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民艺专栏

2021-01-08 05:21张雅
天工 2021年6期
关键词:民艺冯骥才传统工艺

每一分钟,都有文化遗产在消失。再不保护,五千年历史文明古国就没有东西留存了,如果我们再不行动,我们怎么面对我们的子孙?

—— 冯骥才

在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时代,传统工艺看似离我们很远,其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在享受科技带来便利的同时,不能忘记传统工艺本身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随着全球化带来的冲击,传统工艺也在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不仅表现在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审美趣味方面,还表现在其不断提高的使用价值方面,可以说完美地诠释了“美观且实用”的美学观点。民艺应对机械化大生产一直是一个矛盾的主题,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民间手工技艺如何传承并经营下去,都是亟待解决的难题。民艺不仅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也是人类文明的活态延续,社会形态以及生活习俗的变迁也会影响民艺的变迁、传承甚至是否被机械化所取代。国家“十四五”规划已出,乡村振兴是一个重要的话题。民艺在大城市已经逐渐萎缩、凋零甚至失传,而在乡村还保留着很多原始的或者改良的状态。民艺作为乡村振兴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家近年来一直大力保护和扶持,高校作为研究性机构,也一直联合企业、政府在为民艺做一些研究、整理、保护和传承的工作,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

本期“特别策划”专栏秉承传承保护的态度,对岭南一带的传统工艺展开系列研究、整理,有望更深入细致地去做民艺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民艺的发展在这个时代只是暂时的不适应,只要找对方向,它会继续迈着全新的步履前进。我们应该顺应新时代的发展方向,对传统工艺文化进行保护、继承以及创新。本专栏收录了我和学生的数篇论文,其中包括刺绣艺术、佛山陶瓷、岭南传统灰塑、潮州木雕等。

不足之处,敬请海涵。

猜你喜欢
民艺冯骥才传统工艺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高校艺术教育对传统工艺的传承发展分析
冯骥才:钓鱼悟出养生之道
施光南赴宴不动筷
爱民艺的小集市开张啦!
冯骥才携新书亮相全国书市
促进中国传统工艺振兴
我们为什么关注民艺??
民艺是什么
民艺记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