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的程度范畴与比较

2021-01-16 03:20疏蒲剑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33期
关键词:太郎范畴副词

疏蒲剑

(江苏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常州 213001)

程度范畴是人类语言中常见的语义—语法范畴。它是人类对事物、行为或性质发展变化状况等客观程度因素进行描写、说明、评价的各种主观手段的集合[1]。汉语的程度范畴根据其句法特征或语义特征可以区分为相对/绝对、模糊/精确、主观/客观等类型[2],具有级次性、连续性、模糊性[3]。日语的程度范畴同样有此特征。吴伟丽认为日语的程度范畴存在一些具有两面性的语义特征:抽象性/具体性、相对性/绝对性、确定性/暧昧性、阶层性/连续性、客观性/主观性、静态性/动态性、有界性/无界性[4]。该文认为,学者们提出的程度范畴的诸多特性,实际上是范畴在不同视角下的呈现。所谓“程度”,即是说话人将对象值与标准值进行比较而得到的比较差。讨论程度范畴的本质特征,离不开“比较”这一前提。因此,该文将从“比较”的角度,深入剖析程度范畴的内部结构,以期更加清晰地描写该范畴的特征。

1 程度范畴的外延和内涵

谈及程度范畴,不能不提及量范畴和数量范畴。目前,汉语界多认为数量范畴和程度范畴处于并列地位,同为量范畴的下位范畴[5-6]。汉语的程度范畴和日语的程度范畴具有共通之处,但作为一种语义—语法范畴,其外延和内涵存在一些不尽相同的地方。该文认为日语的程度范畴是量范畴的下位范畴之一。量范畴是人们认识事物规模、大小的手段,日语中主要存在数量、比例量、程度量和特征量这4 种实现形式[7]。如下所示,「太郎はリンゴを食べた」(太郎吃了苹果)这一事态,可以通过4 种途径来表示量。

(1)太郎はリンゴを2つ食べた。(数量)

(2)太郎はリンゴを全部食べた。(比例量)

(3) 太郎はリンゴをたくさん食べた。(程度量)

(4)太郎はリンゴをガツガツ食べた。(特征量)

下文将分成4 个小节分别说明这4 种量。

1.1 数量

日语中可用某种单位来换算事物的量,通过换算的倍率来表示数量。例如,「リンゴ」为可数概念,其数量可以用(1)中的「2つ」或「2 個」来表示;「お酒」(酒)为不可数概念,不具有明确的边界,其数量可用(2)的“毫升”或“杯”这种人造单位来换算;“喝酒”这一动态事物的数量根据其性质,如(3)所示,可以用「3時間」或「3 回」来表示;也可如(4)所示,用「1 杯も」配合否定形式的谓语表示饮酒量为零。

(1) 太郎はリンゴを{2つ/2 個}食べた。

(2)太郎は酒を{500ml/1 杯}飲んだ。

(3)太郎は酒を{3 時間/3 回}飲んだ。

(4)太郎は酒を1 杯も飲まない。

1.2 比例量

比例量指对象事物占总量的比例。例如,下面的(1)用「全部」或「半分」表示太郎吃下的苹果部分占苹果总量的比例;(2)用「全員」或「みんな」表示回家的学生占学生总人数的比例;(3)用「大部分」或「一部」表示大楼完成部分占整体的比例。

(1) 太郎はリンゴを{全部/半分}食べた。

(2)学生は{全員/みんな}帰った。

(3)ビルは{大部分/一部}できあがった。

1.3 程度量

程度量是指通过将对象与比较标准进行比较来表示对象属性强度。例如,(1)以B 大学的面积作为标准来表示A 大学的面积,而(2)则以平均的大学面积作为标准来表示A 大学的面积。「少し」、「ずっと」、「とても」、「かなり」等程度副词用来限定A 大学面积与B 大学面积或平均大学面积之间的差值。

(1)A 大学はB 大学より{少し/ずっと}広い。

(2)A 大学は{とても/かなり}広い。

有时,我们不用程度副词来表示程度量,此时的程度可称为普通程度。如(1)所示,无论A 大学比B大学面积大多少,句子都能成立;同样,(2)当中,无论A 大学比平均的大学面积大多少,句子也都能成立。此时,说话人对比较差的大小并不关心。

(1) A 大学はB 大学より広い。

(2)A 大学は広い。

1.4 特征量

特征量通过使用相应量所体现的特征来间接描写量的大小,实质是一种转喻。一般来说,极小的量或极大的量容易附带某种显著的特征,我们可以借助这种特征来提示量的大小。例如,(1)的「ざあざあ」和「しとしと」表示了降雨量相关的特征,(2)的「ぺちゃくちゃ」和「ひそひそ」则表示了音量相关的特征。

(1) 雨が{ざあざあ/しとしと}降っている。

(2) カップルが{べちゃくちゃ/ひそひそ}話している。

1.5 量的下位范畴与副词性成分的关系

工藤浩探讨了日语中可以表示量的“量副词”以及相关的“数量名词”[8],他注意到了量、程度、数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但并未展开讨论。该文认为,量副词及数量名词在日语中都可作为副词成分来使用,具有句法上的共通之处,并且,二者可以用来表示不同的量范畴,是量的下位范畴的语言表达形式。见表1。

表1 量的下位范畴与副词成分

2 程度范畴的表达形式

程度范畴在日语中具有多种表达形式,根据这些形式的语法特征及其与谓语成分的位置关系,大致可分为以下5 种类型。

(1)今日は{とても/非常に}暑い。【副词成分】

(2) 今日は{死ぬほど/サウナのように}暑い。【插入成分】

(3) 今日は暑くて {たまらない/しかたがない}。【后续成分】

(4) 今日は暑いどころか青空に焼き殺される。【补充说明成分】

(5) (ドアを開けて)あつ! 【语气成分】

其中,程度副词的出现频率和数量最高,使用限制最少,可以称之为典型的程度表达形式。从程度副词出发,探讨程度范畴的本质,应当是最为便捷有效的路径。

3 程度副词的分类

以往研究中关于程度副词分类的观点,大致可以分为“句法分类”“语义分类”和“混合分类”3 种思路。

以渡辺実为代表的“句法分类”根据程度副词能否出现于比较句,将其分为“比较型”和“发现型”[9]。例如,(1)的「もっと」仅用于比较句,而(2)的「とても」则仅用于非比较句。据此,他将这两种程度副词分别命名为“比较型”和“发现型”。

(1) ひかりはこだまよりもっと速い。

(2) 私はとても悲しいのです。

还有一些程度副词如「多少」和「かなり」之类既可用于比较句,也可用于非比较句,在这里被归入“比较型”。

以森山卓郎和仁田義雄为代表的“语义分类”聚焦日语中的量与程度的融合现象,发现一部分程度副词既能表示事物或动作的量,又能表示程度的高低,而其他的程度副词仅能表示程度的高低[10-11]。

(1) 彼は{*大変/ずいぶん}歩いた。

(2) 彼は{大変/ずいぶん}困った。

「大変」和「ずいぶん」虽然同为程度副词,但「大変」只能用来限定「困った」(为难)的程度,不能限定「歩いた」(走了)这一动作的量(远近、时间等),而「ずいぶん」则能与两种谓语同现,分别限定程度和动作量。据此,程度副词被区分为“纯粹程度副词”和“量程度副词”两大类。

以中山恵利子和田和真紀子为代表学者结合句法分类和语义分类的观点,期望兼顾两种分类的特点和优势,该文称之为“混合分类”[12-13]。

程度副词的不同分类方法,其实也是从不同角度观察程度副词所得的结果。不同的分类理念各具特色,也各有优缺点,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该文认为:句法特征和语义特征,必然在某个位置存在交集。程度副词能否用于比较句和程度副词能否限定动作量,可以通过更为广义的“比较”进行统一的解释。该文所提倡的分类理念,属于“混合分类”。

4 比较的三种类型

程度范畴实质上是人们对比较结果的认知。安達太郎认为典型的比较句由设定主题的谓语、 充当标准的「より」小句和比较的对象这3 个部分组成[14],该文将其分别称之为比较谓语、比较标准、比较对象。

a. Xより Y(の方)が P

比较标准 比较对象 比较谓语

b. Yは Xより P

比较对象 比较标准 比较谓语

无论比较句采用哪种句式,比较句都用来表示比较对象和比较标准之间的差值,因此,我们可以将比较定义为: 决定两个以上量之间相对关系的心理行为。

日语的比较句中,比较对象是具有某种相对性质的事物,在句中充当主语或主题,比较标准是比较的参照点,有时会借助表比较的助词「より」明示于句中,有时则不出现在句中。比较标准不出现在句中的情形,又可分为省略的情形和未被明示的情形。例如,(1)中的比较标准“次郎”因为上文已经提及,故而被省略,但(2)的比较标准则是平均身高,在此未被明示。

(1) 「太郎は次郎と、どちらが背が高い? 」「太郎のほうが背が高い。」

(2) 太郎は背が高い。

根据比较标准是否明示于句中,可将比较分为3 种类型:明示型比较、蕴含型比较、潜在型比较。3个例句分别展示了3 种比较的特征。

(1) 太郎は次郎より背が高い。【明示型比较】

(2) 太郎は(去年より)背が伸びた。【蕴含型比较】

(3)太郎は(平均より)背が高い。【潜在型比较】

(1)以次郎的身高为比较标准,除非上文已经提及,一般需要明示。(2)以去年等之前的身高为比较标准,这一标准蕴含于语境之中,明示或省略均可。(3)以平均身高为标准,一般不能明示于句中。

5 结语

该文在总结以往研究中关于程度范畴的成果的基础上,指出程度范畴的实现前提是比较,而借助比较的特征可以有效审视程度范畴的全貌。该文尝试利用比较的3 种类型和不同的比较标准对程度副词进行了初步的梳理,发现其中存在一些对应关系。根据比较标准是否出现于句中,比较可以分为明示型比较、蕴含型比较和潜在型比较。比较标准根据其语义和句法特征,又可分为若干类型,利用这些比较标准,可对程度副词进行全面的分类。总之,日语中的程度范畴是一种基于比较的语义—语法范畴,比较是贯穿于整个范畴的前提,程度范畴在日语中的表达形式可以借助不同类型的比较进行有效的区分和整理。

猜你喜欢
太郎范畴副词
孤独是基本条件
从暴走战士到西瓜太郎
回路范畴的扩张及其应用
短句—副词+谓语
语文阅读教育中的三对重要范畴辨正
细节处见真情
副词和副词词组
「舞姫」の研究——豊太郎の二つの心
hardly是hard的派生词吗?
陶艺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