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敷料不同更换频率对消化道畸形新生儿PICC相关性感染的影响

2021-02-06 13:55何英英徐晓丽黄丽萍伍志慧
全科护理 2021年4期
关键词:病原菌导管部位

何英英,徐晓丽,黄丽萍,伍志慧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作为临床上治疗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患儿的主要辅助方法[1],能够通过静脉给予患儿营养物质及药物满足患儿在治疗期间对营养的需求,并降低药物对患儿血管造成的刺激[2]。但由于PICC为有创操作,且导管位于患儿体内时间较长,加之患儿免疫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李婷婷等[3]指出,采用PICC治疗的患儿极易在留置期间出现穿刺部位感染、血流感染及病原菌定植等并发症,进而影响治疗效果,同时在对新生儿进行PICC操作时,由于患儿较小,且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较弱,因此应更加注重抗感染干预。目前,《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指南(2007年)》[4]中仅规定成年人敷料更换频率为1次/周,未规定新生儿PICC治疗期间敷料更换频率,为探究透明敷料不同更换频率对消化道畸形新生儿PICC相关性感染的影响,特选取2018年1月—2019年8月在我院采用PICC技术进行治疗的159例新生儿进行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8月在我院采用PICC技术进行治疗的159例新生儿,其中男84例,女75例;胎龄37~42(39.43±0.71)周;体重3 000~4 100(3 645.43±243.18)g;置管时日龄均为4 d;导管留置时间27~29(28.13±0.51)d;穿刺部位:肘部静脉131例,腋静脉16例,颞静脉12例。将患儿随机分为A组、B组及C组,每组患儿53例,3组患儿一般情况、穿刺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患儿基础情况比较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儿经检查,符合先天性消化道畸形诊断标准[5],且采用PICC进行辅助治疗;患儿导管留置时间>7 d;患儿家长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参与。排除标准:患儿伴有免疫缺陷性疾病;患儿在治疗期间因敷料潮湿或松动等原因未能在预计时间更换敷料;患儿对敷料存在过敏等情况。

1.3 方法

1.3.1 置管方法 对全部患儿均采用相同公司生产的相同型号的PICC硅胶管,且对患儿的置管工作均由我院在编在岗,且具备新生儿PICC置管操作资质的护理人员遵循无菌操作完成。

1.3.2 敷料更换工作 对全部患儿均在置管后24 h内进行第1次敷料更换,之后根据患儿分组,对不同组患儿采取不同频率更换敷料,即A组患儿敷料更换频率为每3 d 1次,B组患儿敷料更换频率为每5 d 1次、C组患儿敷料更换频率为每7 d 1次。护理人员对患儿更换敷料的全过程均完全遵循无菌操作规范开展,即在操作前保证手卫生,并佩戴口罩及圆帽等防护用品,将敷料撕掉,使用聚维酮碘溶液对患儿创口周围皮肤进行消毒处理,消毒范围以7 cm×8 cm为宜,消毒次数为2次或3次,之后待消毒剂完全干燥后,贴上新的透明敷料,其大小为6 cm×7 cm。

1.4 判断指标

1.4.1 穿刺部位感染 ①穿刺口周围2 cm内皮肤出现发热、红肿或疼痛等症状;②导管口部位出现脓性分泌物;③创口伴有血流感染及其他感染症状,护理人员一旦发现患儿穿刺部位出现以上情况,应立即对穿刺口周围皮肤进行穿刺活检及微生物培养工作,以确定感染的发生。

1.4.2 血流感染 患儿在导管留置期间,出现精神萎靡、反复呼吸暂停、体温异常、黄疸持续时间过长等菌血症或真菌血症等症状,或伴有发热、低血压及寒战等并发症,于患儿出现以上症状后,对其感染源进行检查,确认无其他感染源后,抽取外周静脉血进行实验室检查,如确诊为细菌阳性,则立即采取拔管处理,并取导管末段5cm送实验室进行细菌及真菌检测,以便确诊。

1.4.3 病原菌定植 若拔除导管后,导管的腔内血液、导管顶部及皮下部位均可见微生物生长,在对患儿导管进行拔除后,取导管末段约5 cm的样本送实验室进行培养。

1.5 观察指标 比较3组患儿治疗期间发生穿刺部位感染、血流感染及病原菌定植等并发症发生概率,同时对患儿病原菌分布情况进行记录。

2 结果

表2 3组患儿穿刺部位感染情况比较

表3 3组患儿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情况比较

表4 3组患儿病原菌定植情况比较 单位:例(%)

3 讨论

PICC管由于具有操作、护理简便,耐高渗,使用时间较长等优点,已逐渐成为新生儿治疗的常用手段,而对于伴有消化道畸形的新生儿,由于其难以从外界获取营养,且患儿年龄过低,反复穿刺难度较大且对患儿健康程度造成严重影响[6]。因此,多数该类患儿采用PICC进行辅助治疗,为患儿提供营养及药物,进而促进其症状的改善。但随着临床治疗经验的逐渐加深,郑芝蕾[7]指出,由于PICC管具有一定创伤性,仍可导致相应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进而影响治疗效果,且进一步研究发现,随着置管时间的延长,患儿出现感染的类型及方式存在一定差异,对短期置管的患儿而言,其感染类型以创口周围皮肤细菌定植与导管末端为主,而长期置管的患儿,其感染类型以导管连接处因污染而导致细菌定植于管腔内常见[9],同时,在置管期间采用透明敷料能够有效避免感染等症状的发生。

以往在对患儿进行PICC治疗时,仅在敷料出现潮湿或松动等情况下才对其进行更换,但由于此时更换,患儿极有可能已出现感染或细菌定植等情况,不利于患儿恢复,杨玉香[10]指出,通过定期对患儿开展透明敷料更换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但就目前而言,对透明敷料的更换频率仍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学者认为,提高敷料更换频率能够有效预防感染的发生,而陶凤来等[11]通过研究发现,在7 d内,更换3次敷料与更换1次敷料,对患儿感染率无影响。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3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出现穿刺部位感染、血流感染及病原菌定植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无差异(P>0.05)。这可能是由于,首先,透明敷料主要由聚氨酯制成,由于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导致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及水蒸气等均能够自由透过,因此对敷料下皮肤的自主呼吸影响程度较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细菌的增殖,进而降低感染率[12-14];同时,由于敷料具有透明性,患儿家长及护理人员均能够直接观察敷料感染情况的发生,有助于在发现患儿出现感染症状后,进而及时与医院取得沟通,通过尽早干预,避免不良情况的发生[15];再次,敷料在未出现潮湿及松动等情况下,对导管的固定性无明显影响,因此能够较长时间保证创口及导管的卫生安全[16];而过于频繁地更换敷料,尽管护理人员能够按照无菌操作规范开展护理干预工作,但随着更换频率的提高,可导致感染风险的增加,进而提高感染率。程晓健等[17]认为,适当延长敷料更换频率,有助于降低病人护理工作负荷,进而有助于使护理人员关注度更加集中在具有护理需求的病人身上,有助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3组患儿病原菌定植检测中,均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要细菌,占全部病人的5.66%,占全部病原菌定植阳性菌的40.00%,这是由于该种细菌为集聚在正常皮肤表面的条件致病菌,即在病人出现免疫功能降低或皮肤完整性出现损伤时,该类细菌能够通过分泌黏液性物质,依靠黏附作用,沿皮下隧道侵入病人体内[18],进而引起感染等并发症,而对于新生儿患儿,由于其自身免疫功能尚未开始发挥作用,而机体所携带的母体免疫功能代谢速率较快,因此极易导致表皮葡萄球菌出现导管内定植。

另外,陈晓春等[19]指出,在对PICC置管治疗的病人进行干预时,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①护理人员在开展敷料更换时,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进行,从源头避免感染的发生;②在对病人的日常监督时应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及敷料情况,一旦发现敷料出现潮湿、松动等情况,及时与医务人员取得沟通,并及时对敷料进行更换[20],而对于新生儿,由于无法与患儿进行有效沟通,因此应进一步提高护理巡查力度,尽可能避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③在进行敷料更换的过程中,应对病人创口周围皮肤进行认真观察,以免因损伤而导致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新生儿由于其机体免疫能力较差,因此应进一步加强护理干预力度,以保证新生儿正常生长发育[21]。

综上所述,将消化道畸形新生儿透明敷料更换频率设定为每7 d 1次较为合理,其能够在有效保证患儿置管安全性的同时,降低护理人员工作负荷,但在观察到敷料出现潮湿、松动等情况时,仍需及时对敷料进行更换,以保证患儿治疗期间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病原菌导管部位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调查与预防浅谈
植物免疫系统“合作”御敌
中线导管应用于ICU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分析当归中不同部位有效化学成分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五个部位冬天尤其要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