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的妊娠情况分析及影响妊娠的因素研究

2021-02-27 03:08谢晓媚叶冰冰
智慧健康 2021年32期
关键词:肌瘤子宫年龄

谢晓媚,叶冰冰

(茂名市电白区人民医院 妇产科,广东 茂名 525400)

0 前言

在良性肿瘤疾病中,子宫肌瘤为常见疾病之一,也可将其称之为纤维肌瘤。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1],子宫肌瘤在正常育龄妇女中的发病概率在18%~45%不等,且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婚育观念的改变等,子宫肌瘤疾病发病率还在不断提高。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子宫肌瘤治疗方法,疗效确切,受到大量有保留生育功能患者的青睐,但是也有研究[2]表示,子宫肌瘤剔除术可能会使患者发生盆腔黏连,进而会对其术后生育带来一定影响,而且还可能会增加患者发生各种妊娠并发症的可能。本文基于此,将回顾性分析300例采用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进一步分析患者术后停止避孕的妊娠情况及影响其术后妊娠的相关因素,现将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回顾性分析茂名市电白区人民医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300例采用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后均停止避孕,年龄在23~43岁,平均(33.62±4.57)岁;手术类型方面,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TAM)、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LM)、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TCRM)患者例数分别为50例、193例、57例;肌瘤最大直径在3.0cm~7.5cm,平均(5.84±1.22)cm;肌瘤单发和多发例数分别为172例和128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过程目的知晓,临床资料完整,愿意配合术后随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排除配偶精液异常以及排精障碍者、合并严重内科疾病、合并输卵管病变以及卵巢肿瘤等其他妇科疾病者。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3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术后随访受孕结果,记录其术后妊娠情况以及术后首次怀孕距手术时间,同时采集术后受孕患者既往孕次、年龄、不孕不育就诊史以及受教育年限等临床基本情况,分析手术方式、切除肌瘤临床特征和术后妊娠的关系,对于可能影响其术后受孕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由统计学软件SPSS 22.0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影响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术后妊娠情况分析

300例患者术后共计204例曾受孕,占比68.00%,96例未曾受孕,占比32.00%。受孕患者中,术后首次怀孕距手术6至24个月不等,均值(12.37±4.41)个月,其中人工流产、引产、自然流产、药物流产分别51次、2次、8次、12次,异位妊娠2次,已经分娩者共计110例,还有25例正处于孕期,一共妊娠210次。

2.2 患者临床基本情况和其术后妊娠的关系分析

如表1所示,既往孕次>4次、年龄>35岁、有不孕不育就诊史、受教育年限≤16年的患者,其术后受孕率明显低于既往孕次≤4次、年龄≤35岁、无不孕不育就诊史、受教育年限>16年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患者临床基本情况和其术后妊娠的关系分析[n(%)]

2.3 手术方式、切除肌瘤临床特征和术后妊娠的关系分析

如表2所示,肌瘤数目为多发的患者,其术后受孕率明显低于肌瘤数目为单发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方式、肌瘤类型以及肌瘤最大直径和术后受孕率无明显关系(P>0.05)。

表2 手术方式、切除肌瘤临床特征和术后妊娠的关系分析

2.4 影响患者术后受孕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如表3所示,以既往孕次、年龄、不孕不育就诊史、受教育年限以及肌瘤数目作为自变量,以术后受孕作为因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患者术后受孕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35岁和有不孕不育就诊史(P<0.05)。

表3 影响患者术后受孕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激发了一部分年龄稍大妇女的生育渴望,研究[3]指出,女性年龄在20~24岁阶段是生育能力的顶峰阶段,25岁之后,其生育能力会发生一定减弱,而35岁之后,则会明显减弱。子宫肌瘤作为一种好发于30~50岁女性群体的良性肿瘤疾病,主要是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是导致妇女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子宫肌瘤剔除术是目前常见的一种外科治疗方法,对提高临床妊娠率具有重要作用[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300例患者术后共计204例曾受孕,占比68.00%,受孕患者中,术后首次怀孕距手术6至24个月不等,均值(12.37±4.41)个月,一共妊娠210次。而既往也有研究[5]指出,子宫肌瘤剔除术后临床妊娠率在69.58%,和本次研究结果基本相符,提示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子宫肌瘤患者,子宫肌瘤剔除术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通过对影响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受孕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既往孕次>4次、年龄>35岁、有不孕不育就诊史、受教育年限≤16年的患者,其术后受孕率明显低于既往孕次≤4次、年龄≤35岁、无不孕不育就诊史、受教育年限>16年的患者(P<0.05),肌瘤数目为多发的患者,其术后受孕率明显低于肌瘤数目为单发的患者(P<0.05),手术方式、肌瘤类型以及肌瘤最大直径和术后受孕率无明显关系(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患者术后受孕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35岁和有不孕不育就诊史(P<0.05)。年龄作为影响患者术后受孕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既往研究[6]表明,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率会随着患者手术治疗时年龄增长而下降,而贾颖洁等[7]也指出,年龄在30岁以下的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群体,其术后妊娠率要比年龄在30岁以上的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至少高出30%。而这也提示我们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子宫肌瘤患者,在确诊后需要尽早采取相关治疗干预措施,以改善后续妊娠情况。不孕分为原发不孕和继发不孕,引起不孕的发病原因分为男性不育和女性不孕,本次研究将见配偶精液异常以及排精障碍者予以排除,排卵障碍、输卵管因素、子宫内膜容受性异常等是导致女性不孕的常见因素[8],研究[9-10]指出,在女性不孕患者中,大约有6%~9%存在肌瘤,而这类群体中大概只有不到3%为肌瘤所致不孕。既往有学者[11]将子宫肌瘤不孕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B组、C组,对其分别予以保守治疗、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和其他手术治疗,结果显示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后的受孕成功率为31.12%,而因输卵管积水等其他不孕因素进行其他手术治疗同时没有肌瘤将切除的患者,其术后受孕成功率为59.14%,认为除肌瘤外,其他如输卵管等因素对患者不孕会带来更大影响。而这也提示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既往有不孕不育就诊史的子宫肌瘤患者的重视度,为尽量提高其术后生育率,需要明确导致其不孕的主要原因,若为肌瘤因素,则尽早予以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若为肌瘤外的其他因素,则要另行考虑,不建议对患者盲目开展子宫肌瘤剔除术[12]。

综上所述,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子宫肌瘤患者而言,子宫肌瘤剔除术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但是治疗时需要注意对患者年龄以及自身既往有无不孕不育就诊史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尽量提高妊娠率。

猜你喜欢
肌瘤子宫年龄
变小的年龄
非脱垂子宫应用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45岁及以上未绝经多发子宫肌瘤患者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残留、复发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跟踪导练(五)
海扶刀对比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106例临床研究
年龄歧视
算年龄
什么样的子宫肌瘤需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