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探索

2021-01-10 20:13高金祥
高考·上 2021年11期
关键词:教师能力议题式教学教学创新

高金祥

摘 要:随着新课改风潮的深入,国家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任务要求,而时代发展带来信息量的暴增也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压力,所以为了更好完成教育任务,为国家、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教师应当积极更新教学理念,探索更高效、更生动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质量,也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尤其是对于高中政治学科的教育而言,高中阶段是影响学生家国情怀、树立人生理想的关键时期,高中政治教师应当更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做好思政教育工作,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与法治意识,提高学生思政素质。所以本文将探讨高中政治教学方式中的议题式教学,以及如何在高中政治课堂应用议题式教学方法。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高中政治;教师能力;教学创新

议题式教学是一种注重学生自我学习能力,通过营造学习环境来使课堂内容同学生实际生活相呼应的教学方式,议题式教学主张将课堂结构清晰可视化,让学生在不断地讨论和实践中对知识产生自我理解,提高课堂内容在教学中的实用性。而高中的政治教育除了要向学生灌输政治知识之外,还要加深学生对道德法治、对我国政治思想的理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向学生展示我国的政治特点,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所以议题式教学以学生为主,鼓励学生讨论、实践的特点,十分适合高中阶段的政治教学。

一、议题式教学的特点

(一)重视结合日常生活

议题式教学十分重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呼应,教师在选择议题材料时,会根据地区特点和当下的时代热点,为学生选择正确的课堂内容,通过与日常生活经验相匹配,提高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能力。议题式教学注重在课堂中营造结构不良情境,同正常的结构良好情境相比,结构不良情境由于放弃人为的干预和设计,整个材料逻辑都不会展现出明显的思维意向和讨论方向,情境的复杂程度同教师臆想、设计的结构良好场景相比更高,能最大限度吸引学生对材料进行思考、观察和议论,在解读材料的过程中,能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政治知识的探讨热情。

一般来说,教师在选择政治材料时,应当控制材料中所涉及的主体数量,因为主体数量越多,材料涉及的方面会更广,往往会更加复杂,而高中学生的知识水平、智力发展等都尚存在进步的空间,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控制材料的复杂程度,避免学生因材料过于复杂而在讨论中脱离教材知识点。

(二)使政治课堂更具思辨性和开放性

议题式教学的重要特点之一,便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计划中,选择更具思辨性与开放性的内容,在提高学生应试分数的基础上,也要懂得兼顾学生的政治素养。

思辨性。教师可以深入解读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内涵,在课堂中多设计“二选一”的讨论环节,鼓励学生要对教材知识和应试题目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要对各类政治思想进行辨析判断,帮助学生养成更正确的政治思维。

开放性。强调要在课堂设计中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教师的议题材料要有起码的政治寓意和思考价值,在满足应试要求的基础上,为学生营造可以表达不同政治思想的空间。例如:针对当下较为热点的“日本排放核废料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政治教材中“国家外交”“国家安全”“我国基本国策”等知识对日本行为作出评价,然后设计一定时间的讨论环节,指导学生讨论日本政府为何要排放核废料、从政治角度看是否有更好的解决办法等,帮助学生懂得对新闻大事产生正确的理解和思考,真正提高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

二、议题式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缺乏必要的议论时间

由于我国采取应试教育,在最大限度上保证学生的权益以及上升道路的通畅,但也导致了大部分教育机构都过度注重分数占比,尤其是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学习压力过大,教师在课堂设计中教材内容教学以及題目讲解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学生即使接受了议题式教学,但由于课程繁重,导致没有足够的时间对议题进行讨论、探究。而议题式教学的精华就在于教师选择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贴近的议题材料,通过当下话题热点结合政治教材知识点,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真正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也能有效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目前的高中教学现状中,学生学习压力过大,课程设置繁重,导致学生缺乏在课堂中对议题进行讨论的时间,议题式教学无法发挥作用,教师也过于重视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应试分数中的作用,自然忽略议题式教学对提高政治教育质量的作用,学生也会逐渐丧失对政治知识进行讨论、研究的兴趣,议题式教学自然难以得到推广。

(二)缺少专业能力强的教师

议题式教学相比于传统的政治教学而言,对教师的综合能力和教材挖掘能力有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有良好的眼光和精准的教学方式,选择合适的议题结合教材重点,营造正确的议题式教学课堂。所以,要在高中政治课堂中应用议题式教学,教师的工作素养与教学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专业能力强的教师能精准定位学生需要,正确选择教学议题,制订更加合理的学习和讨论计划,甚至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成果。所以聘用优秀的、具备议题式课程经验的优秀高中教师,给高中学生的政治课程提供良好的理论引导和教育,保证整体教学课堂质量,是促进高中政治教育水平改革、响应新课改风潮的重点。但议题式教学在我国尚未得到普及,许多高校的政治师范专业也没有专门的议题式教学课程,以至于大部分高中政治教师对议题式教学缺乏经验,高中校园议题式政治课程缺乏足够数量的专业教师引导,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学质量,难以在政治学科的教育中实现议题式教学的普及。所以要在高中政治教育中应用议题式教学,就要推进高中师资队伍的建设,要解决教师资源不足的问题,一方面学校应当积极向教育部门申请,分配更多专业能力强、对议题式教学方式有足够经验的教师投身到高中政治教学工作中,另一方面,学校还要制订相关规章制度,设立一定数量的培训课程,鼓励和要求高中政治学科教师要继续学习、勤奋工作,深入了解议题式教学方式的内涵和优点,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并在教学摸索中不断积攒经验,提升教学水平,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

(三)教师缺乏创新热情,学生缺乏议论动力

高中学生由于要面临高考,学习压力过大,学校课程安排紧凑,课后实践缺乏,且教师过度注重提高学生的应试分数,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即使高中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有独特的学习理想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但由于传统教育方式在提高应试分数上的独特优势,高中阶段教师又往往只着眼于学生的认知教育,忽视了学生的核心素養和情感教育,整体对教学方式创新的热情低迷,导致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并且这种不良的工作态度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学生逐渐失去讨论、探究知识的兴趣,降低学习动力。所以在政治教育中应用议题式教学方式之前,学校要重视本校教师的创新热情与工作态度,制订相应的奖惩制度来保证教师不断学习如何提高工作素养,同时注重教育理念的宣传,让高中政治教师明确议题式教学对高中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对教师课堂质量与教学成果进行不定期考查,让教师重视教育工作,推进高中师资队伍的完善。

三、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在高中政治中应用议题式教学的策略

(一)设定教学目标,循序渐进开展教学

人类的每一种行为都是由目标引领的,只有设定了目标才能有努力的动力与方向,目标也能为行动提供清晰的思路。所以高中政治教育在变革教学理念、应用“议题式”教学方法时,应当设定一个总目标,以总目标为指导构建清晰的教育思路与明确的教学目的,设置合理的教学计划,选择与教材知识重点相呼应的议论材料,推进核心素养培养体系的建成。这个总目标不应过于生硬,例如:学生的应试分数、学生的综合能力成绩等,过于生硬功利的目标容易偏离应用议题式教学的原本目的,使高中政治教学观念缺乏教育性,不仅增大教师压力,也不利于教育体系的完善,所以总目标的设立应当着眼于全体学生,重视高中学生群体之间的学习、奋斗热情,鼓励学生重视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提高,指导学生对议题材料进行积极的讨论,鼓励学生大胆提出想法,并整合各项校内外资源,营造良好、科学的学习氛围,指导学生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政治知识。在设立总目标的同时,高校还应根据构建高中校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体系过程的不同阶段,设定多个小目标,以这些小目标划分议题式教学应用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并根据学生学习程度与能力水平实行因材施教,逐步形成正确的核心素养观念,推进高中学校政治教育体系的完善。

(二)紧跟时代热点,培养高中学生核心素养意识

提高核心素养意识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能力,它既能帮助高中学生勇于创新、积极奋斗,在众多困难与阻碍中保持自身目标,培养青少年责任感,也能激励高中学生自重自强,鼓励他们积极投入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在高中的政治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教育观念,应用议题式教学方法,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模式与方法的理念创新,更是帮助教师如何指导高中学生制订学习目标,应用政治知识提高判断分析能力的一种先进思想。所以,在变革高中政治教学观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探讨如何提高高中学生自身对于核心素养的意识是必不可少的重点工作。但是由于学习压力的增大,部分高中学生长久处于身心疲劳的状态中,缺乏目标与信念,简单地宣扬核心素养意识难以起到理想的教育效果,议题式教学方式的应用也难以推进,这时政治教师可以根据时代热点,向学生宣扬核心素养理念,激励学生的奋斗欲望。

例如:在介绍全球化发展的政治课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人工智能发展70周年”“美国欲与中国竞争,打造运算速度最快计算机”等计算机技术国际大事,向学生展示在经济发展进入历史新时期后,计算机技术在我国的蓬勃发展,向学生展示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政治课堂所学知识,对这些实时新闻发表自己的想法,提高学生判断能力与分析能力,不断提高核心素养,为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而努力奋斗。

(三)遵循知行统一原则,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提高教学水平,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议题式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不仅要帮助学生对政治知识深入了解,让学生养成正确的政治观念,还要指导学生对自身所学进行总结、思考和实践,在一次次对知识的思考中发现规律,并大胆创新,灵活运用课堂所学,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果。所以,高中政治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兼顾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时,要遵循知行统一原则,在保证学生考试分数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培养学生对国际时事的分析能力,让学生具备专业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政治意识。

结束语

随着国家发展进入全面小康这一历史节点,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于是新课改的风潮愈发激烈,各个等级的教育机构都在努力探索新型教育理念,力求使教育水平足以跟上时代潮流。高中阶段是学生性格和学习观念养成的关键时期,所以高中政治教师除了要关注学生的基础计算机能力外,还要关心学生的综合能力,应用议题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议题材料的分析与判断水平,兼顾知识传授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解志荣.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方式探索[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7):118-119.

[2]薛国雄.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路径分析[J].新教育,2020(17):27-28.

[3]方伟.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探讨[J].中学教学参考,2020(13):42-43.

[4]杨小虎.聚焦核心素养目标,探索课堂议题教学: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的思考[J].好家长,2020(26):52-55.

猜你喜欢
教师能力议题式教学教学创新
浅析“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运用
高中政治课堂议题式教学探究
议题与实证:指向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探索
创新教学模式培育核心素养
幼儿舞蹈教育对教师能力的特殊要求研究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应用能力调查研究
优化课堂结构,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