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士对恶性高热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现状调查及干预对策

2021-02-06 13:55孙秀民
全科护理 2021年4期
关键词:恶性手术室麻醉

孙秀民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科室,由于其主要工作的特殊性,对手术室护士的要求也相对较高,既要求手术室护士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求其具有认真、负责和细致的观察能力和工作态度[1-2]。近年来,随着外科手术量的不断增加,麻醉技术在临床中的开展也越来熟练,出现了多种多样的麻醉方式和麻醉药物,不同的麻醉方式和麻醉药物均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3-4],但是临床中也不乏各种麻醉并发症的出现。并发症的出现不仅会导致病人病情更加复杂,严重时还会危及病人生命,影响病人预后[5]。恶性高热为一种极其严重的麻醉并发症。恶性高热(MH)是一种与家族遗传因素密切相关的严重麻醉并发症,主要是在病人吸入麻醉药物和去极化肌松药如琥珀胆碱等药物后出现了骨骼肌异常高代谢状态后所诱发[6-8]。恶性高热一旦发生,其病情进展十分迅速,病人在短时间内会出现体温急剧升高,耗氧量急剧增加,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全身肌肉出现痉挛,进而出现呼吸性酸中毒和代谢性酸中毒,若紧急救治不及时,病人将会由于器官衰竭而死亡[9-10]。恶性高热一旦发生,对病人的生命威胁极大[11],因此仍需要手术室护理人员能够对其有所认识,以在手术过程中积极发现该种并发症,并采取有效救治和护理,减少意外发生。本次研究调查了我市3所三级医院100名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恶性高热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干预对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随机抽取了我市3所三级医院手术室100名护理人员,其中男24人,女76人;年龄25~46(34.16±3.25)岁;工龄3个月至22年,平均(8.35±2.17)年;职称:护士25人,护师48人,主管护师20人,副主任护师7人;学历:中专10人,专科23人,本科60人,硕士7人。入选护理人员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自愿参与研究,并对研究问卷充分理解。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①护士一般资料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护士性别、年龄、工龄、最高职称和学历。②恶性高热相关知识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恶性高热定义、流行病学特征、高危因素、死亡原因、诊断方式、临床表现、预防措施、急救措施、降温方式、常用药物以及护理要点共11项内容。各项内容以选择题和判断题的形式呈现,由被调查护士独立判断选择,每项内容均占1分。③恶性高热相关知识获取方式调查:通过询问的方式收集被调查护士恶性高热相关知识的获取方式。

1.2.2 调查方法 调查均采用现场调查问卷的方式,在进行每一项调查项目前,由调查者向被调查护士解释调查目的,然后发放问卷,指导监督被调查护士独立填写,避免遗漏项目。填写完成后现场统一收回所有问卷。本次研究问卷回收率为100.00%。

2 结果

表1 手术室护士对恶性高热相关知识知晓情况(n=100)

表2 不同人口学特征手术室护士对恶性高热相关知识知晓情况 单位:分

表3 手术室护士恶性高热相关知识获取方式(n=100)

3 讨论

恶性高热的诊断和发病率在各国报告不一,方印等[12]通过文献检索调查分析了我国近50年来恶性高热的临床病例,结果显示,恶性高热发病率为1/50 000~1/250 000,近50年来,我国约出现了100例恶性高热病例,且以男性多见,18岁以下未成年人约占病例数的一半,而老年人则较为少见,其中约有一半的病人发生后死亡。由此可见,恶性高热作为麻醉十分严重的并发症,在临床中并不多见,而一旦发生将会严重危及病人生命[13-14]。本次研究对我市3所三级医院100名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恶性高热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结果发现恶性高热在手术室护理人员中的知晓度并不高。

3.1 手术室护士对恶性高热相关知识知晓度整体较低 本次调查研究显示,手术室护士对恶性高热相关知识的整体知晓率均不高,知晓率最高的为急救措施,答对率为42.00%,最低的为流行病学特征,答对率仅为5.00%,这一结果与纪小琴等[15]相关研究结果一致。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医院对手术室知识培训的过程中较重视对其疾病治疗和护理知识的培训,而忽视了对疾病基本知识的培训,本次调查发现,护士答对率最低的四项为恶性高热的流行病特征、定义、高危因素和预防措施,最高的4项为急救措施、降温方式、常用药物和护理要点,进一步说明手术室护士对于该并发症的处理方法相关知识知晓度高于对该并发症本身和预防方面的知晓度。恶性高热一旦发生,需立即停止麻醉,根据情况尽快完成手术或停止手术,手术室护士对该项认知最高表明其能够认识到恶性高热的危害性,并能采取一定的紧急处置。关于恶性高热的降温方式,临床中提倡冰袋、冰帽,盐水输注或冲洗腹腔和体外循环降温[16],护士对该项内容答对率为31.00%,表明降温知识作为基础护理的基本知识,护士对其掌握情况较好,但可能在临床运用和实践方面较为欠缺,不清楚上述降温措施也可以应用于恶性高热当中;在对恶性高热的护理中最主要的是加强对病人生命体征、心电、出入量、尿量以及实验室相关检查指标的监测,本次研究中,护士能够回答一部分基础监测指标,但针对该病的电解质、磷酸肌酸激酶等指标的监测,很少有护士能够回答,这主要是由于手术室护士对于疾病本身的了解程度较低。综合分析手术室护士对恶性高热各项内容知晓度低,除了临床中缺乏对该方面的知识培训外,另一原因可能是由于该并发症在临床中较为少见,大多护士并没有临床经验。

3.2 不同学历、职称和工龄手术室护士对恶性高热相关知识知晓度不一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学历、职称和工龄的手术室护士对恶性高热相关知识知晓率对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手术室护士的工龄、职称和学历与恶性高热相关知识知晓度高低密切关系。职称和学历越高、工龄越长,护士对恶性高热的知晓度越高,分析原因可能是,学历越高,对护理知识学习的时间越长,学习的内容越多,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涉及该方面的知识。此外,学历越高的护士可能会更愿意学习知识,唐项涛等[17]研究发现,高学历的护士对工作的体验更深,期望更高,其在工作中的学习积极性更高,需求更多;职称和工龄越长,积累到临床经验就越丰富,参加过的知识培训越多,因此容易涉及和接触到的护理研究就多,进而对恶性高热知识的掌握就越多、越全面,李爱敏等[18]调查发现,高职称和能级的护士对护理研究的涉及和参与的论文写作明显多于低能级护士,通过各项先进的护理研究,护士能够在此过程中接触到更多的护理问题,进而拓展了护理知识范围。

3.3 手术室护士对恶性高热相关知识获取方式少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手术室护士获取恶性高热相关知识最常见的方式是科室讲课,约占43.00%,其次为期刊文献和网络,同时也有24.00%的护士表示从没有接触过恶性高热相关知识,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有两点,一点是恶性高热本身在临床中十分少见,导致一些低年资护士在目前的临床工作中从未见过该并发症甚至完全不知道有该种并发症,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手术室缺乏对手术护士恶性高热知识的培训,或者在对麻醉知识培训过程中由于恶性高热十分少见就容易忽视对该并发症的培训,从而导致手术室护士对于该方面知识的获取方式较少。

3.4 提高手术室护士恶性高热相关知识知晓度 临床中应该加强对手术室护士恶性高热知识的培训,建议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①将恶性高热纳入到外科护理教学中。恶性高热知晓度低的首要原因是在护理教学阶段,即护士在处于学生时期时也并没有对该项内容得到详细的学习,但是该并发症危害严重,一旦发生对病人的生命具有很大威胁。因此,我们建议将该项并发症的知识在《外科护理学》书籍中进行讲解,可以设在麻醉护理相关板块,进而提升护理学学生对该方面知识的了解,为以后在临床工作中进行该项内容培训或遇到该种病例时能够有效应对而打下基础。②临床中增加理论知识培训。临床中对于护士尤其是手术室护士应该加强对该项内容的培训,可以通过制作麻醉高危并发症护理手册,在科室内摆放相关书籍等方式增加手术室护士对该方面知识的接触机会,也可以通过专题讲座和小讲课的形式针对该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尤其是对该并发症基础知识的讲解,在开展针对性讲座前应该明确护士的知识薄弱点,对其进行重点讲解,让手术室护士能够全面认识恶性高热;同时也可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如PBL模式等组织手术室护士对该项内容进行探讨,鼓励高年资护士对低年资护士讲解一些临床罕见病例和低年资护士不容易涉及的知识,以提升手术室护士对于该方面知识的整体知晓度[19-20]。③临床中增加实践机会。恶性高热十分罕见,手术室护士普遍缺乏临床实践经验,因此在临床中遇到该种病例后应该组织全体手术室护士进行深入讨论,也可通过情景演练、标准化病人等方式模拟恶性高热的发生,以此来提高手术室护士对于该并发症的认知和处理能力,进而加深其对恶性高热的认识。④倡导自学和主动学习。科室应该经常鼓励手术室护士积极参与临床研究和利用业余时间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随着各种疑难杂症的增多,临床中的护理难度不断加大,因此护理人员不应该局限于已经获得的知识和经验,而应该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加深对自己专业的学习,多阅览护理前沿文献,多向高年资护士进行请教,遇到护理问题时进行深入研究,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21-22]。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士对于恶性高热相关知识知晓率整体水平较低,获取方式少,因此临床中可通过多种培训方式,加强对手术室护士恶性高热知识和护理的培训,以提高手术室护士对恶性高热的护理能力。

猜你喜欢
恶性手术室麻醉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探讨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