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重意蕴

2021-01-12 14:13李程丽孟宪生
河南社会科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小康小康社会现代化

李程丽,孟宪生

(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部,吉林 长春 130024)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向历史、向人民作出的庄重承诺。习近平同志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国共产党奋斗史、新中国发展史、中华民族文明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这只是我们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1]小康社会是一个历史和时间的概念,随着历史的演进与时间的发展而不断向前推进,是一种极具动态性的社会形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在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特定社会形态,深刻认识与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当代价值与世界意义,需要从中国的历史、现实与未来社会形态入手,全面挖掘其在历史、现实、价值、未来以及世界发展中的深刻意蕴。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意蕴

“小康”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和守望,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对社会生活形态的描绘。从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中对“小康”思想的阐释,到近代革命中对现代意义上的“小康”的构建和实践,再到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为完成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历史任务,不断丰富“小康”的时代内涵,使其成为激励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目标追寻,“小康”沿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轨迹不断获得新的阐释与形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思想内蕴于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与实践是对新时代之前小康社会构建与探索的历时性延续,可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蕴藏着深厚的历史底蕴。

(一)“小康”社会的古代思想源说

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中对“小康”思想的阐释,在社会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所侧重的层面并不相同,在漫长的语义深化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侧重于对经济、政治、社会等不同层面的“小康”思想的深刻阐释。《诗经》中“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2]的“小康”是最早描绘中华民族老百姓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的理想生活形态。自此之后,古代先人从不同视域对“小康”思想予以深刻阐释。如对政治视域中“小康”社会的描述,“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是谓小康”[3],旨在表明要通过礼制规约、制度约束建立政治清明的“小康”社会。又如对经济视野中“小康”社会的描述,“故天成、长兴间,比岁丰登,中原无事,言于五代,粗为小康”[4],表明对经济富足、年岁丰登的经济生活的向往。再如对社会视角下的“小康”社会的描述,“嗣守神器,每乾乾惕厉,勤念生灵,一物失所,无忘罪己。聿来四纪,人亦小康”[5],旨在表明渴望追寻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法律、道德等诸多方面取得较好发展的社会环境,实现理想中和谐有序的社会形态。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中“小康”思想源说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为后来中国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确立与实践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与重要的历史依循。

(二)“小康”社会的近代实践构建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入侵迫使中国社会各阶层开始了探索出路、挽救危亡的中国近代革命史,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社会各阶级和阶层的民众逐步形成了各自对“小康”社会理念的独特阐释与实践构建,其中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在救亡图存的斗争中创造理想生活的现实形态、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小康”一词从古代文人笔下对理想生活向往的描绘转变为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吸引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救亡图存与民族复兴的实践构建。在这一过程中,“小康”社会也被赋予鲜明的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特质。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农民阶级对“小康”的追寻集中表现在彰显其政治纲领的《天朝田亩制度》中,在这里他们构建了“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6]409,“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6]409的理想富足的“大同”和“小康”社会。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对“小康”的阐释和构建主要表现在康有为“托古改制”的进化史观和梁启超“合而一之,乃免此难,此一君世之所以为小康也”[7]的思想中。为此,他们也进行了坚决抗争,旨在为变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循。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小康”社会的构建主要体现在其“天下为公”和建立“大同”社会的理念主张中,并以此为目标进行了深刻的革命运动,对中国革命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始终带领中国人民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理想社会奋进,与“小康”社会的意蕴不谋而合。近代中国社会各阶级对“小康”社会构建的出发点与具体内容虽然不同,但都体现出中国人民群众对民族独立、美好生活的渴求。

(三)“小康”社会的现代目标确立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浪潮中并没有形成有关“小康”社会的具体构想。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1979年12月接见时任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提出“小康”概念,旨在表明“中国式的现代化”,并把“总体实现小康”确立为我国在20世纪末要实现的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实现现代化“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具体路径。此后,随着中国历史发展以及现实需求,中国共产党对小康社会的认识逐步深化,并赋予其符合时代发展的内涵。2000年10月,在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现实境遇下,《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8],深刻表明这一时期党中央对小康社会认识上的创新。从“总体实现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任务的转变,表明小康社会构想的延续和目标的升华。进入21世纪以后,党中央顺应人民生活新期待与时代发展新要求,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全面部署,明确提出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建设小康社会,并给出了明晰化、具体化、全局化的目标和要求,规定要在21世纪前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从世纪之初到党的十八大,党中央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维持经济长期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从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意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意蕴就是要承接历史、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切实解决历史遗留的和向未来跨越过程中涌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与全面进步。习近平同志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体现了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9]。

(一)坚持问题导向,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坚持问题导向,就是要聚焦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及当前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不断增强直面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勇气与智慧。2015年以来,党中央召开了7次以打赢脱贫攻坚战为专题的会议,进行了50多次扶贫工作的深度调研,走遍了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这些举动充分彰显了脱贫攻坚工作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依然是脱贫攻坚,这是向下一个发展阶段迈进必须解决的重点问题。只有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才能实现党对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才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我们面临的剩余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全部脱贫”[10]7,“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10]7。与此同时,2020年伊始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脱贫攻坚带来了新的挑战,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脱贫攻坚的实践进程。习近平同志不止一次强调,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是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承诺。为了实现这个诺言,从中央到地方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与“军令状”,旨在坚决完成脱贫攻坚根本任务。为此,党中央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在深刻分析当前形势的基础上,对脱贫攻坚各项工作重新作了全面部署,指出要充分发挥党对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全面领导作用,坚持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深入开展普查、严格把好考核退出关,保持脱贫政策的稳定性与连贯性,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助力脱贫攻坚战在取得全面胜利的同时朝着新的目标迈进。2021年,习近平同志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11]20,同时也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了实践经验。

(二)坚持目标导向,坚持发展目标的全面性

坚持目标导向,就是要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部署工作,不断瞄准目标检视现实工作差距,始终在目标指引的道路和方向上不断前进,着力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新突破与新进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而且更重要的也是更难做到的是‘全面’。”[12]从覆盖领域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覆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目标是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这就内在地规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部署落实具体工作,注重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各方面协调推进,切实朝着把我国建设成为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美丽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努力奋进。从覆盖范围来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进程中进一步解决城乡、地区全面均衡发展的问题。一方面,努力加快农村发展建设进程,切实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城乡平衡发展;另一方面,切实推动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快速发展,实现地区之间的平衡发展,在总体上推进全国各地区全面均衡发展。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价值意蕴

“地之大,黎元为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切实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着力构建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深入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遵循不断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新样态的价值指引,最终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迈进。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价值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发展为了人民,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13]135,也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进程中必须秉持的基本价值理念。习近平同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内涵的界定和目标的描述,显示了坚定的人民立场,也内在地规定了各项发展任务的制定与目标的确立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才能牢牢把握正确发展方向,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上及时提出政策措施,切切实实把发展向前推进。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全面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深入了解人民群众关切、顺应人民群众期待,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致力于让人民群众在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社保、环境等各方面有更优越的条件与更全面的保障,以“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为初衷,建立健全民生保障制度,不断提高民生水平。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是贯穿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一根红线,指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进展,也预示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和归宿。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价值指南:不断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新样态

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在人民美好生活价值指南指引下,积极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逐步将人民美好生活样态拓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全方位推进的总体布局,人民美好生活样态在日益广泛的需求中不断深化发展。习近平同志也不断重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3]3,这就深刻表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遵循不断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新样态的价值指南,在切实实现美好生活不同样态中扎实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新进展。遵循不断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新样态的价值指南,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形成了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起点的目标体系。新时代不断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新样态,是依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路径不断演进的,就是要不断实现从“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到“人民生活更为宽裕”,再到“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的美好生活新样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新时代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新样态的现实起点,为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提供了基本逻辑遵循与核心价值指向。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价值旨归: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14]当作他们所设想的未来社会的现实形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初心与使命。为此,党始终顺应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着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新时代以来,习近平同志一再强调:“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5]35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党中央不断加强创新社会治理,以更大的努力、更有效的举措、更健全的体制机制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发展制度,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现实生活中真实展现出来,并不断朝着全面发展的目标前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进程亦是一个从逐步实现物质性共同富裕到实现精神性共同发展的过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进程的指向性与目标要求的全面性印证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本质。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未来意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兑现“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庄严承诺的衡量标准,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不仅历史地彰显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同时也昭示着接续发展、转换目标和继续前进的未来规划。习近平同志曾强调,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之后,我们应更加注重思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路该怎么走”[16]的重大战略问题。为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的道路进行了战略规划,深刻阐释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未来意蕴。

从目标演进之维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前期积淀。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17]这就深刻表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相互衔接与相互贯通的发展阶段与历史进程,必须坚持一以贯之、保持接续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对我国现代化发展目标不断调整的结果,是历史性阶段性目标的实现,也是中国朝着未来新发展阶段迈进的新起点,也进一步证明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本前提,只有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特定历史目标之后,才能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下一个历史阶段接续前进。因此,在建党100年之际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新中国成立100年之时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是历史发展进程接续演进的必然逻辑,能够切实保证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的连续性与贯通性。

从发展推进之维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现实基础。习近平同志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在此基础上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13]236。“在此基础上乘势而上”中的这个“基础”,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中的“势”,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构筑的发展成就之基。这就表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现实基础。这个现实基础表现在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益显著提高、国民素质显著提高、全面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取得重大成效、覆盖城乡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事业繁荣兴盛且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得到改善,这些基础为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的物质性、精神文明性、社会性、生态性现实基础,切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扎实向前推进。

从战略递进之维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依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指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1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2020—2035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要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党中央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的前进道路所作的战略规划,是几个阶段环环相扣的历史过程,也是国家发展战略递进与目标升级的合理演进逻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递进是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中国经济社会实际发展水平的未来展望,是合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规律的未来轨迹,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未来道路。反过来说,基本实现现代化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长远战略规划,必须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战略依托,超越或否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依托作用,基本实现现代化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规划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世界意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将助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入新阶段,同时也将为促进人类社会发展、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中国家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中国在确保全部贫困人口脱贫的基础上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将切实推动人类减贫事业和人的全面发展事业取得重大进展,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一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人类减贫事业作出突出贡献。历史地看,中国在西方国家眼中一度是“贫困”的代名词。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历史数据,中国曾经是占世界贫困人口比重最大的国家,但中国在1981—2012年这一历史时期,减少了7.9亿贫困人口,占全球全部减贫人口的72%。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习近平同志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按我国现行农村贫困人口标准,“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11]1,成为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不仅为人类减贫事业减轻了沉重负担,也为人类减贫事业树立了“标杆”。“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快速度的大规模减贫”“中国的努力是使全球贫困和饥饿人口减少的最大因素”是国际社会给予中国减贫成就的最高认可与赞誉。另一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上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习近平同志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15]21。为此,党中央明确提出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要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上取得新的重大突破。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历年发布的人类发展报告,中国人类发展指数从1990年的0.501跃升至2019年的0.758,增长超过51%。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白雅婷表示,“自1990年引入人类发展指数以来,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从‘低人类发展水平’跃升到‘高人类发展水平’的国家”[18]。中国取得这一成就的实践与经验表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进程对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将引领全人类社会不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苏东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同时也警示中国共产党独立探索、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迫切性与必然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是中国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既是目标实现的过程,亦是社会主义制度创新、发展与完善的过程,更是国家治理体系更新、治理能力提升、治理模式创新的过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不仅表现为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物质性硬贡献,同时也表现为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创新与制度创新等体制性软贡献。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我国创造的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发展完善和治理模式创新的多方面显著优势,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的生成与发展,让世界各国看到了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蕴藏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巨大生机与强大活力,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与此同时,也拓展了发展中国家向现代化迈进的途径与路向,为世界上其他想要实现快速发展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治理模式与创新发展的思路,在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中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2020年伊始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迅速席卷全球,中国充分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与治理模式使疫情迅速得到有效控制,与此同时,积极向世界各国援助、分享中国抗疫经验,与世界各国开展合作抗疫活动,让世界各国看到了中国的担当与胸怀,也让世界各国看到了恢复经济发展与国际政治秩序的动力与希望。随着世界各国的深度交流与合作,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会使发展中国家受益良多,而且中国独特的发展模式与体制机制也将被其他国家效仿,甚至中国倡导的价值理念、文明概念、发展观念等都会在世界上引起强烈认同与反响。

六、结语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进程与成果真实展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形态、现实状态与未来图景,生动展示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成就与深厚底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将在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强大的战略引领作用。一方面,表现为对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性引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进程中所形成的历史性经验与战略性规划将在新的发展阶段被传承与运用,从而以历史视野与战略思维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的伟大成就。另一方面,表现为对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性引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更加激励全国人民朝着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新样态不懈奋斗,引领党中央在坚持和加强顶层设计与问计于民相统一中部署“十四五”时期的具体发展计划,明确有序地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坚定地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不断前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深刻阐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深刻意蕴,既是对历史的深刻回答,也是对未来的正确指引。中国共产党将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既有成就上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奋勇前进。

猜你喜欢
小康小康社会现代化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抉择
我家的小康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我家的小康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群众文艺云上展演
以非常之功,赴小康之路
汇聚打赢疫情阻击战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巾帼力量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小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