孔直上的发际处为起点,向上作平行于正中线长2 cm直线)。用毫针中度刺激,每次运针5 min,留针20~30 min,隔5 min行针1次,快速捻转,每日针刺1次。

(3)耳针:取肝、交感、神门等穴。每次2~3穴。强刺激,留针 20~30 min,1~2 次 /d。

(4)点挑:取肝俞、脾俞、三焦俞、足三里、胆俞等穴。采用挑筋法或挑提法,每次取3~4穴,1~3 d挑1次,5~10 d为1个疗程。临床上可根据病情辨证取穴。

5.2 耳穴压豆

借助探棒寻找阳性反应点,辨证分析,确定治疗方案、选穴配方,75%乙醇棉球擦洗并消毒耳廓,再次核对穴位。左手固定耳廓,右手用王不留行籽对准耳穴贴压,贴压时稍加用力,注意刺激的强度,使耳廓有发热、胀麻感(即得气)为度,每日可自行按压多次。

5.3 推拿疗法

(1)基本操作:患者取左侧卧位,医生坐于其背部,在右侧季肋部用轻快的摩法3~5 min,并分别对日月、章门、期门诸穴用指揉法各1 min。

患者取仰卧位,医生坐其右侧对上腹部及右侧季肋部用鱼际揉法或全掌揉法各1 min。并对下胸及上腹部施以分推法20~30次。再按揉阳陵泉、胆囊、丘墟诸穴各1 min以有酸胀得气感为度。患者取俯卧位或坐位均可,用食、中指或拇指对膈俞、肝俞、胆俞等背穴施以指揉法,每穴约1 min。最后擦胆囊部,以热为度,搓两肋结束治疗。患者可自行摩腹,每天早晚各两组,男(64次/组)女(49次/组)。

(2)辨证治疗:对胆囊炎疼痛甚者,先在肢体远端阳陵泉、胆囊穴附近寻找敏感的压痛点,找到痛点后以相对重而揉的按压或按揉法予以刺激,可达缓急止痛之功效。对消化道症状明显者可加强揉中脘和按揉足三里穴。

肝火旺:木穴(部位:在掌面食指第一节之内侧)木炎穴;口苦眠差:木炎穴(部位:在掌面无名指第二节中央线外开二分处);胆病:木斗穴(部门:在第三跖骨与第四跖骨之间,距跖骨与跖骨关节五分);木留穴(部门:在第三跖骨与第四跖骨连接部之直前凹陷中,距跖骨与跖骨关节一寸五分);胆结石:木枝穴可立刻止痛,配合六快、七快有助于排石而无溶石之效;胆囊炎:火枝穴(部位:在其黄穴上一寸半分);火全穴:(部位:在其黄穴下一寸五分);木枝穴:(部位:在马金水穴向外上方斜开一寸)。中药穴位贴敷根据病情需要,可选用中药穴位贴敷、穴位注射、肝病治疗仪等疗法。

(3)健康指导:①饮食调理:多饮水,忌食肥甘厚味以及生冷油腻之品。如肥肉、粽子、月饼等不宜消化的食物以及油炸食品等,减少烹调用油,在烹调方法上以蒸、炖、煮为主。忌刺激性或产气食品,如牛奶、萝卜、洋葱等,忌饮酒。②情志调摄:保持积极乐观情绪,适当运动,放松心情,多听舒缓音乐。

猜你喜欢
莱菔子口苦跖骨
第二趾短伸趾肌腱转位加强拇内收肌止点重建治疗拇外翻
超声检查对诊断疲劳性跖骨骨折的价值分析
闭合复位克氏针横行支撑固定治疗新鲜跖骨骨折
莱菔子的新用途
未受伤也会发生骨折
口苦是怎么回事?
口苦咽干,是生病了吗
人参与莱菔子配伍研究
嘴里有苦味是咋回事
口苦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