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半岛原始艺术分析

2021-01-08 05:21赵宝忠MarivicMutong
天工 2021年6期
关键词:山东半岛黑陶石器

赵宝忠 Marivic Mutong

菲律宾碧瑶大学

一、山东半岛原始艺术概述

山东半岛的艺术形态以陶器为主,还有石器、骨器等。原始工艺美术在史前半岛地区主要依托陶器来进行表现。陶器(素陶、红陶、黑陶等)承载着原始工艺美术丰富的内涵。石器的朴拙与陶器的素雅代表着半岛地区原始工艺美术的高峰。

旧石器时代,石质加工作品较多,但是可以上升到艺术层次的作品不多,多是原始人类为生存而生产制作的工具,有朴素之美。新石器时代原始美术的发展出现变化,由石器转向了陶土器。陶土器物的出现,开创了原始工艺美术物态载体的新领域。同时在工艺美术品保持实用性的前提下,发展了造型形式和装饰类型,这一点尤为难得。所以在原始艺术发展阶段的山东半岛,大部分艺术都与器形演化相关,这一时期的主要趋势是符号和塑造在陶器上进一步融合,使造型手法与装饰审美和谐发展。近年来,新石器时代遗存的不断发现,丰富了这一时期的原始艺术门类。

二、山东半岛原始美术艺术分析

(一)山东半岛原始绘画艺术介绍

山东半岛的原始绘画主要附着在史前人类使用的器物表面,或生产、生活地域的岩石建筑上。受到温带季风气候影响,山东半岛雨季较长(每年的5月到10月),裸露在山体的岩画和裸露的木质雕塑受到较大破坏。深埋在泥土中的陶器、石器和骨器成为承载史前符号的重要载体。

(二)山东半岛原始彩陶图案

彩绘是制陶工艺中的装饰艺术手法。彩陶图案的出现有两个条件:一是生产发展促使分工细化,人们对陶器的需求促进制陶业发展;二是个体审美的萌发,有意识地进行塑造。木质飞轮技术的成熟,应用到陶坯塑形流程中,器物胎壁厚薄均匀,造型规整匀称,较之以前有较大发展。在工艺美术上又出现了与绳纹相齐的弦纹。弦纹一样能起到很好的装饰作用,与压磨绳纹不一样,弦纹是器物表面出现的平行线纹。转轮使陶坯结构更加稳固,半岛先民开始在器壁上尝试镂刻出穿透胎体的图形。其代表是龙山黑陶,镂刻水平空前,达到了极高的工艺水平。

(三)山东半岛原始陶塑

山东半岛原始陶塑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在潍坊姚官庄,该遗址出土了陶塑人面像,此像形态、技法俱佳。陶塑鸟头成为庙底沟类型彩陶器至青铜时代的主要纹饰图案之一。鸟喙足鼎(黑陶)是龙山时期文物,西吴寺遗址出土,盛器,泥质黑陶,三锥状足,顶部饰两孔。

黑陶烧制结束时,水分子促进渗碳出现,器物表面黝黑,器型高挑华贵,黑白形式感强,色彩感比较凝练。器物表面曾进行抛光或打磨等处理,黑漆光亮且较为致密(代表是蛋壳黑陶)。姚官庄盘口花柄圈足杯,器薄如蛋壳,代表了山东半岛原始制陶工艺的最高水平,在工艺美术中是绝无仅有的。山东半岛原始工艺美术在大汶口文化时期进入了繁荣阶段,在半岛地区的多座大汶口墓葬中,不仅出土了素陶、彩陶、白陶、红陶,还有骨雕、牙雕等大量珍贵文物。

三、山东半岛原始雕塑艺术分析

(一)山东半岛原始骨雕、牙雕

半岛地区史前环境适宜大型动物生活,原始人类借助早期动物骨、牙进行工艺美术创造。具有代表性的是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出土的象牙梳。梳子主体分为三部分:手持部分有3个圆孔;中间部分镂雕出3组旋纹图案,并内填各形花纹;底部是实用端,刻有17个细密的梳齿。象牙梳造型工艺达到很高的水平,是半岛原始美术史上保存完好的牙雕器。与此同时,遗址还发现了象牙筒等用具。山东半岛原始遗址中还发现过骨簪、玉簪、玉箍等工艺品。

骨梳顶端开有多个圆孔。中间部分图案大致呈现中心对称的布局,装饰性部分占到了骨梳整体体量的三分之二,是反映早期人类装饰图案或审美精神的极好物证。这一时期山东半岛的骨雕形式可繁可简,在山东青岛即墨遗址中发现了多处6000年前的房屋建筑遗迹、水井和墓葬,并且挖掘出土了石器、陶器以及骨器等重要文物。骨匕形式简单,加工精巧,细节处理呈现出原始人对骨器高超的加工技巧。

(二)山东半岛原始陶器的塑造

山东莒县陵阳河遗址出土了莲蓬形口白陶鬶。山东省史前雕塑显示了动物特征,陶土素坯变形处理工艺显示出卓越的才能。代表是半岛地区出土的兽形灰陶鬶,尾部按照实用性处理成把手,全器作竖双耳、引颈吠叫状;通过整体外形的巧妙构思,成功地塑造出动物的神态。

山东半岛在龙山文化中后期的遗址出土了猪形鬶、狗形鬶,可见石器工艺品和陶器工艺品是相辅相成的。半岛地区的陶塑人头像,也采用域外文化如仰韶文化中镂空人物五官的手法。彩陶壶不是单纯地塑造人体,而是将人形(人身)贴塑于壶上,可能具有更加复杂的精神意义。

半岛地区史前兽形壶为夹砂红陶,与其他陶器类似,经过抛光处理,光润亮泽,肢壮尾短,塑造真实。尾部留有注水口,头部可出水,腹部鼓起,背部装有提手,既能平衡重心,又方便使用。该器形四足立起,底部配炭火可温可热。造型生动美观,集实用性与拟物性于一身,是山东半岛原始典型器型。

正是这种少见的站立动物形象,使这件器物突出于展厅内其他外形规整的陶器,令人过目难忘。它头部和肥壮的身体类似家畜,而四肢和尾巴却又像野兽,因此统称为兽形器。其造型构思不失艺术情趣,充满了创造性,实用与审美浑然一体,淳朴自然,是山东半岛地区难得的陶器珍品。

(三)山东半岛原始石雕艺术

山东半岛在龙山文化中后期的遗址中发现了圆雕石猪。石器工艺美术出现在山东半岛原始美术的起源和萌芽时期。到旧石器时代后期出现钻孔的石坠、骨牙和贝壳,这些装饰品是山东半岛先民在工艺品实用性的基础上制作的。

磨制石器是取用原石最坚硬的部分,打制成有某种用途的器形,而有些使用原石的石核部分。按照原始生产、生活所需要的形体,再在砺石上磨制加工成器。由此得到的器形规整,表面光滑,有的部分坚韧,刃部锐利无比,既提高了劳动效率,也表现出史前人类的工艺造型能力。这为工艺美术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同时石器磨制技术的成熟预示着崭新的玉器时代之先声。

四、山东半岛原始建筑工艺分析

山东半岛荣成市崖头集石门子发现多座史前的石建筑。1941年在淄川地区王母山发现石棚,该地区西杜坡村也发现石棚,并有石斧陶器出土。①孙福海、靳维勤:《石棚考略》,《考古》1995年第7期。除去木结构建筑外,石制建筑的遗存体现了史前原始先民对石器加工的能力。

五、山东半岛原始艺术分析

史前物质发展决定存在意识,生产、生活工具的每一次进步都是意识存在的能动反映和审美意识的生动与活化。在当时的条件下,任何石器、陶器、骨器、玉器生产之初都是单纯的应用性和实用型的结合。经过原始人类大脑的主观能动“创造”,形式开始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在原始艺术的创造与演进中人们获得一种创造力,开始创造新的价值。

六、总结

山东半岛原始艺术更多是承载物质形态的信息。各种工艺品广泛存在于史前艺术中,尤其是与崇拜相关的拟人器皿和拟物器皿。这样看来,史前山东半岛艺术作品制作之初,并不是单纯为了生活,因为从功能和形制上看,具有朴素的原始审美意识。史前工艺美术跨越了5000年的漫长时期,留下大量符号、建筑、陶器、雕塑、骨石器。山东半岛原始先民广泛利用当地材料,创造出丰富绚丽的史前工艺美术。

猜你喜欢
山东半岛黑陶石器
神农耕而作陶 黑陶高平之地的温度与硬度
近十五年山东半岛海洋文化研究述评
试论黑陶工艺品包装对于黑陶品牌的影响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滨海旅游业发展与转型路径
尼西黑陶:拿捏两千年的质朴艺术
区域体育旅游资源联动开发共生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