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逻辑暨遂宁市新发展机遇研究

2021-02-01 20:48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遂宁双城经济圈

舒 文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物流与供应链学院,四川 遂宁 629000)

一、问题的提出

2020 年1 月3 日,中央财经委六次会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1],这标志着成渝经济一体化、川渝协同共生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从2011 年的“成渝经济区”规划到2016 年的“成渝城市群”发展再到今天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唱好“双城记”,足见中央对成渝经济一体化,川渝协同发展的定位日益精准。2020 年10 月16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进入正式实施阶段。

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逻辑分析

中央财经委六次会议不再强调“成渝经济区”、“成渝城市群”,却在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时更加强调“统筹协调”、“一体化发展”。如何理解?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一带一路”之陆海大通道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国家级物流枢纽[2]建设、国家安全大后方建设等战略举措的同步化系统性实施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应运而生地上升为国家战略!

一是从时间序列来看,发展到今天的中国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内外环境中,为应对国际国内各种复杂形势,客观上要求中国西部必须要有世界竞争力的经济区和祖国大后方。为实现东中西部平衡发展,增强我国经济内循环能力,提高国家整体竞争力水平,从而消除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以维护社会稳定并保障国家安全,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水平的成渝经济区必然上升为国家战略。通过四十余年改革发展的积累,四川和重庆具有了雄厚的经济基础,2019 年两省市的经济总量之和已超过7 万亿,并且有齐全的产业门类,遥遥领先西部各区域,完全有能力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经济区,引领中国西部高质量发展;从历史到现在,四川盆地一直具有重要的国防战略地位且为“天府之国”,是中国的大后方。

二是从空间格局来看,中心城市的优先发展并带动区域经济整体发展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逻辑。2019 年8 月26 日中央财经委五次会议[3]明确指出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增强其他地区在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边疆安全等方面的功能,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回顾发展历程,我们发现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经济区的发展路径基本上都遵循了该逻辑,其在成渝经济区则应体现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渝城市群——成渝经济区”的发展路径。

因此,站在国家战略层面,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必将深刻改变成渝地区战略位势、区域能级和发展格局,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1)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为国家在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找准了动力系统;(2)有利于国家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西部地区和中东部地区大循环、双循环;(3)有利于破除行政区划对经济区和市场环境的分割,探索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实现对内开放、对外改革,丰富并发展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对推动我国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给遂宁市带来的新发展机遇

经济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在每一个发展时期,一个地区只有将当地资源禀赋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优势产业,再将资源优势产业发展为经济成就,该地区发展才可持续,因为依托资源优势构建起来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先天优势。在今天,不论交通和信息等条件怎么改善,物理空间的直线距离并没有发生变化,同时地域性自然环境条件也没有变化,因此逆袭资源优势发展只能是短暂成功或者是追求短期GDP 效应,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缺乏持续力。发展实践证明,“招智引资”只有助推了当地资源优势产业可持续发展才是正确的招商引资。所以,在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新时代,各地需更加正确利用资源优势推动经济发展。

遂宁市地处四川盆地中心、成渝发展主轴[4]中间节点、涪江中游、北纬30 度线上。遂宁物华天宝,“绿色”为其发展底色,拥有得天独厚的交通、水环境、地下油气、地上农业等资源优势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将这些优势资源转变为资源优势产业是遂宁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充要条件,更是遂宁未来更高更好发展的扎实根基。遂宁市城区拥有交通区位优势及现代物流和水环境优势及山、寺、湖、岛、城共生体两大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5],前者为遂宁获得了建设国家级物流枢纽城市的契机,后者使遂宁城区具备最佳旅游目的地条件。进入新发展阶段的今天,在“十四五”发展时期多重红利叠加遂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一带一路”之陆海大通道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陆港型国家级物流枢纽[6]建设、国家安全大后方建设等等,这些政策红利加上自然资源禀赋为遂宁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新机遇!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新时代促进遂宁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的国家级政策红利,而陆港型国家级物流枢纽是推动遂宁经济发展最直接最有力的国家级经济资源,甚至可以说是排在第一位的经济资源。遂宁应充分利用这些国家级政策红利和经济资源,为在遂宁建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物流中心和制造中心赋能,使遂宁成为发展要素的组织中心和供应链核心企业的集聚中心,将遂宁发展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枢纽经济区[7]。

(一)以现代物流聚产业,科学规划产业体系

1.将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物流资源禀赋

交通条件是最基础的物流资源!遂宁与成都、重庆等距128 公里,是四川省第二大交通枢纽,已拥有 1 环 9 射、3 向 7 线的公铁联运交通网络,形成了成遂渝高速中轴线、成渝经济区高速公路北环线、遂宁城市绕城高速环线和蓉欧班列与渝欧班列的中间节点,从交通区位优势上看,高铁、高速、水运、航空都可以配套发展。因此,遂宁应充分发挥自己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的“交通”优势并深度开发物流资源。

2.建设高效运营的支撑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储配中心

配送中心才是真正的物流中心!发展物流产业必须要有高效运营的物流节点——物品的集散和转换地,其具体表现为各类型的仓储,因为仓储是物流中心的物品集散与转换载体。遂宁是四川盆地地域中心,因此应该紧紧抓住交通区位这个资源优势建设各种类型物品的仓储和配送(分拣)中心(含应急物流中心),让遂宁及周边地区真正享受到通过遂宁物流枢纽进出物品能够获得更加方便、快捷、高效且节约的物流服务,从而拉动服务成渝地区的物流资源向遂宁集聚,然后将物品从遂宁配送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各个地方。

3.以现代物流聚集物流成本优势是其重要竞争力的产业

生产经营活动的外观型态其实就是物品的生产和物品的流通。交通设施的快速改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深度开发和人工智能的逐渐普及,物流效率几何级倍增,物流成本已是评估企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即得物流者得竞争力。由此可见,物流枢纽城市完全可以以物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来牵引对物流依赖大或物流成本是其竞争力重要影响因素的产业和企业聚集,运行“物流聚产业”的经济发展模式,即以现代物流重构产业链、供应链的价值系统,将物流枢纽打造成发展要素的组织中心进而将遂宁发展成枢纽经济区。研究发现,香港和新加坡的发展路径就遵循了这个逻辑。因此,遂宁应以建设国家级物流枢纽城市为契机,在产业发展中贯穿物流资源禀赋理念,聚集需将产品低成本、高效率传递到成渝地区的农业、制造业、商贸业和抗灾防疫应急物资,并且主动承接成渝地区产业转移和成渝两大城市经济溢出效应。

(二)以文化旅游引人流,打造最佳宜居环境

充分发掘遂宁城市主城区得天独厚的山、寺、湖、岛、城融合一体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旅游资源禀赋,将其转化为商、旅、文、体、养优势产业融合体,成为成渝地区首选的吃住行、游购娱、休闲康养和世界最佳旅游目的地,通过给人们创造美好生活方式来推动遂宁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是一个宏大的构想,只有真正落地实施,遂宁这一得天独厚的山、寺、湖、岛、城和谐相融的立体资源系统才可以真正得到充分发挥和使用,否则,这个绝无仅有的资源优势就白白浪费了。

1.打造商、旅、文联动发展的经济综合体

把遂宁主城区特别是中心城区打造成为一个集商业、旅游、文化及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的、系统化的、联动式的综合功能大区。同时把遂宁市城区的山寺湖岛城、河东河西商务区的商业经济和全遂宁市的文化旅游项目(中国观音文化之乡、中国死海、中国宋瓷博物馆、中国硅化木地质公园、金华山陈子昂读书台、高峰山风景区、宝梵壁画、龙凤古镇、黄娥故里等等)所构成的全域文化旅游产业链融合成一个系统化的经济综合体。

2.将文化旅游与夜间经济融合发展

将环观音湖岸上、湖中及岛上建成一个总体规划、整体设计、统一管理、放活经营的夜间经济综合体。利用现有的已建好的房屋及设施设备,将其按“文旅+夜间经济”要求进行整体规划设计,科学配置使用功能。

3.外部资本投资和外来人员消费推动旅游经济大发展

从目前情况来看,要靠遂宁当地的资本和当地的人流是不足以投资完成和消费支撑这么一个宏大的、系统化的夜晚经济区和文、旅、商、康养经济系统,所以我们必须首先要把成渝地区的人流吸引过来吃、住、行,游、购、娱并且有部分人转化为居住或康养人群,同时更要把外地庞大的文化旅游集团的资本吸引过来进行投资,系统化打造并深度开发山、寺、湖、岛、城融合一体的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

4.系统化规划发展国际国内大型休闲体育项目

综合利用城市水资源优势和优越的湿地公园环境,把国际马拉松赛、国际钓鱼大赛、国际龙舟大赛等等这些能够与水资源充分结合的休闲赛事和健康生活方式引入到遂宁来常态化举办,构建一个人与山、寺、湖、岛、城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

(三)以现代农业固根本,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

第一,大力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中医药产业,打造中医药产业集团,发展壮大道地药材产业链。

第二,充分利用涪江沿线河滩地发展优质蔬菜和高品质粮食,利用浅丘地块种植精品水果,利用坡地大力发展养猪业和特色养殖业,还可以优化涪江和众多大小河流的水产结构,发展水产养殖。

第三,利用和潼南区山水相依共享涪江流域且农业资源条件基本相同的特点,和潼南区一起做规划发展现代农业,共同成为成都和重庆两大城市所需优质农产品重要来源地并主动承接成都和重庆的农业产业转移。

第四,充分挖掘土地产能,全面释放土地生产力,全力发展粮食生产,保证遂宁本地粮食100%自给并有富余,筑牢经济发展的“安全线”,全面完成中央“六保”之“保粮食能源安全”任务。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暴发并长期持续,导致全球粮食产能和进出口能力严重受挫,粮食安全重获热议。2020 年4 月25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11 部门联合印发《关于2020 年度认真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通知》,强调加强粮食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确保全年粮食面积和产量保持基本稳定。

第五,紧紧把握“遂潼一体化”[8]发展契机,积极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力争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17 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决策部署,启动并批准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潼南区农业园成为首批创建的62 个国家级产业园之一。2019 年4 月15 日国家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9],2019 年12月19 日,潼南区被确定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因此,遂宁要主动融合潼南,一体发展,充分吸收其先行先试的发展经验和重庆向西发展的政策红利及溢出效应,共建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

第六,规模化制造销售适合丘陵地区使用的农业机械。回顾发展历史,遂宁有深厚的机械制造基础,遂宁的农机企业生产制造的小型农业机械一直市场口碑良好,产品经常供不应求。为应对新冠疫情的长期性和国际贸易的逆潮流,中央及时决策实施双循环战略,构建新发展格局,国家要求大量闲置土地(主要是丘区土地)必须复耕,再加上在城市化进程中大量良田沃土被城市建设征用,导致丘陵耕地在总耕地中的占比大大提升,必然导致对小农机的需求陡然上升。因此,政府应引导并制定激励政策扶持遂宁的农机企业上档升级,使其软硬件条件都根本性改变,实现规模化、自动化、智能化生产。

总之,基于遂宁的优势资源条件和多重国家战略及政策红利的赋能,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的统领下,将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贯通遂宁经济发展全系统,建议遂宁“以现代物流聚产业,科学规划产业体系;以文化旅游引人流,打造最佳宜居环境;以现代农业固根本,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从而运营以产业促发展、以发展促消费、以消费促发展、以发展和消费促进人民安居乐业的循环逻辑,全面融入并系统化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实现成渝地区中部崛起。因为只有产业持续发展壮大,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来投资、创业和工作;只有环境持续优化向好,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来旅游、度假和生活。

猜你喜欢
遂宁双城经济圈
三大增长极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经济溢出影响研究
基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国数字贸易出口促进效应研究
“双城剧汇”共促戏剧发展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曲韵巴蜀话发展 艺荟双城谱新篇
30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走进遂宁“扶智”
挥桨逐浪观音湖 龙舟竞渡展雄风
遂宁地区健康成人外周静脉血PLR参考区间的建立
2020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事记
遂宁高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