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BL教学模式的在线教学价值探析
——以“学前教育科研方法”为例

2021-01-16 03:20姜月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33期
关键词:学习者探究教学模式

姜月

(商丘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河南商丘 476000)

高校加强信息化教学、 构建网络优质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当下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1-3]。为了应对线上教学所带来的挑战,该文构建了基于网络的批判探究教学 模式 (Critical Inquiry-Based Learning,CIBL),将其应用在了实践性较强、难度较大的“学前教育科研方法”课程中,并分析了该教学模式线上教学的实际应用价值,以期为大学生和高校教师的“线上学与教”提供科学借鉴。

1 “科研方法”在线教学面临的挑战

1.1 教学内容——轻术重学

“科研方法”是一类拓展学生科研思路、培养学生批判探究思维与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学科[4-5],内容涵盖选题、查阅文献、研究设计、数据处理和研究报告撰写等,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6]。当前,高校课程的教学形式由完全线下逐渐向线上线下混合或完全线上教学转变[7]。教学形式的转变增加了课程教与学的难度,特别是线下教学原本就存在“轻术重学”现象的“科研方法”课程[8]。

1.2 教学设计——在线思践

重新整合新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高校教师开展线上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9]。关于“科研方法”的教学,教育实践者们提出了不同的教学设计模式,如CIBL 教学(批判探究教学)[10]、RBBL 教学(基于研究的混合教学)[11]、CPBL 教学(以具体科研为导向的教学)等[12]。这些教学模式是否能成功迁移到线上,面对实践性较强的“研究方法”课程,教师该如何选择适合线上教学的模式,有待于进一步的在线实践。

1.3 教学监督与评价——偏重形式

一项关于大学生对科研方法课程的需求调查发现,有90.8%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学习“科研方法”,他们希望通过科研学习可以掌握一定的科研思维与方法。然而,有研究者指出“科研方法”的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业监督与评价存在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问题[13],严重制约了大学生专业核心素养的发展。目前,网络课程主要借助智慧教学、微信、校园教学平台等数据,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存在形式化的问题。

综上所述,教师如何借助数字化资源,克服“科研方法”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监督与评价所面临的挑战,构建与“科研方法”课程深入融合的教学模式,是该类课程有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2 基于网络的CIBL 学习模式的构建

2.1 批判探究学习模式

批判探究学习模式(CIBL)是在探究学习模式(Inquiry-Based Learning,简称IBL)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该模式以批判思维的培养为核心,学生自主、合作探索为主要特征,注重学生的操作与实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仿照科学研究的过程学习课程内容,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我们可以从3 个角度来理解批判探究学习:(1)它首先是一种教育策略,学生采用与科学家相似的方法和实践构建知识;(2)它是一种发现新因果关系的学习过程,学习者提出假设,并通过实验操作和/或观察来检验假设;(3)它还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涉及多种问题解决技巧[14]。批判探究性学习越来越被认为是培养学习者好奇心和学习动机的有效方法。它帮助学习者发展他们在复杂和不可预测环境中工作的能力,使他们成为更具批判性的思考者和能动性的学习者[15]。

2.2 基于网络的CIBL 教学模式

有教育学家提出提高学生批判思维的重要因素便是教学方法。该文构建了基于网络环境下的CIBL教学模式(见图1)。该模式采用网络信息支持技术,借助慕课等优质在线课程资源、 雨课堂等可视化交互平台、电子数字资源等打造智慧“云”课堂环境,促进课前、课中、课后、形成性评价的课程资源与信息技术的深入融合。从目标定位开始,到概念构想、调查研究、结论与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学生之间的外部交流与内部反思,完成科学研究的全过程。通过多角度形成性评价,实现针对性、层次性、实践性的教学交互。促进学生求知欲、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自信心、开放思想和认知成熟度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3 教学实践应用——以“学前教育科研方法”为例

3.1 课前融合课程教学资源,激发学生求知欲

学习者课前需要完成两个阶段的任务。第一阶段任务是自主学习,学习者基于教师发布的教学公告,利用雨课堂或学习通上学习资源(课件、习题、慕课等),预习学前教育科研方法的理论性知识(如时间取样观察法等)的内涵、实施过程、评价等知识体系。第二阶段是小组合作学习,采用自由分组的方式,学生建立在线学习小组。在线学习小组根据学前教育学知识体系,展开提出问题、研究设计、结果分析等科学研究活动。

3.2 课中借助可视化、可操作化教学平台,提升学习者分析与系统化能力

课程直播过程中,教师主要采用雨课堂、腾讯会议等信息技术形成可视化教学平台。如在雨课堂直播过程中,学生通过投稿说明对知识点的疑惑,通过弹幕、互评等功能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引导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展开必要的教学指导。此外,为进一步考查学生对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实践的应用,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中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设计研究案例,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促进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探索。

3.3 课后拓展网络资源学习,从外部交流与内部反思等多角度评价

图1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CIBL 教学模式

结合课前在线学习小组的研究主题,围绕课上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应用,拓展课后网络资源学习,学习者展开协作探究。在访谈法的课程结束后,各小组针对各组研究主题,设计访谈提纲,展开线上非教师参与小组讨论,进行资料收集与分析,形成研究报告。教师给予学生课后拓展学习活动及时且有效的反馈,加速学生对学前教育科研方法的应用。最后,各小组上交研究报告,汇报研究结果,个人上交研究反思日志,统筹外部交流与内部反思,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进行多角度评价。

4 线上教学应用价值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CIBL 教学模式融合了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的学科特点和多媒体信息技术,保障了教学过程的流畅性,满足了教学组织结构的转变,尤为突出的是促进了大学生批判性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通过对实验班学生的访谈结果发现,学生产生了探索未知的动力,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并增强了进行科学研究的自信心。该模式为教师构建灵活的教学活动以及良好的互动提供了方法。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提高自身的高阶认知能力、合作沟通能力、理性思维能力、个人反思能力等提供了新的途径。由于该教学模式的应用与实践还处于起步实施阶段,尚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究。

猜你喜欢
学习者探究教学模式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