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康复治疗对精神分裂症康复病人神经功能、社会功能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2021-02-06 13:55阿尔孜古丽艾麦提
全科护理 2021年4期
关键词:奥尔夫精神分裂症神经功能

唐 娟,阿尔孜古丽·艾麦提,赵 艳

精神分裂症是以精神活动与社会环境不协调为特征的一组具有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的精神疾病[1],该疾病病因未明,多是由于遗传因素、神经发育及大脑结构异常、神经生化方面异常、心理社会等因素导致而成,通常情况下病人表现为意识清晰、智能与常人无异,但部分病人可能会出现认知功能障碍[2]。该疾病多发生于青壮年,通常具有发病慢、病程长、慢性化衰退、一部分病人可保持康复痊愈状态等特点[3]。临床症状复杂多样,不同个体不同阶段表现有很大差异,但都患有感知、思维、情感、意志及行为不协调和脱离现实环境等症状[4]。精神分裂症是以不同人的性格进行渐进性改变以及精神渐进性衰退,从而导致病人社会、生活、学习等能力日益降低,严重影响了病人及家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5]。精神分裂症临床多以药物治疗为主,辅以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及时合理的有效治疗,有助于控制病人精神障碍症状,一些病人甚至可以完全康复。奥尔夫音乐教育(Orff-schulwerck)是当今世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被美国同行称为现代音乐教育三大支柱的世界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奥尔夫音乐教育具有综合性和即兴性,从本土文化出发,使倾听者亲自参与其中,抒发感性感情。其中的即兴这一特点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具核心和吸引力的部分。根据有关研究显示,奥尔夫音乐不仅适用于儿童启蒙教育中,对成人教育、音乐治疗、老年健康等领域也具有重要意义。但对于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康复治疗及成效研究甚少。基于此,我院将奥尔夫音乐治疗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康复病人的临床治疗当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精神科收治的200例精神分裂症康复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字排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男52例,女48例;年龄38~62(43.67±6.25)岁;病程8~28(12.33±2.21)年。对照组男49例,女51例;年龄37~63(44.64±6.15)岁;病程9~30(12.35±2.25)年。两组病人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并确诊;②年龄20~65岁;③药物治疗病情稳定,无自残、冲动伤人等行为;④家属及病人知情本研究并同意参与。排除标准:①合并脑器质性疾病或伴有精神发育迟缓等;②依从性差,不能配合研究并病情不稳定;③合并患有听觉或视觉障碍;④病人及家属不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治疗干预,主要内容如下。①药物治疗护理:确定病人遵医嘱按时服下药物,保证病人服药到肚,密切观察病人服药后的反应和效果,分析病人拒绝服药的原因后具体解决,提高病人的服药依从性;②康复和预防复发的健康宣教:向病人及其家属讲解有关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精神药物等知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精神刺激,保持良好的支持系统以及让病人家属了解怎样识别病人疾病复发的早期征兆等;③日常生活护理:保证病人的营养供给和充足的睡眠,督促病人完成卫生护理;④心理护理:根据病人的心理状况,指导病人正确面对疾病,树立自信心,指导病人正确处理生活中的应激事件,训练病人克服不良的思维和习惯,增强其心理防卫能力。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正确运用沟通技巧,鼓励病人多活动,合理安排工作娱乐活动等社会功能方面的护理;⑤康复训练:对病人进行体能训练、生活技能训练以及社会交往技能训练等。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奥尔夫音乐康复治疗干预,具体方案实施如下。①成立奥尔夫音乐康复治疗护理小组:选取1名护士长和6名病房护士成立奥尔夫音乐康复治疗护理小组。由护士长任小组组长,统筹和制定奥尔夫音乐康复治疗护理方案,明确小组成员职责及工作内容。组织统一培训学习奥尔夫音乐教育,并进行考核,要求每一位成员都熟练掌握奥尔夫音乐康复治疗的方法和技巧。小组成员每周进行组内交流和讨论,并根据病人病情变化及时完善治疗护理计划。②奥尔夫音乐康复治疗护理方案:参与音乐治疗的病人每周2、4、6到康复中心参与治疗,每次治疗时间以1.5 h为宜,12周为一个疗程。音乐治疗前向病人介绍奥尔夫音乐康复治疗的基本原理和具体实施手段,增加病人对治疗的了解,并消除顾虑,进行很好的配合。奥尔夫音乐是在原本音乐的基础上,与动作、游戏、舞蹈、语言等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将病人通过动作的快慢、动作的强弱、动作的高低等来感受音乐, 将有助于病人的肢体协调能力和音乐感受能力。奥尔夫音乐康复治疗主要通过拍掌、跺脚、捻指、拍腿等声势形式表现出来。声势主要就是通过身体某一部位发出声响来作为乐器一样,有节奏有韵律。朗读活动主要包括以呼唤、诗歌、格言以词句等形式进行有节奏感的语言表达。病人在朗读锻炼过程中,根据不同内容和不同节奏来提取其中的节奏元素,进行简单的节奏训练。通过集体治疗的方式,激发病人主动参与,综合运用朗诵、歌唱、律动、器乐合奏(钟琴、木琴、钢板琴等)、即兴创造和表演等多种形式融为一体。例如当病人进行“自我介绍”练习时,治疗师用不快不慢的速度敲击鼓点使病人拍手附和,让病人跟随鼓点节奏匀速地一次说出自己的名字。治疗初期,可能有病人跟不上节奏,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可以很好地改善配合节奏说出自己的名字。在此基础上对病人再进行高要求训练。将日常生活中的走、跑、跳等结合音乐治疗,配合游戏、形体表演、集体舞蹈等形式,使音乐治疗多样化,培养病人兴趣,提高其音乐感、节奏感等听辨协调能力。

1.4 观察指标 ①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10]对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的神经功能进行评分比较,该量表包括意识、感觉、共济失调、凝视、视野、上下肢肌力等14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法(0~3分),分值为0~42分。分值越高表明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②采用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cale of Social Skills for Osychiatric Inpatients,SPPI)[11]对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的社会功能进行评分比较,社会性活动技能3个维度共12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0~4分),分值为0~48分。得分越高表明社会功能越好;③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对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的炎性因子指标情况进行观察并比较,包括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以及白细胞介素(IL-α)。

2 结果

表1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情况比较 单位:分

表2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社会功能评分比较 单位:分

表3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炎性因子表达指标情况比较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伴有感知、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和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的精神疾病,多起病于青壮年,一般无意识障碍和明显的智能障碍,病程多迁延[12]。根据有关研究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近700万人罹患精神分裂症,有50%的病人曾试图自杀,约10%的病人最终死于自杀[13]。病人遭受意外伤害的概率也高于正常人,但部分病人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的状态。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多采取综合治疗手段,根据病人的不同临床症状和处于不同阶段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14]。当病人进入缓解康复阶段,除了药物治疗外,要应用各种心理治疗方法使病人主动认识和分析既往的精神症状,促进自知力恢复[15]。但因为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认知能力有限且缺乏康复训练的积极主动性,传统的康复训练治疗护理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治疗护理效果,因此,寻求一种简单、直观、有效治疗护理方案对促进精神分裂症康复病人来说至关重要[16]。

奥尔夫音乐教育主要就是从音乐元素出发,对音乐教育进行创新[17]。主要致力于发掘、启发参与者生而具有的习性,通过各种方式即兴地演奏,通过发自内心地表现自己的情感,通过身体语言、动作、表演和音乐各个方面的结合,去学会和掌握音乐[18]。奥尔夫音乐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带节奏感的朗诵、有节拍的律动和声势以及乐器演奏等3个方面。它们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可以互相融为一个整体,是一个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过程[19]。近年来,根据有关研究显示,音乐治疗对于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期治疗在改善症状、抑郁情绪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因不同音乐治疗方法迥异,理论不完整,缺乏操纵性和可重复性[20]。因此,寻求一种高效可操纵性强的音乐治疗手段给临床音乐康复治疗带来了新的挑战[21]。

本研究将奥尔夫音乐治疗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康复病人的临床治疗当中,通过成立奥尔夫音乐康复治疗护理小组并实施奥尔夫音乐康复治疗护理方案,提高病人参与康复治疗的积极性,并在治疗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奥尔夫音乐康复治疗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病人(P<0.05);观察组病人的社会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人(P<0.05);观察组病人的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病人(P<0.05)。由此可以看出,奥尔夫音乐康复治疗干预可显著促进精神分裂症康复病人的神经功能恢复,提高并改善病人的社会功能,有效地控制并降低病人的炎性因子水平,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综上所述,奥尔夫音乐康复治疗干预可显著促进精神分裂症康复病人的神经功能恢复,提高并改善病人的社会功能,有效地控制并降低病人的炎性因子水平,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对病人获取良好康复结局具有重要意义,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猜你喜欢
奥尔夫精神分裂症神经功能
符号分析视角下的“奥尔夫热”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奥尔夫教学法在幼儿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中学音乐教学中奥尔夫教学法的应用
奥尔夫、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