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中的科学美与艺术美分析

2021-01-08 05:21谢俊宇江苏省武进中等专业学校
天工 2021年6期
关键词:艺术美艺术设计美的

谢俊宇 江苏省武进中等专业学校

众所周知,“美”主要的表现形态分为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随着社会快速发展,艺术呈现出多样化特点,但因审美疲劳的影响,无法充分展示出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的内涵与意义,大众对艺术的综合性追求与需求不具备基础条件。而在艺术设计中,还需注重艺术美与科学美的统一性能力,以一种拓展方式丰富美的艺术形态,以展现和谐美的方式凸显艺术设计中科学美的特征与本质,从艺术设计角度分析,其综合性较强,所包括的影响因素较多,如文化、市场、经济、社会等。依据设计因素影响,艺术设计的“美”也需有相应的变化,要重点考虑艺术设计概念,能在创新中追求新的可能,在设计中保证良好的效果,从而满足群众的物质需求与心理欲望,充分展现出艺术设计的独特魅力。

一、艺术设计中的科学美的内涵

科学美,简单地说是对科学美事实与理论的不断追求、探究,能在科学创造过程中真实反映出“美”的主观性、感受性,在欣赏与评价过程中增强艺术产品的设计魅力。从艺术思想角度考虑,科学美源自自然美,主要展现出一种较强的和谐性,其本质就在于自然界的和谐性,研究对象是自然界,需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展示,揭示自然界的奥秘与真相,依据自然规律突出自然界的统一性、和谐性[1]。

从宏观角度与微观角度分析,均能说明科学美需注重自然、统一、和谐,科学美中所展现的和谐性也属于科学美的独特性,不单单是对设计作品魅力的展示,也需感知自然、领悟自然、发现自然,不仅注重外表展示,也重点突出艺术设计的深奥性,了解自然美价值的同时,也能找到人生的价值。经过对自然界和谐发展的探究,可展现出自然界“纯粹性”的科学美[2]。

从艺术设计角度分析,科学美的实质性也比较重要,是从客观性角度揭示科学美的内涵,以理性为主导全面开展创造性活动,无论是创新性还是自由性,均能通过艺术设计展现科学美较特殊的表达形式,把握客观事实,真实反映自然界的统一与和谐。

二、艺术设计中的艺术美的意义

艺术美是艺术设计美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较强的文化性、创意性、技术性等,需借助科学技术对艺术设计进行转换,使其成为一种表现性艺术,突出艺术设计的审美作用。同时,还能在艺术设计过程中有较强的幸福感与愉快感,以最高层次突出艺术设计的艺术美。此外,在艺术设计中可接触艺术美,充分表达精神上的满足感。思想不受外界因素影响,而是真实表达出自己的自由、真实情感[3]。当然,在艺术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可以巧妙地运用色彩、节奏、形态、韵律等方式展现出产品的艺术美,突出艺术美较强的张力与魅力,使功能美、技术美、形式美等融为一体,能对审美情感进行传达,保证大众能够对美的力量有较强感受。

艺术设计属于一种多元化文化创造活动,能够把各项文化合理吸收与正确运用,以不同的方式、方法展现出物态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等,属于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符合大众趣味的发展需求。

三、科学美与艺术美在艺术设计中的表现特征

(一)形式性

形式性主要体现在艺术设计的自然法则、规律、秩序等方面,把握创造方法,注重人类劳动、文明发展的重要结晶,充分掌握艺术设计之美的表现形式,依据各项要素突出艺术设计功能与艺术魅力效果。在设计中构建全新的三维立体结构,更直观化、全面化地分析艺术设计中科学美与艺术美的韵律、统一、和谐等特点。结合艺术设计实际情况,充分表达设计情感,包括简单与华丽、象征与隐喻、夸张与生动等,再加上具体加工与提炼,能够在视觉、形象等多个方面有新的突破。

(二)直观性

从某种程度上分析,艺术设计中的科学美与艺术美更像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能使设计者的思想与情感充分表达。而这类语言与美术语言较相似,也属于世界共同语言之一。如美术创作中的具象表现属于一种特殊性语言,能够把物质艺术美与世界进行沟通与交流[4]。

注重空间结构设计,主要考虑到三维空间对设计产品整体形式的表达,可按照设计产品类别或性能全面分析,主要包括塑造型与构筑型两种。通常情况下塑造型结构是以制坯、锻造等方式开展艺术设计,会有较强的感动力与生命力,整体造型突出,能够给人带来较强的直观性与感受性。构筑型主要是以几何造型风格为主,可采用垂直方向或水平方向的对称式与非对称式结构形式进行设计,有较强的规律性与秩序性,可增强大众审美感。而考虑到艺术设计的功能性,需从设计产品的应用价值方面分析,注重外观美化与创意设计,将艺术设计作品进行包装或精加工处理,保证设计作品有较高的知识含量与技术水平。基于艺术成分因素影响,可突出设计产品的重要功能与附加价值。

(三)意蕴性

意蕴性是艺术设计美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所展现的特征包括审美、观念、文化性、创造性,能在科学技术应用过程中把设计理念进行转换,使其成为一种新的艺术体现形式,展现出艺术设计中科学美与艺术美的独特魅力[5]。

四、艺术设计中科学美与艺术美的融合与创造

(一)融合

艺术设计中科学美与艺术美的融合,主要影响因素是艺术与科学,通过某种媒介对艺术设计结构进行精神意蕴表达,属于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基于此条件,充分展示出人类的创造能力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实际情况,并有较强的见证性,结合当代艺术发展实况分析,发展趋势在于科学领域的全面性渗透与创新发展,如工业品设计、园林建设、航天飞机设计等,均能体现出当代群众的审美意识与思想[6]。

从艺术设计中的科学美角度分析,在融合中又包括实用美学、鉴赏美学、理论美学等不同门类,在艺术设计与综合实践中充分展现出各门类的独特优势,保证艺术设计具备完整的设计体系。而艺术设计中的艺术美则注重情感与艺术效果的展示,能把科学技术理论全面应用到实际创作中,在不断研发中丰富艺术素材,也使艺术设计情感不断升华。

(二)创造

大部分艺术家对艺术作品的创造,其设计灵感均源于自身的兴趣与爱好,能够激发设计欲望,保持长久性的追求动力,在创作过程中,自身的思维与想象能力会受到一定影响。

从艺术设计整体效应角度分析,审美体验会产生精神爆发效应,科学美在艺术设计中在于较强的逻辑性,能够以一种转换手段展现客观事物的审美意象,把物质形态、思想情感等充分表达,成为艺术设计物化的重要依据。而艺术设计中的艺术美创造,更注重艺术主题与核心内容,有较强的审美性与体验性,在创作与转化过程中注重艺术设计形象的维护,有一定的生动性与可感性。

关于艺术设计中科学美与艺术美的融合创造,不单单是充分体现出艺术作品的美学价值与艺术价值,而是以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想把艺术作品中的综合美充分展示,突出艺术设计中科学美与艺术美的“科学价值”,在设计中不断创作,在创新中不断提升,从而保证艺术设计的良好效果。

五、结语

艺术设计中的科学美与艺术美占据重要地位,并在发展中有较强的艺术影响性,通过对艺术设计中科学美的内涵分析可知,科学美注重客观事实,突出自然界的统一性与和谐性。而艺术设计中的艺术美,则是以不同的方式、方法,把物态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等充分展现,侧重点在人类精神文明成果。依据科学美与艺术美在艺术设计中的形式性、直观性、意蕴性特征表现,为其融合与创造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融合中体现当代群众的审美意识与思想,在创造中转化,注重艺术设计形象的维护,使其有较强的生动性与可感性等,突出艺术设计中科学美与艺术美的深度。

猜你喜欢
艺术美艺术设计美的
探究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美
海报设计中的自然美与艺术美
《星.云.海》
《花月夜》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论黑格尔的自然美和艺术美之间的关系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