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重症胰腺炎手术病人术后引流管堵塞危险因素调查

2021-02-06 13:55文新星
全科护理 2021年4期
关键词:血凝胰腺炎重症

文新星

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1-3],急性重症胰腺炎临床症状表现为胰腺出血坏死,常继发感染、腹膜炎和休克等,病死率极高。手术治疗是临床针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主要治疗方案[4-5],该治疗方案直接切除病灶组织,作用直接,预后效果良好,为彻底清除坏死组织,术后常放置多根引流管辅助治疗,以提高病人临床治疗效率。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病情复杂,术后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常因引流管堵塞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6],严重时甚至危及病人生命。对导致急性胰腺炎术后引流管堵塞的风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制定更为详细的护理方案,对降低急性胰腺炎病人术后引流管堵塞风险、提高病人手术成功率临床价值显著。因此,分析导致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术后引流管堵塞的危险因素,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术后护理方案的制定及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均具有显著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9年3月收治的38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术后引流管堵塞危险因素。诊断标准:《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版)》[7-8]。纳入标准:①病人CT或B超影像学检查显示胆总管内径不小于1 cm;②病人存在既往胆源性胰腺炎、胆绞痛或胆石症病史;③病人并发脏器功能障碍性疾病或其他严重代谢紊乱性症状;④病人腹部存在明显包块,脐周或腰肋皮下偶见瘀斑;⑤病人上腹部有明显反跳痛、按压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部胀痛或肌紧张;⑥病人APACHE-Ⅱ评分大于8分。排除标准:①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病人;②病人临床资料不全者。病人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病人一般资料(n=380)

1.2 方法

1.2.1 成立回顾性调查统计小组 以自愿原则在我院内部征召志愿者,志愿者需具备1年以上急性重症胰腺炎手术病人护理经验,护理人员需具备执业护士资格。对回顾性调查统计小组志愿者进行数理统计、回归分析、保密意识等相关能力培训,尤其确保病人一般资料不会泄露,避免不必要的医患冲突。为确保调查小组医护人员业务水平,培训结束需要对其业务能力进行考核,对考核不过关医护人员继续培训直至合格。

1.2.2 设计调查问卷 查阅文献及相关资料,同时邀请胰腺炎领域专家指导完成调查问卷内容设计。问卷内容主要包括病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术后引流管曲折、漏液、血凝块堵塞、引流管放置位置等状况。实验进行前回顾性分析小组工作人员需要与医院档案科及病人或病人家属取得联系,征求对方同意,并要求病人或病人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小组工作人员需要向病人及病人家属提供保密协议。

1.2.3 调查方法[9]由6名调查小组工作人员负责整理病人一般资料,统计结果采用双人交叉录入、交叉检查的方法统计,数据统计结束分别由2名调查小组工作人员进行复核。为保证病人一般资料的保密性,除小组工作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接触统计资料,统计用电脑不得联网,工作人员不得携带手机等拍照或通信设备。根据统计结果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回顾性统计急性重症胰腺炎术后引流管堵塞的危险因素。

1.2.4 护理对策探讨 根据单因素及多因素统计结果,在组内召开小组讨论会议,在小组内就预防急性重症胰腺炎手术病人术后引流管堵塞征收意见稿,小组对征收意见的可行性及必要进行公开讨论,最终确定病人临床护理对策。

2 结果

2.1 急性重症胰腺炎术后引流管堵塞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人性别、年龄、术后室内温度、负压稳定性、引流管曲折、引流管漏液、血凝块堵塞、手术时机等与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术后引流管堵塞的发生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见表2。

表2 急性重症胰腺炎术后引流管堵塞危险因素分析(n=380) 单位:例(%)

2.2 急性重症胰腺炎手术病人术后引流管堵塞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后室内温度、引流管负压稳定性、引流管曲折、引流管漏液、血凝块堵塞以及手术时机是导致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术后引流管堵塞的独立高危影响因素(P<0.05)。见表3。

表3 急性重症胰腺炎手术病人术后引流管堵塞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380)

3 讨论

相关研究发现疾病因素、血管因素、外伤、感染、药物过敏等均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10-12],因此日常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对降低急性重症胰腺炎发病率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急性重症胰腺炎发病危急,临床治疗不当甚至会危及病人生命,手术治疗是目前临床针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最直接有效的治疗方案,术后放置引流管是手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常规治疗方案[13],该治疗方案一方面能够有效地排出术后创口部位的瘀血及脓创组织,促进创口的愈合;另一方面医护人员可以根据引流管排出物及时有效地掌握创口部位术后信息,有效预防术后感染、内出血等发生,并针对术后不良反应做出及时有效的处理。但是术后放置引流管受医护人员技术水平、环境因素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发生引流管堵塞增高了病人术后感染发生率,严重危及病人生命安全[14-15]。结果显示,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年龄、术后室内温度、引流管负压稳定性、引流管曲折、引流管漏液、血凝块堵塞以及手术时机是导致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术后引流管堵塞的独立高危影响因素,根据结果特制订以下护理管理方案。

3.1 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 结果显示,60岁以上病人术后引流管堵塞发生概率显著高于60岁以下病人,该结果可能与60岁以上病人大都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其他合并症,而且随着病人年龄的增大病人自身各方面机能显著降低,术后创口恢复效果显著降低,因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其他病人显著升高[16-18]。手术时机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术后引流管堵塞的发生具有显著影响,早期手术病人术后引流管堵塞发生概率显著低于晚期手术病人。因此,在病人临床确诊后应尽早安排手术治疗,同时判断病人病情轻重,术后根据病人手术时机提高个体化护理方案,尤其应加强对晚期手术病人的术后管理。为降低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术后引流管堵塞发生概率医护人员应在病人入院时详细统计病人年龄、病情、既往病史、用药史等一般资料,针对高危人群术前、术中、术后均应增强护理力度,例如增加引流管冲洗频率、加强病人术后饮食控制护理、术后每小时观察记录引流管排出液状况、增加每天引流管曲折或漏液等检查频率。

3.2 术后环境护理 研究结果表明,术后室内温度是影响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并发引流管堵塞的独立高危影响因素,术后室内温度大于22 ℃将显著增加病人术后引流管堵塞发生概率,可见术后环境护理对降低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并发症发生临床价值显著。术后环境护理一方面应加强室内环境控制,每天更换病人床单、被褥,保持室内通风,每天早中晚用八四消毒液对病房进行消毒处理。为降低术后温度对病人健康及术后恢复的影响,病房内应配备空调,室内温度控制在20~22 ℃,同时在室内放置温度计,每天早中晚医护人员需要分别巡视病房内室温,并做记录。

3.3 引流管护理 研究结果发现,术后引流管负压稳定性、引流管曲折、引流管漏液、血凝块堵塞等是导致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术后引流管堵塞的独立高危影响因素[19],因此为降低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术后引流管堵塞发生概率,加强术后引流管监督护理力度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具体护理方案如下:①为预防术后引流管曲折发生,待病人清醒后应协助病人取半卧位,引流管置于高水平20~30 cm处,以提高引流液流出效率,方便医护人员观察引流状况;②对于引流管内有血凝块堵塞病人可首先上下按压引流管,以利于血液凝块流出,对按压无效者可辅助注射器抽吸或注入10~20 mL生理盐水,必要时可辅助链激酶或胰蛋白酶进行血凝块溶解[20];③为预防引流管负压、引流管曲折或引流管漏液等导致的术后引流管堵塞,可加强术后护理巡视频率[21],要求医护人员术后前3 d每20~30 min巡视1次,术后3~7 d内1~3 h巡视1次,引导病人进行体位调整,并叮嘱病人及病人家属谨慎变换体位,为降低因体位变换导致的引流管曲折、漏液等状况发生,每次变换体位可寻找医护人员辅助进行;④为降低术后引流管内感染造成的引流管堵塞发生概率,病人术后1~3 d内需静脉输注抗生素辅助治疗,同时每周需更换2次引流袋,对医护人员引流管操作进行专业化培训,提高医护人员业务水平。

综上所述,病人年龄、手术时机、术后引流管曲折、漏液、负压稳定性、血液凝块堵塞等是导致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术后引流管堵塞的独立高危影响因素,根据上述讨论结果有针对性地制定个体化、专业性的护理方案,对提高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手术治疗效果、降低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临床价值显著。

猜你喜欢
血凝胰腺炎重症
全方位促醒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泮托拉唑和血凝酶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治疗及对止血时间影响分析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CT影像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探讨标本放置时间和温度对血凝四项结果的影响
急性胰腺炎恢复进食时间的探讨
血清LPS、AMY、CRP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作用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CT,MRI诊断急性胰腺炎胰腺内外病变价值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