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传说与漕运历史

2021-02-04 07:47
北京纪事 2021年1期
关键词:北运河神树古桥

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上,拱宸桥、广济桥、宝带桥、清明桥等古桥、名桥数不胜数。横跨运河两岸的桥梁,为我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及运河沿岸城市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北运河通州段是南方物资运抵北京的重要水線。通州一带的自然河流与历代开辟的人工运河,共同构成了北运河水系。而与北运河相伴而生的桥梁,不仅在漕运方面担负重要的作用,也与运河沿岸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与北运河桥梁相关的民间传说也就成为大运河风物传说的重要部分。

传说中的北运河古桥

历史上,在北运河水系交错纵横的通州,为漕粮运输和百姓生活需要而建造的桥梁曾遍及城乡。然而,因河流变迁、道路更改等原因,许多桥梁渐被废弃。近些年来,由于通州陆路交通及城市规模的迅速发展,数十座古桥被拆除。如今,通州区现存的北运河古桥仅有永通桥与通运桥,立有档案者仅十余座。在这样的情况下,关于北运河古桥的风物传说尤为珍贵。这些传说是还原北运河古桥历史面貌、探寻运河历史文化的重要依据。

清代通州城池图。摄者:孙佳丰; 拍摄时间:2018 年6 月14 日;拍摄地点:通州博物馆。

传说中涉及的北运河古桥包括永通桥(八里桥)、通济桥(卧虎桥)、马驹桥(宏仁桥)、半壁桥(半边桥)、通运桥(萧太后桥)和广利桥(土桥)等。这些传说解释古桥的来历,描述古桥的特征,长期在民众中口口相传,是人们关于古桥的民间历史记忆,反映了桥梁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永通桥

永通桥建于明代。由于通惠河是北京的主要运粮通道,所以从通州石坝码头到京仓的漕船都要从永通桥下经过。同时,永通桥也是京通四十里石道起始处的标志,与丰台卢沟桥、昌平朝宗桥,共为拱卫京师的三大桥, 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在通州北运河沿岸,“扒拉桥”和“不挽桅”等关于永通桥修建命名及相关风俗的传说广为流传。

1.“扒拉桥”传说

永通桥“永通”之名为明英宗朱祁镇御赐,但在民间,百姓们则更习惯称之为“八里桥”。因为永通桥昔日距通州州署的距离是八里,故有此俗称。《通州志》记载“永通桥,在州城西八里,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敕建,即今所称八里桥”。 而传说中的永通桥还有另一个俗称:“扒拉桥”。

传说早年间,永通桥一带本无桥。每到雨季河水猛涨之时,不但两岸百姓常常遭难,京城所需的物资也难以由此运进城内,于是皇帝便下旨建造大石桥。圣旨一下,从各处调集而来的工匠在此齐力造桥。在成百上千的工匠中,有一位白胡子老汉总是在大家忙碌之时,在角落里不慌不忙地敲打一块七棱八角的石头。待那块石头被敲打得方方正正后,老汉就默默离开了。后来,在石桥即将竣工时,中间大桥洞处有个窟窿怎么也堵不上,搬块大石头,放不下去;换块小的,又掉下去。就在工匠们焦急万分的时候,有人猛然想起曾见过有位白胡子老汉凿石头,于是就把那块石头搬来。人们将石头往窟窿里一放,窟窿倒是堵上了,可石块似乎还稍微小了一点,一碰就会晃动,但却既掉不下去,也拿不出来。在大石桥建成后,桥洞上面的这块石头仍然一扒拉就活动。所以,永通桥便有了“扒拉桥”的俗称。人们都说,那位凿石的白胡子老汉正是鲁班。

“扒拉桥”的传说还有一则异文。

相传建桥之时,当桥的中拱合龙时,就缺一块合适的石头。一天,一位附近摆茶水摊的老妪见状,便让工匠从自家抬来一块石头。这石头正好能够安放在缺口处。工匠们都好奇这块石头的来历,于是老妪解释道,她曾将茶水施舍给一位破衣烂衫的老汉,老汉将路边的石头凿了几下作为回报送给了她。后来听说那老汉正是鲁班爷。

2.“不挽桅”传说

由于古时漕船多是帆船,为方便往来船只通行,八里桥中间的桥拱被建得非常高。永通桥便有了“八里桥,不落桅”的美誉。但在民间传说中,“八里桥,不落桅”却并非完全得益于桥拱的高度。

传说从南方来的运粮船桅杆高挺,而八里桥桥洞却相对矮小,所以漕船从通惠河进京城时,只能在八里桥落帆停下,再把粮食倒到小船儿上继续运输,费时费力。有一年,北方大旱,京城急需大批粮食,于是皇上降旨,要加快运粮。这使运河的船工船户很焦急,他们夜以继日地干活,可船队运输还是十分缓慢。人们眼看着一队队粮船堵在桥下,都快排到通州西门了,却谁也想不出通过八里桥时不用挽桅杆,从而节省时间的主意。正当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位厨子老汉给船户们做了几碗饸饹,中间还有一个小饸饹床。看着热气腾腾的饸饹,人们猛然反应过来,指着饸饹床比手画脚地讲:“这饸饹床就好比是粮船,这上头的把儿就是船上的桅杆,现在桅杆太高,粮船过不了桥洞,要是把桅杆改成活的——在船上安两根木桩,平时用两根铁销子,把桅杆固定在木桩中间,过桥时就拔掉一根销子,放倒桅杆,船不是就能从桥下过去了吗?”于是人们改装了粮船的桅杆,一队队顺利地通过了八里桥,浩浩荡荡向京城驶去了。从此,“八里长桥不挽桅”的故事也就传开了。

李思强绘《京南重镇风物图》(局部)中的马驹桥;引自北京晚报官方网站

通济桥

通州城北门外近通惠河口处,还有一座南北向石桥, 名叫通济桥。元明时期, 通济桥处原为木桥,俗称北门桥,毁而复修,修而复毁。直到万历六年(1578年),朝廷出资并主持修建,将木桥改建为三券平面石桥。建成之后,万历皇帝赐名为“通济”,意为“道路贯通官民受益”。

通济桥两侧石栏端各雕一只猛虎,作卧伏状,生动威猛,故俗称卧虎桥。关于“卧虎”之名,有一传说:

明嘉靖年间太师严嵩恃宠揽权,贪污纳贿,陷害忠良,压榨百姓。他罪恶日著,屡被奏疏弹劾,终于被世宗皇帝降罪处置,籍没家产,只赐一银碗,使之乞讨而生。一日,饥肠辘辘的严嵩来到通济桥上哀乞,过往行人见其持银碗,以为其装穷,皆不理会,最后饥寒交迫的严嵩卧死于桥上。后来人们得知他就是奸臣严嵩,因其生前凶残如虎,便称此桥为“饿虎桥”。

“饿”“卧”一韵之转,便有此约定俗成之别称。

马驹桥

马驹桥官名为“宏仁桥”,位于马驹桥镇北门与河北段村之间,南北向,横跨于凉水河之上。隋代,大运河北段的永济渠流经凉水河中段,形成一片水草丰美的牧场,于是朝廷于此处放养大量的军马。马驹桥地区便是牧马驹(仔马)的分管马场,管理仔马的军民在凉水河南岸建立村落,取名“马驹里”。金元时期,帝王后妃常至延芳淀一带游兴畋猎,经过凉水河,建木桥为渡,此桥便因“马驹里”而得名“马驹桥”。当时外郡或畿内之人自南旱路入大都城者亦过此桥,桥名遐迩,村名即被桥名代替。同时,因马驹桥架于浑河(今凉水河)上,所以又名“压浑桥”。明代马驹桥村已发展成商贾云集的小镇。马驹桥则因不堪行人车马往来之重负而毁坏。天顺七年(1463年),明英宗出國帑,在不用百姓一分一毫的情况下修建新石桥以代旧木桥。次年九券石拱桥建成,英宗赐名“宏仁”,以示广施仁政之意。民间则仍习惯称之“马驹桥”。清乾隆年间,重修马驹桥,改九孔为七孔,又变名马驹桥,名传各地。

张家湾古镇复原模型(局部);拍摄者:孙佳丰; 拍摄时间:2018 年7 月30 日;拍摄地点:张家湾博物馆。

在民间传说中,马驹桥的来历富有传奇色彩。其情节梗概如下:

据说很久以前,有位神仙骑着神马在神州大地四处游玩,最后选择在通州这片风水宝地隐居。传说神仙所居住的村就是永乐店附近的神仙村,他的马则住在离他不远处的南神树村,南神树村之北又有北神树村。南北神树村均因村旁长有枝繁叶茂的大树而得名。神马驹春夏之季住在南神树,秋冬之季住在北神树。随着神马驹的年年往返,南北神树村得到了神马驹的庇佑。神马驹不但使两村五谷丰登,人畜兴旺,更多次帮助贫户,百姓们无不深深感激。然而南神树村有个黑心的罗财主,为了捉住神马驹给自己运送金银,在憋宝和尚的帮助下,将大神树锯倒。而神树在轰倒时,正将二人砸死,众人都认为其罪有应得。与此同时,树倒之处闪出一道金光,神马驹凌空腾起,长嘶一声,驰向西北,邻近凉水河大石桥上,马头一晃,一团金光直落水中。神树已倒,神驹离去,南神树村的百姓们怀念神马驹,便将村名改为南神驹村,而凉水河的大石桥便从此得名马驹桥。

半壁桥

凉水河上, 距马驹桥西南约半里之处, 还曾有一座造型奇特的石拱便桥,名叫半壁桥。之所以说它奇特,是因为这座桥建在南苑东墙之下, 桥一侧在墙内, 一侧在墙外。靠近南苑的一侧,桥上设有高大的木栏杆,而在桥面上的另一侧,却没有建造任何的护栏。于是,当地的老百姓就根据这座桥的造型,为其取了半边桥这一生动形象的俗名。

为什么这座桥的造型如此奇特呢?人们传说这里有一段传奇的故事:

传说凉水河两岸的百姓为往来方便,多次集资修桥,却屡被贪官侵吞。为了骗取百姓的集资款,贪官甚至将桥修建到一半就停工,称资金用尽,还需集资。百姓们心知这是贪官敛财的阴谋,于是不再集资,只用这半边栏杆的桥。但半边桥桥面窄,行人尚可通过,骡马大车上桥就常发生危险。当地百姓思桥若渴。一夜,一位鹤发童颜的老翁赶着羊群而来。这老翁正是鲁班。鲁班把羊群赶到半边桥以东二里之遥,羊群纷纷卧地,变为石块。接着,鲁班用这些石块,花了一夜的时间为百姓造了一座七孔大石桥,就是今天的马驹桥。当他想去修补半边桥时,天快亮了,便作罢。他想留下这半边桥也好,它如一根耻辱柱,将贪官污吏们永远钉在上面。

通运桥

通运桥位于张家湾古城南门外,横跨萧太后河上,是一座三孔石拱桥。此桥原为木架结构,桥面横铺木板,上覆灰土,始建于明嘉靖四十三年(1 5 6 4 年),即张家湾城工程告竣之时。桥南为京杭大运河北端码头,南北物资交往悉经此桥,经年累月,不堪重负,遂在明神宗三十一年(1603年)敕建石桥,于三十三年(1605年)竣工,赐名“通运”。通运桥因横跨于萧太后河上,又俗称萧太后桥。

通运桥下的萧太后河是北京最早的人工运河,因辽萧太后主持开挖而得名,是皇家漕运的重要航道。萧太后,汉名绰,为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关于萧太后其人,正史中少有记载,只是在少数明清人的笔记中略有提及。历史上,萧绰是一位传奇女子,她颇富才干,曾协助体弱多病的辽景宗治理国家。辽景宗病逝后,萧绰又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总摄国家大事,辅佐辽圣宗的统治。在北运河流域一带,萧太后兴修水利,造福于民的传说屡见不鲜,其中就包括萧太后河的传说。

一说是当年萧太后率大军征讨北宋,路过今北京城郊野的时候,手下众将士口渴难耐,萧太后勒马扬鞭一指,前面即出现了一条清澈甘洌的河,众将士欢呼雀跃,痛饮解渴,此河遂被称为萧太后河。这一传说的神话色彩较为浓厚,而另一传说则更接地气,说当年萧太后率军征战北宋时,长期在如今的北京城附近安营扎寨,曾经一度面临缺水的境地,于是就派人四处去找水,最终找到了一条无名的河流,河水清澈甘洌,萧太后十分高兴,就问起手下这条河的名字,当听说这是条无名河的时候,就下旨以她的名号来命名。但是,如今因河而名的通运桥与萧太后并无关系,反而是和明朝万历皇帝的生母李太后有关。据史料记载,明万历年间内监张华奏请改永通桥为石桥。因万历帝生母李太后是通州人,此桥是建在她的家乡,兼之修桥乃是件大功德。于是,不但修桥之事很快得到批准,李太后还捐了大半修桥之资。桥建好之后,桥上车水马龙,桥下船舶穿梭。

广利桥

广利桥位于张家湾元代通惠河故道上,因近广利闸而得名。昔日附近农民常于桥端向过往行人出售自养鸡鹅,形成专卖小市场,所以又俗名鸡鹅桥。但广利桥更为人惯称的俗名则是土桥。此桥元代所建, 初为木架铺板, 板上铺夯灰土,因车马过往频繁,灰土时毁时铺, 人过尘起, 遂以“ 土桥” 名行世,且以土桥名村。明代,为加固以方便运输,将木桥改为石桥,并在桥南建三官庙一座。

广利桥为独券平面石桥,东南向雁翅形桥台处有石雕镇水兽,作卧伏状,梗项扭头,大角犀利,鳞片有秩,长尾回蜷,栩栩如生。传说此镇水兽为龙子之一,名饕餮,因生性好饮,故置于水边桥侧,作护桥镇水之用。

据文献记载,广利桥两侧河道遗址于1998年填塞,桥券、记事碑均被掩埋,将一只镇水兽从雁翅上升至地面。一般来说,古桥的四个雁翅上应均有一只镇水兽,而土桥的镇水兽为何只剩一只了呢?民間传说对此作了解释。

据传,现存的这只镇水兽,总在夜里悄悄溜到岸上去偷吃庄稼,吃饱肚子后又悄悄地回到原处卧下。老百姓见稻田庄稼总被破坏,就到三官庙里向关公告状。关公便派周仓去调查。周仓提着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巡视时,正发现石兽作祟,便举刀将石兽拦腰砍伤。石兽拖着伤体回到桥旁老老实实地卧下了。卧在受伤石兽对面的那只石兽见同伴鲜血淋淋,吓得不敢在这里看桥,就偷偷地跑到张家湾城南门处,卧在通运桥下。不久,桥西边的两只石兽也逃走了,不知去向,只有那只被砍一刀的石兽还在那里卧着,至今腰上的刀痕仍清晰可见。

敕建通运桥碑;拍摄者:孙佳丰; 拍摄时间:2018 年7 月6 日;拍摄地点:通州区张家湾镇。

充满传奇色彩的命名原因和建造经过,共同构成对北运河古桥及相关风物来历的完整叙述。解释桥梁命名原因和俗称由来的内容,在北运河古桥传说中最为丰富。通州北运河主要航线上的永通桥、通运桥、通济桥等桥梁,其名中之“通”与通州之“通”一样,概取漕运通济之意。马驹桥与土桥官方命名中的“宏仁”和“广利”则为仁政惠民之意,这蕴含了古代帝王对国富民安的美好祈愿。而民间传说则对北运河古桥的俗称进行了有趣的解释。其实,永通桥又名八里桥,民间也称“扒拉桥”,因“八里”与“扒拉”谐音,似可知“扒拉桥”的传说源于北京方言的语讹现象。通济桥又名卧虎桥或饿虎桥,而“卧”与“饿”谐音,亦与民间口语讹变有关。再如马驹桥、土桥等古桥俗称,虽不比官方正名大气,但它们在民间传说中的俗称,远比官方命名的使用度和知名度更高。从如今通州的“马驹桥镇”“八里桥地铁站”“土桥地铁站”等地名中也可看出这种倾向。

北运河古桥传说中有关桥梁建造过程的奇闻轶事,是对桥梁命名原因的具体阐述。永通桥之所以又称八里桥,是因为距通州城八里,而传说则解释为因建桥时有一块一扒拉就动的奇石;通济桥又称卧虎桥,是因桥栏处雕卧虎得名,而传说则解释为凶残如虎的严嵩饿死于桥上而名;宏仁桥又名马驹桥,是因曾在军马场而得,而传说则解释为因神马驹显灵而得;通运桥又名萧太后桥,是因跨萧太后河而得名,而传说却解释为因萧太后所建而得名。这些传说虽然情节大多曲折离奇,内容些许牵强附会,但传说中对风物的解释与描述,突出表现了北运河古桥的功能与特征,进而从侧面反映出北运河一带的水系水势状况、交通运输情况,城镇居民生活以及民间风俗信仰等关于通州漕运文化的历史信息。

猜你喜欢
北运河神树古桥
走古桥,做古桥,感受古桥文化魅力
北运河流域水系综合治理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北运河水环境保洁设备及配套设施研究
金元明时期北京地区古桥研究概述
寨神树的儿女
北运河河流生态需水分段法研究
冀中廊坊市北运河雨污水资源利用探讨
神树之死
探访古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