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院外导管维护中的影响

2021-02-27 03:09钟番香林小芳麦慧晓关金华陈慧华
智慧健康 2021年32期
关键词:知晓率导管静脉

钟番香,林小芳,麦慧晓,关金华,陈慧华

(阳江市人民医院 肿瘤一科,广东 阳江 529500)

0 引言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肿瘤患者中使用较多,不仅方便肿瘤患者用药途径,亦可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实现医患的共同受益[1]。但是,当前医院普遍存在重置管轻护理、重在院护理轻延续性护理等问题,主要表现在护士对患者出院后管道的维护宣教不足、宣教后对患者的理解与接受能力缺乏科学的评估,导致患者出院后置管部位局部感染、渗血、导管移位及脱出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2-3]。既往研究表明[4]:除了执行操作本身,置管后护理将会直接关系导管并发症的发生及医疗风险隐患。由于间歇期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会对预后产生影响,多数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率与化疗间歇期自我管理水平不当有关。综合护理干预是一种新型的干预模式,包括[5-6]:院内的健康宣教与强化自我维护能力、1周电话随访、24h导管安全热线等,有助于降低肿瘤PICC置管患者隐患,从而能获得较高的满意度与知晓率。因此,本研究以本院肿瘤科置入PICC患者为对象,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院外导管维护中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3月-2020年8月在本院肿瘤科置入PICC的患者108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男31例,女23例,年龄(34~82)岁,平均(57.98±6.71)岁;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4例,高中25例,高中以上15例;PICC刺穿血管:头静脉9例,贵要静脉22例,正中静脉19例;肿瘤类型:肺癌24例,肝癌15例,胃癌8例,淋巴瘤5例,其他2例;观察组54例,男29例,女25例,年龄(35-84)岁,平均(58.11±6.78)岁;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2例,高中26例,高中以上16例;PICC刺穿血管:头静脉10例,贵要静脉23例,正中静脉17例;肿瘤类型:肺癌20例,肝癌16例,胃癌8例,淋巴瘤7例,其他3例。本研究均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签署同意书。两组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肿瘤诊断标准[7],且患者均经病理组织检查确诊;②均给予化疗和PICC置管术处理;③置管期间能带出院,且患者意识清晰,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排除标准:①精神异常、认知功能异常或视听障碍者;②凝血功能异常、不宜手术治疗或多发性肿瘤者;③存在血管外伤、穿刺部位感染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住院期间由医院的静脉治疗小组专科护士,通过操作示范、发放PICC维护手册等方法进行干预,对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及交流,正确指导其导管的维护方法,告知其相关知识,叮嘱患者定期到医院换药和冲管[8-9]。

观察组:联合综合护理干预。①建立置管档案。详细记录患者的姓名、年龄、诊断、置管信息,随访相关信息;根据患者的病史及置管情况,较为准确的评估患者PICC导管的护理风险,对于容易发生导管相关血栓者,出院后每天测量臂围情况,动态观察臂围增加需及时与护士电话沟通、汇报;②成立延续护理小组。根据医院情况由医生1名、护士长1名及具有PICC操作资质的专科护士2名成立延续性护理小组(所有组员均为中级以上职称、学历本科以上,工作年限>5年);不同组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医生主要负责相关疾病知识的指导,护士长全程管理与组织,则专科护士负责PICC维护、健康教育;③同病友教育。挑选维护较好、具有能力、热忱帮助其他病原的患者担任老师,分享管道维护的经验并做好正确的示范;通过同伴分享健康观念、知识,转变不正确的健康行为,尽可能获得较好的健康教育效果;PICC带管患者由于缺乏正确的维护知识,常伴有自我感受负担体验。因此,应加强患者PICC维护的知识、重视程度,增进与患者的情感、信息与知识交流,提高患者的自我维护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④家庭参与式护理。积极邀请患者家属参与PICC的维护中,使得家属掌握管道的相关知识,并进行健康教育,尽可能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照顾,提高患者遵医行为;⑤加强患者随访。出院后每周对患者进行1次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出院后PICC导管维护存在的问题,叮嘱患者换药时间;积极开通24h导管安全热线,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答;⑥微信管理。出院前邀请患者或家属加入PICC延续性护理微信群,借助微信社交软件通过文字、语音、图片及视频等方式指导其PICC导管的维护方法、注意事项,对家属或患者存在的疑问进行解答;患者或家属随时可将导管维护或并发症以文字、图片、语音、视频方式发送到微信群内,给予相应的护理指导,2个月护理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

1.4 观察指标

①知晓率、满意度。两组护理2周后采用通用知晓率和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知晓率(维护方法、定期复查、并发症识别)和满意度(护理方法、护患关系、服务态度)进行调查,各项总分100分,≥90分为知晓/满意[10-11];②并发症发生率。记录两组2个月护理期间感染、移位、脱出、堵塞、破裂、断裂发生率;③自我维护能力。两组护理前、护理2个月后采用导管自我维护能力测定量表(ESCA)分别从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概念及健康水平进行评估,总分172分,分值越高,自我维护能力越强[12-13]。

1.5 统计分析

采用SPSS24.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知晓率及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2个月后维护方法、定期复查、并发症识别知晓率和护理方法、护患关系、服务态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知晓率及满意度比较[n(%)]

2.2 两组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2个月护理期间感染、移位、脱出、堵塞、破裂、断裂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比较[n(%)]

2.3 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两组护理前自我维护能力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护理2个月后自我维护能力得到明显提高;观察组护理2个月后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概念及健康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表3 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护理前比较,*P<0.05。

3 讨论

静脉化疗是通过外周静脉与锁骨下静脉穿刺的方法输注化疗药物,是恶性肿瘤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是,长期静脉化疗容易损伤外周静脉,引起静脉变硬、组织坏死等[14-15]。既往研究表明[16]:与静脉穿刺相比,PICC置管术具有穿刺次数少、创伤小、长期置管等优点。但是,部分患者置管后由于缺乏规范的护理,导致患者置管隐患风险较大。研究表明[17]:对PICC置管患者在院外实施延续性护理能降低PICC置管期间的安全隐患,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近年来,综合护理干预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2个月后维护方法、定期复查、并发症识别知晓率和护理方法、护患关系、服务态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从本研究结果看出,综合护理能提高肿瘤患者PICC置管时知晓率和满意度,利于患者恢复。综合护理干预是一种新型的干预方法,护理过程中通过实施健康宣教与强化培训、出院后延续护理等,有助于提高患者及家属的综合认识,教会其在院时的健康宣教与强化培训,让患者能在家中进行自我维护,从而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18]。此外,综合护理的实施能减少并发症而延迟管道寿命,减少重置而增加的卫生成本,具有操作简单、可行及患者乐于接受等优点[19]。本研究中,观察组2个月护理期间感染、移位、脱出、堵塞、破裂、断裂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从本研究结果看出,综合护理干预用于肿瘤患者PICC置管院外导管维护中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既往研究表明:PICC专科门诊护理人员均接受统一、系统化操作培训,熟练掌握置管操作技术;善于向患者及家属采用宣传册、口头讲解等途径,介绍PICC的相关知识、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并发症处理措施等,指导患者正确地进行导管日常维护,有助于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减轻置管操作引起的抵触[20]。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2个月后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概念及健康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看出,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肿瘤患者PICC置管院外导管维护时自我护理能力。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用于肿瘤患者PICC置管院外导管维护中有助于提高患者知晓率及满意度,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知晓率导管静脉
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内径及功能变化的研究进展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PICC导管体内头端打结1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策略
“臣心对比,影领基层”病例诊断大赛第一季第一期病例诊断点评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强化健康认知护理应用于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患者护理中对知识知晓率的改善评价
上海市某区交通警察健康知识及相关行为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