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图式构式“X至于”的句法语义分析

2021-02-27 16:17李思旭王亚芹
关键词:连词句法因果关系

李思旭,王亚芹

(安徽大学 文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9)

近年来,双音节“甚至、以至、乃至”学界已有了一些研究,比如方一新[1]、刘红妮[2]、周静[3]对“甚至”词汇化及其功能的研究,袁毓林[4]对“甚至”“反而”的语义功能比较研究,张谊生[5]对“以至”与“以致”中立化的研究,张玉洁[6]对这三个词的语义与替换条件研究。但是三音节的“甚至于、以至于、乃至于、不至于”等四个“X至于”,除了“不至于”(朱军、卢芸蓉[7]),其余三个词到目前为止还未见专文研究。现有的词典及相关研究,大都认为三音节“甚至于、以至于、乃至于”基本等同双音节“甚至、以至、乃至”的用法。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如果不是,那么它们之间又具有哪些共性和差异呢?三音节“X至于”内部几个词语在句法语义特征上又有哪些共性和差异呢?

这四个“X至于”中,由于动词“不至于”的固化程度较低,句法语义特征不是很明显,所以不展开论证,只是在比较四个“X至于”的共性和差异时顺带提及。我们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副连兼类词“甚至于”以及连词“以至于、乃至于”上。先“同中见异”,分析属于同一词汇图式构式“X至于”的这三个词的语义属性;然后“异中见同”,归纳这三个“X至于”共时特征和历时演化方面的共性与差异。

一、副连兼类词“甚至于”的句法语义分析

《现代汉语八百词》[8]对“甚至于”的解释是同“甚至”,对“甚至”的解释是副连兼类词:副词,强调突出的事例;连词,或者放在并列的名词、形容词、动词、介词短语、小句的最后一项之前,突出这一项,或者用在第二小句,前一小句用“不但……”。《现代汉语虚词例释》[9]没有单独列出“甚至于”的词条,只是在释例“甚至”副词用法时,顺便补充说,“甚至”有时可以说成“甚至于”,认为“甚至”是副连兼类词。

关于双音节“甚至”的词性问题,学界存在分歧,有的认为是副词,有的认为是连词,但主流观点认为是副连兼类词。结合以上两部词典的释义,我们认为三音节“甚至于”也是一个副连兼类词:当“甚至于”不存在修饰限定功能,主要起关联作用时是连词,如例(1);当“甚至于”不起关联作用,主要承担修饰限定功能时是副词,如例(2)。

(1)这十年来很痛苦你知道,这十年来像我爸爸,我女儿,甚至于我儿子,他们都对我产生了一个恨,曾经产生过一个很大的误解。(《鲁豫有约》)

(2)他们甚至于提砂枪押运着一车车木材,冲关闯卡,有时一夜之间偷运木材出境竟达数辆汽车。(1994年《报刊精选》)

我们还可以根据连接对象的性质和句法位置来判断其词性:当“甚至于”前后有好几项性质、形式相同的结构连接在一起时,多为连词用法,如例(3);当位于谓语之前,且处于句中时,一般为副词用法,如例(4)。

(3)打出拳头产品,实行规模经营,推行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甚至于一县一品,使六安地区加快了治穷步伐。(1994年《报刊精选》)

(4)大文豪大学者也总是和读书脱不了干系的;也只有读书多的人才能谈出点读书的酸甜苦辣和读书的文化味来。这甚至于可以说形成了一种“读书文化”。(1995年《人民日报》)

综合两部词典对“甚至”的解释,我们可以把“甚至于”的主要语义内涵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连词“甚至于”的递进义。以下例(5)表示的是时间长度上缩短的递减语义序列。例(6)是程度上加深的递增序列。可见,不管是递增还是递减序列,语义程度都越来越重,不断加深。

(5)据统计数字显示,讲这种话的公司,有90%是在一星期后,甚至于一天之后就倒闭了。(《哈佛经理弊病诊治》)

(6)许多青年敬佩她,崇拜她,甚至于迷恋她。(1993年《作家文摘》)

二是连词、副词“甚至于”的强调、突出义。连词“甚至于”连接的前后项相比,后一项的语义程度更深,是说话人想要重点强调突出的部分;副词“甚至于”后面的部分也同样是为了突出强调。

(7)它们时常并驾齐驱,肆虐于人间,不仅带给人类痛苦和恐慌,有的时候也会导致整个社会的衰退,甚至于国家的消亡。(韩启德《传染病的历史告诉我们》)

(8)它甚至于可以接近水星,可以接近金星,接近地球,接近火星。(李竞《小行星会撞地球吗》)

(9)海瑞当年号称海青天,他藐视权贵,刚直不阿,爱民若子,执法如山;甚至于冒犯龙颜,对当朝皇帝老子的昏聩无道,海瑞也敢直言谏骂。(《宋氏家族全传》)

以上例(7)“甚至于”是连词用法,连接“社会衰退”“国家消亡”两个前后项,且重点强调突出“国家消亡”的严重性。例(8)“甚至于”是副词,强调突出后面的谓词性成分。例(9)“甚至于”前后项之间也具有关联义,前面的“藐视权贵”“执法如山”和后面的“冒犯龙颜”存在语义上的递进,强调突出后面的连接项“冒犯龙颜”,且“冒犯龙颜”是一个极端项。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皇上是权威等级的最高点,海瑞在执法过程中对最高的权威等级皇帝老子的问题都敢直言谏骂,那么其他的权威等级就更不用说了。

“甚至于”还可以表达反预期性。例(10)如果去掉副词“甚至于”,句子在语义上只是陈述一种事实:司徒知道宋庆龄对巧克力有嗜好。而“甚至于”的使用,我们能体会到陈述人对司徒知道宋庆龄对巧克力有嗜好的惊讶和不可思议之情,还可以进一步说明司徒对宋庆龄的了解之深。对“甚至于”后所连接的对象的惊讶,正体现出一种违反主观预期的意外之感。例(11)如果去掉副词“甚至于”则是对“XX先生教导我们结了婚的女人也应当谈恋爱”的客观陈述。“甚至于”的使用,可从句中读出我们对“XX先生”这一“教导”的诧异和意外,似乎有悖于我们对先生的一般认识,与说话人的主观预期认识相反。

(10)他甚至于知道宋庆龄对巧克力有嗜好,所以带了一大盒最好的巧克力到柏林。(《宋氏家族全传》)

(11)“××先生甚至于教导我们,结了婚的女人也应当谈恋爱。”(《作家文摘》)

二、连词“以至于”的句法语义分析

《现代汉语八百词》[8]对“以至于”的解释是同“以至”,对连词“以至”的释义分为两个方面:直到,表示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浅到深,从低到高,有时也用于相反的方向;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而产生的结果。《现代汉语虚词例释》[9]《现代汉语词典》[10](第7版)对“以至于”的解释跟《现代汉语八百词》类似。综合三部词典对“以至”的解释,可以把“以至于”的主要语义内涵归纳为两个方面。

一是语义上的递进、延伸义。一般情况下,“以至于”连接词或短语时,根据连接对象的语义特征可以分为 “时间、数量、范围、程度”四个方面的递进、延伸。连接项语义上既可以是递增序列,如下面前三例,也可以是递减序列,如后一例,但都表示整个句子核心语义的更进一步。如:

(12)几天,以至于几周吃不到粮食,严重缺盐,风雨交加,露宿山林也是家常便饭。(1996年《人民日报》)

(13)刘徽根据割圆术从圆内接正六边形算起,边数逐步加倍,相继算出正12边形,正24边形,……以至于正96边形每边的长,并且求出正192边形的面积。(《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14)就是这些表现方法活生生地表现出剧中的人物,而这些人物又是使观众同情、佩服,以至于敬爱的。(1994年《报刊精选》)

(15)它的作用将渗透到所有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学校、工厂、商店、家庭以至于个人,为所有单位和个人服务。(1994年《报刊精选》)

“以至于”连接词或短语时,语义上主要表示这几个方面的延伸和递进。但也存在一些“以至于”连接的前后项不是明显的递进、延伸关系,而是一种并列关系,虽然用例不是很多。

(16)我们这个世纪崇拜的似乎不再是什么思想家、道德家,不再是什么科学家、艺术家……人们顶礼膜拜的是船王、地产大王、电子大王以至于什么万金油大王、巧克力大王。(1995年《人民日报》)

(17)韩国一位商人说:“中国货不仅便宜,而且质量上乘、品种多,比原先的好多了。现在,中国产的餐具、艺术品、辣椒、葱、蒜、玉米、大豆、蛇以至于泥鳅等,韩国都需要。”(1994年《市场报》)

例(16)各项“船王、地产大王、电子大王和万金油大王、巧克力大王”语义上是平等的并列关系,没有明显的递进和延伸义。例(17)连接的前后项之间也同样不具有明显的递进、延伸义,各项之间都是并列的。

二是“以至于”前后小句间的因果关系。“以至于”可以连接词或短语,但还是以连接前后分句为主。连接的前后两个小句在语义上紧密相关,后一小句的结果是在前一小句的条件下产生的,两个小句之间是一种“量变”引起“质变”的致使性因果关系。

(18)由于激动,他的手颤抖不止,以至于写了三次才将地址写清楚。(2001年《新闻报道》)

(19)赵佗活得太久了,以至于他的儿子都死了,留下的王位只好由其孙子赵眜来继承。(倪方六《中国人盗墓史》)

例(18)“以至于”连接的结果小句“写了三次才将地址写清楚”,是由前一小句心情过于激动引起的。一般的紧张不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只有紧张程度到了一个极高的状态,才会导致双手的颤抖而写不好字。例(19)“以至于”连接的结果小句“留下的王位只好由其子孙来继承”,是前一分句中“赵佗活的太久”引起的。在正常的自然的生命状态下,父亲活的久也不会超过儿子的寿命,这里用“太”强调赵佗活的久,导致了最后的结果。

在实际的语料中,我们还发现“以至于”可以连接前后小句间是逻辑因果的情况。也就是说,这两个小句之间不存在“量变”与“质变”的致使性因果关系,而只是一般的逻辑关系,虽然用例也很少,如:

(20)非常遗憾的是,在整个采写的过程中,没有找到小雪的男友,以至于本文无法提供小雪的生前照片。(刘一达《“网”上绝唱》)

上例中“以至于”连接的后一分句“本文无法提供小雪的生前照片”与前一分句的“没有找到小雪的男友”之间不是前面分析的程度致使关系,这两个前后小句之间是一般的逻辑性因果关系:之所以无法提供小雪的照片,是因为没有联系到与小雪生前关系紧密的男朋友。

“以至于”以连接分句为主,且前后分句之间大都存在程度性的致使因果关系。张谊生[11]在分析双音节“以至”连接前后分句的关联功能时指出,“以至”还可以关联某种原因导致的逻辑性因果句,但更常见的是关联某种程度之深而形成的致使性因果句。三音节“以至于”具有同样的倾向性,连接致使性因果句时,同双音节的“以至”一样,在前一分句中依然存在较多加重程度之深的副词,如“极其、十分、那么、非常、太、很”等。

(21)这个金发女孩总能让他安静,让他有想成家的感觉,而且这股感觉是那么的强烈,以至于他迫不急待地希望能早日向她求婚。(张小蛇《李小龙的功夫人生》)

(22)我们在工作上花费了太多的时间,以至于浪费了生命的大好时光。(《鱼》)

(23)也由于这个原因,那时候的马云并不热衷于学业,而是在学生会中混得非常有名气,以至于临近的学校中,一些活跃的男生都认识他。(《谁认识马云》)

“以至于”还常常跟“甚至/甚至连……也/都……”连用。“甚至”是副连兼类词,在语义上表示递进与强调。“甚至/甚至连……也/都……”同样表示强调与突出,常常用在前面分句,表示前面的语义达到了较深的程度。此时由“以至于”引出结果小句,两者间为致使性因果关系,语义相宜。如:

(24)为什么连一向谨小慎微的人们也视风险为儿戏,把多年积攒的血汗钱都掏出来,甚至东挪西借,以至于炒得股市“牛气冲天”呢?(1994年《报刊精选》)

(25)从接到通知到出发,不足半个月,我甚至连回家省亲的时间也没有,以至于新婚不久的妻子高伟赶到北京为我送行。(1994年《报刊精选》)

例(24)“以至于”前的小句陈述的是人们醉心于炒股,除了把多年积攒的血汗钱都掏出来,还东挪西借。“甚至”在语义上可以表达一种超出一般预期的惊讶,把这种醉心的程度进一步突出,此时再由“以至于”引出这种程度之深导致的结果,语义上衔接恰当。例(25)因为“甚至连……也……”两者连用具有引出极端性的突出强调作用,语义上的递进义更强,再由“以至于”引出结果小句“新婚不久的妻子跑来为我送行”。

“甚至”和“以至于”连用时有时可以顺序互换,“以至于”在前,“甚至”在后。但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同:“甚至”在“以至于”前面时,“甚至”突出强调程度之深,进而导致后面的结果;“以至于”在“甚至”前时,“甚至”对前面程度结果小句进行强调。下例中“以至于”先连接了由前面程度之深导致的结果小句“成了文化”,后面由“甚至”突出强调“半药半食”的极端性。

(26)在中国,茶就更加普遍,以至于成了文化,甚至“半药半食”的神话。(云无心《吃的真相》)

“以至于”除了跟程度副词非紧密共现,有时还可以与一些其他的连词或者介词构成一些固定格式,表达递进语义,主要有“自……以至于……”“由……以至于……”“从……以至于……”等。以下三例的结构式都表示对象范围的扩大,是一种递进关系,这跟“以至于”的递进、延伸义密切相关。

(27)就是自天子以至于卿大夫,即所有属于支配阶级的人,都依着土地的占有形式,而寄生于农奴的劳动生产剩余上面。(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28)至若他以下的公卿大夫,由宰相以至于小小吏丞,权之所在,利之所在,自然要分别成为大家营谋攘夺的目标。(《中国官僚的形成》)

(29)从太阳帽、墨镜到矿泉水、啤酒以至于电扇、冰箱、空调等无不购销两旺。(1995年《人民日报》)

三、连词“乃至于”的句法语义分析

《现代汉语八百词》[8]指出,连词“乃至”具有强调义,一般用在并列的词语、短语或小句的最后一项之前,表示突出最后一项所指的内容。也可以说“乃至于”。《现代汉语词典》[10](第7版)认为“乃至于”同连词“乃至”,对“乃至”的释义是:连词,甚至。综合两部词典对“乃至”的解释,把“乃至于”的主要语义内涵归纳为两个方面。

一是“乃至于”的递进、强调义。“乃至于”前后项之间不是无序的任意排列,各项之间都存在递进、强调关系。连接的前后项从对象上看,也可以大致分为“数量、时间、范围、程度”等四个方面。例句分别如:

(30)孩子头上梳着三个小辫子的,乃至于五六个小辫子的,衣服简单到只剩下一个红兜肚。(张清平《林徽因》)

(31)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17年来,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预计在未来的5年乃至于15年,仍然可以保持一个良好的发展势头。(1995年《人民日报》)

(32)在省道公路旁乃至于一些县、乡公路边,每10公里就有一个加油站。(1993年《报刊精选》)

(33)这次奇遇又在他的伙伴中引起多少激动、向往、乃至于嫉妒的感情啊!(《读书》)

“乃至于”同“以至于”一样,连接项之间有时也存在并列情况,没有以上所分析的递进、强调义。下面例(34)“乃至于”的连接的前项“欢乐、忧伤、希望、痛苦”跟后项“怀疑、失望、饥饿”之间都是并列关系,没有语义上的递进、强调义。

(34)走近这二十扇窗子,怀着真诚的情感聆听其中的欢乐、忧伤、希望、痛苦乃至于怀疑、失望、饥饿和真诚。(《读书》)

二是“乃至于”前后小句间的因果关系。《现代汉语八百词》[8]、《现代汉语词典》[10](第7版)都没有指出“乃至于”可以表示前后小句的因果关系。但是在实际语料中,“乃至于”也同“以至于”一样,可以表示前后小句的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只是单纯的一般因果关系,不是由于程度之深而产生的程度性致使关系。这一语义特征可能是“乃至于”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类推产生的,虽然用例很少。

(35)当今太平盛世,城乡狗患频仍,乃至于干警突击,全民动员,打狗除患,岂不悲哉?(1994年《市场报》)

(36)家里未请全日保姆,孩子的事都是她亲自操持,乃至于电影的拍摄工作得根据孩子学校的课程转,有很多镜头不得不临时改到纽约的住处附近拍。(1996年《人民日报》)

例(35)“乃至于”连接后一小句的“干警突击,全民动员,打狗除患”的原因是前一句的“当今太平盛世,城乡狗患频仍”,前后句之间是逻辑性因果关系。例(36)“乃至于”后项“电影的拍摄得根据孩子学校的课程转,有很多镜头不得不临时改到纽约的住处附近拍”是由前句“家里没有请全日制保姆,孩子的事她亲自操持”引起的。

四、词汇图式构式“X至于”的共性与差异

(一)句法上的共性与差异

四个“X至于”在词类上存在差异:“甚至于”是副连兼类词,“以至于、乃至于”是连词,“不至于”是动词。四个词语的韵律切分也不同,“甚至于、以至于、乃至于”在韵律切分上都是“2+1”模式,动词“不至于”是“1+2”模式。“甚至于、以至于、乃至于”都可以连接词、短语、句子等多级语法单位:“甚至于”“乃至于”以连接词和短语为主,连接句子相对较少,而“以至于”主要连接小句。由于连接成分的差异,进而导致充当句法成分的差异:“以至于”可以跟后面连接的小句之间有停顿,如例(37),其他三个“X至于”则不可以。

(37)作为一个国家商品的总体形象严重地破坏了,以至于,国人一提到国货,都心情各异地摇头。(1994年《报刊精选》)

四个“X至于”在词类上虽然不是完全相同,但都可以跟“连……也/都……”共现。

(38)要不是邻居好心肠,我们的农舍根本翻修不了,甚至于连第一个冬天也挨不过。(《读者》)

(39)这种卖法儿,不仅是送,政府还要倒贴,以至于连买的人都觉得太便宜了。(1998年《人民日报》)

(40)但是有一年突然地变了,没有了客人,没有了棕子与雄黄酒,更没有华彩的小丝粽子,乃至于连端午节也没有了。(《端午节》)

(41)袁盎虽然是被赐死的,但不至于连一口柳木棺材也置办不起吧。(倪方六《中国人盗墓史》)

“X至于”在句法上的差异性主要集中在“以至于”和“乃至于”两个词上。“以至于”在句法上主要连接前后具有因果语义关系的小句,连接词或短语的情况较少。由此造成了“以至于”前一分句语义上表示较高的程度义。这种程度义可以通过程度副词、或者一些固定的结构来表达。下例中“如此”为副词,在句中分别修饰动词“守时”、形容词“拥挤”,突出程度之高。

(42)这一主一仆是如此地守时,以至于市民们在与他们亲切地打招呼的同时,总忘不了趁机校正自己的手表。(《仰望星空的启示》)

(43)伊少尔先生说,伦敦汽车如此拥挤,以至于平均时速只有17.5公里,与本世纪初马车速度相当……(1996年《人民日报》)

以上为“以至于”用来表示前后句语义程度导致的因果关系的句法特征。虽然“乃至于”也可以连接前后因果关系的小句,但是“乃至于”因为只连接逻辑性因果关系,所以不具有这样的句法特征。此外,“以至于”在表达延伸义时可以形成“自……以至于……”“由……以至于……”或者“从……以至于……”的固定搭配,如上文例(27)-(29),连词“甚至于”和“乃至于”在实际的语料中却没有这样的用法。

“以至于”可以跟一些单音节名词共现使用,“甚至于”“乃至于”没有这样的用法。

(44)只见一个个黑色魔影似早有分工,正分别又在抢掠困扰着牛群、羊群、骆驼以至于人!(冯苓植《雪驹》)

(45)羊牛马驴骡猪骆驼以至于狗等等,好像除了人的下水(这样说有点大不敬的味道),没有我没吃过的。(《作家文摘》)

“不至于”可以受副词的修饰,“甚至于、以至于、乃至于”则不可以。

(46)同时,如果发现自己存在某种不足,也不至于影响到自己的自信心,而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王登峰、张伯源《大学生心理卫生与咨询》)

(47)我们只有主动出击,主动接轨,加快展开生产力布局,才不至于大京九借路而过,而我们这里却成为“过水丘”。(1994年《报刊精选》)

以上两例中的“不至于”前都有副词“也、才”前附,这一用法在“不至于”的使用中具有普遍性,而其他三个词不可以。这跟词性相关,“不至于”是动词,自然可以受副词修饰,而其他三个词大都为连词,所以不能再受副词修饰。

(二)语义上的共性与差异

“甚至于、以至于、乃至于”在词性上都具有连词用法,都可以表示递进关系,连接项既可以是递增序列,也可以是递减序列,因而三者可以互换(括号里是要替换的词语),句子的意思基本不变。如:

(48)工作给了我们每天、每周、每年,甚至于(以至于、乃至于)一生的时间表。(《哈佛经理职业素质》)

(49)经济科技全球化、信息传播全球化,把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以至于(甚至于、乃至于)每一个人都裹挟其内,由此获得进步,只不过是自觉与不自觉而已。(2000年《人民日报》)

(50)他发觉儿子的目光里有一丝儿迟疑乃至于(甚至于、以至于)不赞成的神色。(《美国悲剧》)

虽然“甚至于、以至于、乃至于”都具有连词的用法,很多时候可以互换使用,但“甚至于”是个副连兼类词,除了连词用法,还有副词用法。“以至于”“乃至于”虽然不具有副词的词性,但是连接前后小句时,具有“甚至于”在语义上所不具有的因果关系。“以至于”“乃至于”连接词或短语时,连接项之间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呈现语义上递增或递减关系;连接小句或者分句时,前后项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深究起来的话,“以至于”“乃至于”所连接小句间的因果关系还是有差别的。如:

(51)在东京大学,他养成了不吃早饭和熬夜的习惯,以至于落下了一劳累过度就流鼻血的毛病。(1993年《人民日报》)

(52)她最喜欢收到的礼物就是数码产品,乃至于自己送出去的礼物也一律是手机、iPad和数码相机。(《明星全接触》)

例(51)后一分句的结果“一劳累过度就流鼻血”是因为前一分句中“读大学时,不吃早饭和熬夜的习惯”导致的,两者之间存在的是一种程度性致使关系。例(52)后一分句的结果“送出去的礼物一律是电子产品”,是因为前一分句“她最喜欢的礼物就是数码产品”导致的,前后两句之间的因果关系为逻辑性因果。这两句都不可以用“甚至于”来替换。

“甚至于”连接的后项除了具有一般的递进义外,有时还是一个语义序列里的极端项,整个句子可以通过对这个极端项的强调突出,达到对一定语义序列里所有对象的覆盖,而“以至于”“乃至于”不具有此用法。如:

(53)钱能花,钱可买来吃的,穿的、用的,甚至于买到灵魂。(1994年《报刊精选》)

以上例句“甚至于”也可以换为“以至于”“乃至于”,但语义上只是表示递进关系,并没有这种用极端项涵盖普遍情况的语用特征了。这可能跟“甚至于”同时具有副词性有关,此时的“甚至于”可以理解为副词。整个句子既具有连词性也具有副词性,才使得整个句子的语义如此。

(三)主观性上的共性与差异

四个“X至于”都具有主观性,体现了说话人对相关问题的看法与态度。

(54)我疯狂地爱上了自己构思的小说中的一个虚构人物,和她一起生活,同她出游,甚至于就要因她和自己真实的女朋友分手了,你还说没什么大事?(刘慈欣《三体》)

上例中“甚至于”连接短语“和她一起生活”“同她出游”“因她和自己真实的女朋友分手”三项,表达出说话人自己对这一情况主观上的惊讶、诧异。通过句中的“你还说没什么大事”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出判断。如果去掉“甚至于”,该句则没有这种语言上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

(55)餐桌上的上下尊卑、落座的座次、盘盏的数字、上菜的顺序,以至于劝酒敬酒的内容都是有讲究的。(1996年《人民日报》)

(56)除此之外,出生就必然会遭遇债主的纠缠、税单、不良的食物、不孝顺不知感恩的子女,乃至于关车门时夹到手等,这就是“苦苦”。(《佛教的见地与修道》)

(57)荣毅仁则想:共产党来了,总不至于比国民党坏吧!(1994年《报刊精选》)

上面例(55)“以至于”连接的前后项本来在语义上都是并列关系,是平等的,此时构成一个语义序列,最后一项为“劝酒敬酒的内容”,其中包含了说话人主观上的排列逻辑,这是语言主观性的体现。例(56)“乃至于”前后项的编排在序列上,也体现了说话人的主观性。例(57)“不至于”后面的内容为说话人主观上的猜测,也带有说话人的主观性。

“X至于”都具有语言上的主观性,但是内部成员之间则存在程度的差异。“甚至于”在语言上的主观性最强,“甚至于”在句中可以强烈表达说话人对连接的最后一项,或者副词强调用法的惊讶、出乎意料之感。其次为“以至于”的主观性,主要体现在前后因果小句连接上,“乃至于”连接的大都是具有客观自然规律的事物,所以主观性次之于“以至于”。“不至于”的主观性最低,其还有客观实词的否定义。“X至于”四个词语的语言主观性的等级序列如下排列:甚至于>以至于>乃至于>不至于。

(四)形成机制上的共性与差异

四个“X至于”在词汇化形成机制上具有相似性,都是从早期线性顺序相邻的跨层结构逐渐发展而来,且在初步词汇化后又进一步发生了词汇化。它们早期都属于不同的句法单位,只在线性顺序上相邻,即为“甚+至+于”“以+至+于”“乃+至+于”“不+至+于”。在初步词汇化后,产生了一些差异:分别为“甚至+于”“以/乃+至于”“不+至于”。“甚至+于”中的“甚至”完成词汇化后,一起修饰介词“于”所在的介宾短语整体。“以至于、乃至于”因为具体的语境和使用频率的关系,其词汇化先从后面的“至于”开始,“以、乃”为连词用法。“不至于”为动词“至于”的否定用法。

“甚至于”的词汇化是在“甚至”词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没有具体的演变过程,是在介词“于”语义泛化、“X于”结构大量形成的基础上直接类推形成。成词时间较晚,但发展较快。“以至于”“乃至于”词汇化发生时间较早,它们的词汇化是在双音节动词“至于”词汇化基础上形成的,由连词“以”“乃”发生附缀化而来的。“不至于”是在动词“至于”成词的基础上有了否定式,而后随着高频使用,在现代汉语口语中有了发生一定固化的应答语用法。

余论

四个“X至于”中,“以至于、乃至于、不至于”都有对应的“以致于、乃致于、不致于”,只有“甚至于”没有对应的“甚致于”,这该如何解释呢?我们认为这可以从对应的双音节词方面得到解释。双音节的“以至、乃至、不至”都有对应的“以致、乃致、不致”,但是“甚至”没有对应的“甚致”,那么三音节的“甚至于”没有对应的“甚致于”,也就不难理解了。

除了本文探讨的四个“X至于”,还有“何至于”“终至于”。这六个“X至于”中“甚至于、以至于、乃至于”都是“2+1”韵律模式,固化程度较高;“不至于、何至于、终至于”都是“1+2”的韵律模式,固化程度较低。“何至于”主要表示反诘语气,在此基础上还可表肯定语气和感叹语气,分别如以下三例。表示反诘语气的“何至于”固化程度很低,“何”还在表疑问,表示肯定语气和感叹语气的“何至于”的固化程度较高。

(58)如果不是他管理不善,何至于要雨杭亲自去园里工作?(琼瑶《烟锁重楼》)

(59)当初如果不是你当和事佬,充好人,他们俩何至于走到今天。(《新结婚时代》)

(60)倘若不是他当时赞同向李国瑞头上开刀,另外想一个筹饷办法,何至于今日进退两难!(姚雪垠《李自成》)

“终至于”只有短语用法,还未发生固化。因为所有用例中的“终至于”,其中的“终”仍然表示“最后、末了”的字面意思。

(61)随着创作量的不断递增和创作质的不断提高,他那劣等烟瘾不断加重,终至于那种致命的细胞乘虚而入,首先吞噬了双肺,现在又侵袭了他的全身。(1994年《作家文摘》)

(62)我们中国历史上同一系统的军队,只能有一个特定的任务,当这个任务达成以后,就一定要腐化堕落,终至于失败消灭,这已成为一个历史的定律。(《蒋氏家族全传》)

猜你喜欢
连词句法因果关系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连词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
玩忽职守型渎职罪中严重不负责任与重大损害后果的因果关系
句法二题
表格大团圆,连词学得全
做完形填空题,需考虑的逻辑关系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帮助犯因果关系刍议
西夏语中的对比连词 djij2
介入因素对因果关系认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