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校合作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

2021-03-09 13:30赵中强
考试周刊 2021年13期
关键词:感恩意识培养措施家校合作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以及新课改的持续深入,家校合作的培养模式逐渐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特别是在孩子的感恩意识培养方面,家校合作更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保证孩子对于整个社会有着更加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还能够使其自身的思想道德以及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因此,文章首先对家校合作的基本概述加以明确;其次,对感恩意识与父母教育之间的关系展开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家校合作形势下培养孩子感恩意识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家校合作;感恩意识;培养措施

一、 引言

无论是社会精英抑或是文学大家等人才,其在人生的初始阶段,父母都是其第一任导师,甚至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因此,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学校方面应当充分重视起家庭在孩子感恩意识培养中的关键作用,使得学校能够与家庭互相配合,形成一种全新的家校合作模式。另外,教师也应当在家校合作的背景下,合理安排好相应的活动内容,进一步明确孩子的性格特点,从而采取针对性措施来培养出学生的感恩意识。

二、 家校合作的基本概述

(一)家校合作的基本定义

家校合作单从名字上来看,就是将家庭以及学校这两个方面作为促进孩子全方位发展的主体所在,不仅需要两者间加大沟通互动力度,还要进行更加积极主动的配合,从而稳步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以及思想境界,并在父母以及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为孩子培育出良好的感恩意识,使得孩子能够得到健康、稳定的成长。

(二)家校合作教学模式的起因

随着社会环境的飞速发展,大多数学校都已经开始实行家校合作的教育模式,而采用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原因则重点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大多数学生在离开父母的悉心照顾后,很难适应学校中快节奏的学习生活,这就需要家长更好地发挥出自身的教育作用,积极配合教师来帮助孩子适应好学习的过渡期,并在此基础上来稳步提升孩子自身的感恩意识,使得孩子能够在学校中得到全方位的成长;而在另一方面,当前社会阶段中独生子女的数量正呈现一种持续上升的状态,这就导致孩子在家庭之中受到了大量的宠爱,甚至一些本该由孩子自身所完成的事情,也会由长辈或者父母来代替其完成,这就对孩子自身智力的发展以及生活能力的学习产生了严重影响。然而,大部分家长却仍旧没有认识到过度溺爱所帶来的不良后果,只是单纯地认为孩子只要学习成绩优异就可以,所以,更要采取家校合作的模式,在家长与学生的不断够沟通下来帮助孩子更加健康、独立的成长。

(三)家校合作的主要形式

站在家校合作的实际效果上来看,其主要合作形式由以下几种主要方面:一是电话访问,教师可以针对孩子在学校日常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来对其家庭展开电话访问,这也是一种最直接有效的了解方式,通过教师与家长孩子间的沟通,不仅可以让家长明确孩子在学校当中的表现,还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孩子在家中的状态,并以此为基础来展开积极有效的沟通,从而选取出最优质的教育方式,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不能够对家长以及孩子产生责备;二是召开家长会,在通常情况下,学校都会定期来举办家长会,使得家长能够对孩子的学习环境有着直观的感受,不断提升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效率以及交流质量不断提升,在双方的配合下制定出后续的学习计划,帮助学生得到更加健康的成长;三是可以设立家长开放日,在每周设立出为期一天的家长开放日,让家长能够真正进入到学校之中来与孩子一同学习生活,为后续家校合作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 感恩意识与父母教育之间的关系

(一)孩子感恩意识的深浅度方面

家长自身的教育方式以及教育理念,对孩子感恩意识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父母能够以一种温柔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并给予其全方位的理解以及关爱,就会使得孩子自身的感恩意识更加深入;正好相反,如果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采用的是相对较为严格、粗暴的方式,甚至直接棍棒相加,就会导致孩子自身的感恩深度相对较浅,为感恩意识的培养起到了不良的影响效果。

(二)孩子感恩意识的广度方面

站在当前家庭教育的角度上来看,孩子自身感恩意识的广度与家庭教育的主要方式呈现出一种正比关系。如果父母能够更好地理解孩子的种种行为,为其提供一个更加自由、温暖的成长空间,就会使得孩子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也会更愿意去帮助别人,整体感恩意识的广度就会不断扩大;但父母如果以一种严厉的态度来对待孩子的行为,甚至经常采取惩罚的手段加以解决,就会导致孩子的感恩意识广度较为狭窄,为其后续的学习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

(三)孩子感恩意识的密度方面

孩子自身感恩意识的密度,与父母自身的情感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一旦父母采取的教育方式不当,就会呈现一种降低的形式。由此可以明显看出,家长自身在日常生活中的理解程度以及温情程度越高,就会提升孩子自身感恩意识的密度,使得孩子在某件事情取得成功后,就会积极感谢身边所有给予帮助并且关心支持的人,更好地体现出了感恩意识带来的正面影响。

(四)孩子感恩意识的频率方面

父母自身的教育方式,同样会对孩子自身的感恩意识起到关键影响,这就需要父母应当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以及学习中,尽量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来思考一些事情,加大对于孩子想法的理解程度以及支持程度,使得孩子自身的心理环境中充斥着温暖,总体感恩频率也会呈现一种逐步上升的状态,从而更好地培养出孩子的感恩意识,使其能够感恩教师、感恩父母、感恩身边的环境、感恩帮助过的人,帮助孩子能够时刻处在正能量的影响下,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

四、 家校合作形势下培养孩子感恩意识的具体措施

站在孩子自身的角度上来看,有效提升其感恩意识具有关键作用,能够让孩子在日后的学习以及生活当中心怀感恩,并且可以尊重他人、帮助他人。因此,相应的教师更应当充分利用起家校合作的教育模式,使得孩子能够在根本上形成一种感恩思想。

(一)教师以及家长应当以身示范

当前的孩子们,由于自身的年龄尚小,并且心理环境相对较为幼稚,所以其经常会对周边成人的一举一动进行下意识的模仿。因此,教师与家长应当充分把握住孩子的这一特征,在家校合作的基础上以身示范,起到榜样的作用,使得这种感恩意识能够在孩子的脑海以及心理环境中生根发芽。同时,教师还能够通过丰富孩子日常教学活动的方式,进一步提升感恩教育的渗透力度,更好地引导孩子逐步重视起感恩意识。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引入一些感恩教育的内容,通过讲述一些具有显著感恩意义的寓言故事或者童话故事,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来对其中的感恩行为加以模仿,同时,教师还可以列举一些在日常生活中真实出现的案例,让孩子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感恩意识。此外,教师还可以充分把握住一些课余时间,采用各类多媒体设备来播放一些与感恩意识相关的动画视频,使得孩子能够更加全面地体会感恩意识的实际作用。而后,教师还可以在一些特定节日当中积极展开感恩活动,通过介绍节目背景的方式,帮助孩子自主表达出自身的感恩之情,并且在这一阶段中,家长更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在生活中主动孝敬老人并心存感恩,承担起整个家庭的义务以及责任,长时间如此,就必然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其脑海之中产生感恩意识。由此可见,感恩教育并非一种单纯的教师引导,更需要家长与其积极配合,切忌过度宠爱孩子,应当让其接受适当的批评教育以及鼓励教育,让孩子在真正意义上懂得感恩。

(二)改变家校合作的传统观念

站在教育的角度上来看,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的家校合作模式中,大部分学校以及家长都过于注重孩子的考试成绩,并且还大力要求学习的难度以及深度提升,甚至还要讓孩子提前接触并不属于这一年龄段的知识,这样不仅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不良影响,还会加大孩子在日常学习中的压力。因此,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应当充分重视起这一问题,注重孩子自身全方位的发展,防止出现过度压迫孩子的情况,而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家长以及学校方面要摒弃传统教育理念带来的限制,使得孩子能够接收到完美的素质教育,为学校感恩教育的开展也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例如,教师以及学校方面,可以定期进行电话访问、开设校园开放日以及召开家长会的形式来让教师更加全面地明确孩子在家中的具体表现,正好家长也能够了解孩子在学校中的实际表现,在双方交流完毕后,就可以针对孩子自身存在的实际问题来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教育计划,使得校园合作的教育质量以及教育效率稳步提升,帮助孩子树立起更加积极、健康的思想环境。

(三)加大感恩教育的宣传力度

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这也对孩子自身的思维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想要更好地提升感恩教育的开展力度,就应当在家校合作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提升感恩教育在社会当中的宣传效率以及宣传力度,通过优化总体社会环境的方式,侧面达到帮助学生建立起感恩思想的关键目标。还可以采用动画广告以及报纸刊登等方式,更好地引导孩子得到健康的成长。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让孩子观看《感恩中国》等电视节目,或者讲述出报纸上刊登的动人事迹,甚至还能够直接组织孩子对各种红色遗迹以及红色场馆进行参观,使得孩子能够全方位地感知到来自社会的正气。因此,家长以及教师两方面必须要重视起感恩教育宣传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培养出孩子的感恩意识。

五、 结论

在培养孩子感恩意识的实际过程中,家教合作的教育模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不仅需要家长与教师共同努力,还应当积极联合社会的相关内容来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感恩并学会感恩,在日常的学习以及生活当中常怀感恩之情。同时,还可以通过加强社会宣传力度的模式,让孩子对感恩意识有着直观理解,从而更加健康、平稳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周.新时代高品质教育视域下家校协同共育实践路径初探[J].教育科学论坛,2020(25):37-42.

[2]郝文武.建立以校为主的农村家校合作教育共同体[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0,12(4):11-15.

[3]冯娟娟.家校合作下的幼儿感恩教育研究[J].文学教育,2020(5):82-83.

[4]李红莲.探究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J].传播力研究,2020,4(12):153-154.

作者简介:

赵中强,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感恩意识培养措施家校合作
高中班主任提升学生感恩意识的途径与方法
浅谈幼儿实施感恩教育的几种途径
怎样在舞蹈基本功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思维与意识
关于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良好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亲缘感恩教育研究浅析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论高职计算机教学中计算机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校美术教育与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研究
家长参与下的家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