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领悟编写意图有效渗透阅读策略

2021-02-16 01:08潘启儿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1年11期
关键词:阅读策略小学语文

潘启儿

摘 要:“阅读策略单元”的独立设置,是统篇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一大创新。然而,在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只侧重“教课文”,缺乏单元整合意识。笔者通过深入钻研教材,结合统编教材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意图,针对教师在实施单元策略单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六年级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为例,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如何领悟编写意图,做统编教材教学的实践者。

关键词:编写意图;阅读策略;小学语文

从三年级开始,每个年级的语文课本都设置了“阅读策略单元”,即三年级“预测”、四年级“提问”、五年级“阅读有一定的速度”、六年级“有目的地阅读”。小学阶段的阅读目标,明确了小学生阅读实践中需要经常运用的阅读策略,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效率十分重要。从学生的终身发展来看,统编教材之所以设置特殊的策略单元,是希望学生在小学阶段就能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策略,逐渐成为积极的阅读者。

然而,在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仍侧重让学生学文章的“生字新词”“篇章结构”“主要内容”“情感表达”等基础知识。众多教师缺乏单元整合意识。下面,笔者以六年级“有目的地阅读”这一阅读策略单元,谈谈如何通过深入领悟教材意图,有效落实策略单元的要素,凸现阅读策略单元的价值。

一、准确定位,细化目标,树立核心目标观

“有目的阅读”这一单元的开篇页,教材引用了“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提示了这一单元的人文要素是阅读;二是指出了阅读的目的性。

阅读策略单元由三篇课文组成,每一篇课文的阅读任务不尽相同。《竹节人》作为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正文前提出三个阅读任务,让学生根据不同的任务阅读文章,让学生初步感知什么是有目的阅读,怎样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选择合适的内容。此文宜作为策略教学的“样本”。《宇宙生命之谜》围绕导语提出的一个问题,并通过批注呈现出成熟阅读者的阅读过程,提示实现阅读目的的多种阅读方法。课后练习,引导学生带着两个新的问题再读课文,可以进一步体会:同样的阅读材料,不同目的,关注的内容和运用的方法不同。此文可作为策略教学的“例文”。《故宫博物院》是一篇略读课文,并且与生活贴切,在于运用阅读策略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迁移运用方法策略,侧重点是综合运用和成果展示。

教师应准确定位单元中每篇课文的重点,读懂编者的意图。在此基础上,制定并细化目标,形成指导性、针对性更强的教学目标,才能更好地落实单元的语文要素。

二、渗透策略,建构思维,树立实践发展观

“阅读策略”需要学生在丰富的阅读实践活动中认知、尝试、拓展、应用,从而建构意义,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关注策略习得背后的思维过程。

《竹节人》在阅读提示中给出了三个任务,目的是让学生在完成任务后,回忆自己是如何围绕这些任务读课文的。最后课堂聚焦的中心在于让学生回忆阅读过程,避免语文课上成制作竹节人的手工课。

《宇宙生命之谜》以旁批的形式详细呈现阅读思维过程。学生在看他人阅读的过程中,反思自己是为了解决问题如何阅读。《故宫博物院》在学生展示路线图后,教师追问:为什你这样设计?哪些景点做重点游览,为什么?在不断追问中渗透阅读策略。

三、着眼整体,全盘规划,树立单元整合观

从三年级到六年级的策略单元的编排有内在的逻辑关系。“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中总结了有目的的阅读方式的几种不同情况。因此,如果没有前一篇课文的学习,就很难进行第二篇课文的学习。教学策略单元的课文,我们要准确定位每一课的教学目标,让课与课关联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是统编教材非常强调的“单元整合”。紧扣训练要素,根据目标,我们可以如下规划全单元设计。

板块一:回顾——阅读导语页,温故知新。学生自主阅读“单元导语”,明白本单元学习要求,根据训练要素,回顾以往已经学过的阅读方法,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做好新旧知识之间的连接,从心理上自我调适学习思路。

板块二:奠基——自主探索,初步感知。学生读导页后,学习第一篇《竹节人》,建议只单独给出正文及阅读导语,学生根据导语三个问题展开阅读,第一次感受什么是“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收获自己真实而独特的阅读体验。最后,结合课后练习的对话框,领悟阅读方法。

板块三:提升——精读批语,实践提升。在初步感知什么是“有目的的阅读”后,对《宇宙生命之谜》展开精读,提示学生先不看书中的旁批。根据课前导语完成“除地球还是否还有生命存在”这问题。再对照课文批注,指导学生习得正确的思维方法。理解文本后,运用方法再读课文,完成课后两个问题,自主建构“有目的阅读”的基本方法。

板块四:迁移——迁移运用,综合实践。如果说前两课的学习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习得阅读方法,学习第三篇课文时,教师就要放手让学生去阅读,自主、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成果展示,并梳理阅读方法。

板块五:提炼——学生借助“交流平台”,自行回顾、梳理,同伴间相互交流、分享,从而提炼出方法,养成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而非“记忆”阅读的方法。

板块六:运用——大量拓展阅读,熟练运用阅读策略,并形成习惯。

這样从整体上统筹考虑,着眼全局设计,让前一课成为后一课学习的基础,后一课成为前一课学习的提升,形成教学合力,凸显策略单元的价值。

四、调动储备,关联策略,树立教材全局观

小学阶段的策略单元,看似独立,但有紧密联系,因此教者需要有教材全局观。学生在阅读前就有策略思考,暂称为“前策略”;阅读过程中实施“前策略”,并可能产生新的阅读策略;阅读后反思完善策略。在这过程中学生形成了有个人实践经验的真正意义的阅读策略。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启动前备知识,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实践运用,使策略清晰起来,让策略运用转化为习惯、能力。

阅读策略单元旨在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策略,使他们成为积极的阅读者。不以学生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掌握相应的阅读策略为目的,而是通过策略单元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策略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并使其在之后的语文学习中不断迁移运用,形成能力与习惯。因此,教师应高占位、低身段、稳步伐,深入领会教材意图,摆正“四观”,有效渗透策略要素,积极做统编教材的实践者,为学生成长奠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陈先云.预测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及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J].小学语文,2018(09).

[3]王宁.重视策略教学,强化高效阅读[J].语文教学通讯,2020(03).

[4]肖云霖,吴小明.高效阅读从“有目的地阅读”开始——六年级上册阅读策略单元教学建议及课例展示[J].教学月刊(小学版),2020(Z2).

猜你喜欢
阅读策略小学语文
开展郊区初中学校英语课外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巧用策略,“悦”读绘本
以阅读策略为导向的阅读教学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