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形束CT诊断上颌窦内病变的发生率

2021-01-22 05:15李明霞王光平通讯作者曾凡刚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24期
关键词:锥形粘膜上颌

李明霞,韩 雨,王光平(通讯作者),刘 希,李 科,曾凡刚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颌面修复重建和再生实验室> 四川 泸州 646000)

上颌窦病变常见于口腔疾病患者,如根尖周病变或囊肿以及肿瘤。影像学检查常用于上颌窦疾病的检查、诊断,CT被认为是上颌窦检查的“金标准”[1-2],但螺旋CT应用于口腔科有诸多局限性,比如成本费用高、辐射剂量大等。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的出现,因其具有分辨率高、成像速度快、辐射剂量小、成本低等优势被口腔临床广泛应用。CBCT扫描时,上颌窦区域常常因为种植评估、根尖、骨和炎性病变,多生牙和矫正等各种原因而成像在CBCT图像当中[3],因此,CBCT检查常常能偶然发现上颌窦内存在病变的情况。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并统计分析因口腔疾病诊断需要拍摄CBCT的无症状患者上颌窦病变的偶然发生率,以期为上颌窦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6年1月—2019年12月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因各种原因需要拍摄锥形束CT的183例无症状患者的366侧上颌窦区的CBCT图像数据。

本研究共纳入183例患者的锥形束CT数据,其中男性63例,女性120例,年龄7~70岁,平均20.5岁。

1.2 设备条件

牙科专用CBCT机,成像视野是20.6×18cm,宽度是20.6cm,高度是18cm,扫描条件:最大输出电压90kV,最大输出电流10mA,扫描时间10.80s,图像分辨率为300um。扫描所得数据经其自带的CS 3D imaging software图像处理软件进行三维重建。

1.3 研究方法

上颌窦内情况分为正常上颌窦、上颌窦内粘膜增厚、上颌窦粘液囊肿、上颌窦腔积液和上颌窦内钙化。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利用CS 3D imaging software图像处理软件,在矢状面、冠状面和轴面三个断面上由前向后、由上向下连续观察并记录上颌窦粘膜及窦腔内情况。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统计各种病变发生的概率,分析上颌窦病变发生的对称性,采用χ2检验对上颌窦病变的左右侧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双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183例(366侧上颌窦),其中,男性63例,女性120例,年龄从7~70岁,平均年龄20.5岁。

2.1 上颌窦病变的发生率

183 例患者的366侧上颌窦,135例227侧(62.02%)上颌窦为正常上颌窦,发现有病变存在者共88例(48.09%),139侧上颌窦(37.98%)。其中,上颌窦内粘膜增厚最多见,共95侧(25.96%),上颌窦粘液囊肿15侧(4.10%),上颌窦腔积液24侧(6.56%)和上颌窦内钙化9侧(2.46%),见表1。

表1 366侧上颌窦不同病变类型的发生率

2.2 对称性分析

183 例患者366侧上颌窦均纳入研究,其中,95例双侧上颌窦均为正常上颌窦,占51.91%。40例一侧上颌窦存在病变,另一侧为正常上颌窦,占21.86%。48例双侧上颌窦均存在病变,占26.23%。其中,39例双侧均为同一种病变类型,占81.25%,9例双侧为不同病变类型,占18.75%。3例同时存在两种以上不同病变类型,这些结果表明双侧上颌窦均存在病变时多为同一种病变类型,存在明显的对称性分布。

2.3 上颌窦病变发生率在左右侧上颌窦间的比较

纳入研究的183例患者的366侧上颌窦,左侧183侧,右侧183侧,存在上颌窦病变者总共139侧,其中左侧上颌窦72侧(39.34%),右侧上颌窦67侧(36.61%),上颌窦存在病变的发生率在左右侧上颌窦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上颌窦病变发生率在左右侧上颌窦间的比较[n(%)]

3 讨论

上颌窦病变常见于口腔疾病患者,很多患者并无任何相关症状表现,往往在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一些研究报告得出上颌窦异常的发生率在无症状者当中在10.9%和69.1%之间[4-8],本研究使用CBCT观察统计上颌窦存在病变的患者发生率为48.09%,上颌窦为研究对象发生率为37.98%,结果均在此范围之内。上颌窦内被覆薄层粘膜,平均厚度0.3~0.8mm,学者们将2mm作为判定黏膜增厚存在病变的阈值[9-10],本研究以上颌窦粘膜厚度大于2mm为判定存在病变标准。上颌窦内常可以发现大小不一、形状多样、位置不定、数目各异的呈半球状或球状的软组织征象,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发生于增厚的黏膜上,双侧上颌窦可以同时发生,称为上颌窦粘液囊肿(粘膜下囊肿),目前认为上颌窦囊肿是上颌窦底提升术的相对禁忌证而非绝对禁忌证[11]。另外上颌窦钙化常常发生于粘膜层中,形状各异,位置不定,有的呈细条状,有的呈骨性团状影,容易误诊为良性肿瘤;还有的可以在上颌窦积液中形成钙化,表现形状不一,甚至完全钙化。上颌窦的积液从儿童时期就可以发现,最常见的征象是有明显的液平面,但是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不一定会有标准的液平面出现。这几种改变可以是不同时期的改变并且可以相互转换,比如上颌窦粘膜增厚达到一定厚度,可以形成液体,上颌窦积液治疗后可以变成增厚的粘膜征象;也可能会慢慢地形成钙化改变[12]。

本研究结果显示上颌窦内粘膜增厚最多见,共95侧(25.96%),与这些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13-14]。上颌窦囊肿15侧(4.10%)、上颌窦腔积液24侧(6.56%)和上颌窦内钙化9侧(2.46%)。

本研究发现双侧上颌窦同时存在病变的发生率为26.23%,双侧均为同一种病变类型的发生率高达81.25%,存在明显的对称性分布。本研究还发现上颌窦存在病变的发生率在左右侧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与Raghav等[14]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4 结论

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在无症状的牙科患者中上颌窦存在病变的发生率很高,所以临床医生在对这些患者的CBCT影像资料进行观察时应更加全面、仔细,有助于上颌窦病变的早诊断和早治疗。

猜你喜欢
锥形粘膜上颌
锥形弹性挡圈应用
上颌第一磨牙牛牙症伴牙源性上颌窦炎一例
基于CBCT的昆明地区人群上颌磨牙MB2根管特征
翼上颌区种植相关解剖结构的影像学测量及分析研究
上颌窦口大小与上颌窦副口对上颌窦气化影响的CBCT分析
浅谈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治疗早期上消化道肿瘤的护理配合体会
下颌管在下颌骨内解剖结构的锥形束CT测量
The true courage真正的勇气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效果
趣味常识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