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程下初中历史时空观的培养策略

2021-03-09 13:30张文勇
考试周刊 2021年13期
关键词:时空观培养措施初中历史

摘 要:时空观是历史的核心观念,同时也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以历史相关知识教学为主,缺乏对培养时空观的重视,导致学生普遍缺乏时空观念,这会给初中历史教学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基于此,文章就新课程下初中历史时空观的培养措施进行探究,希望对广大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历史;时空观;培养措施

一、 引言

新课程实施以来,对初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历史教学逐渐淡化了纯粹历史知识的灌输,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实践能力。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时空观念,这是学生的基础性能力之一,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时空观,促进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 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时空观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对历史课程的兴趣

对于初中生而言,普遍都比较喜欢历史,但是对历史课程却缺乏兴趣,学生不喜欢历史课程,那么会直接影响到时空观培养的效果。培养学生的时空观需要建立在学生喜欢历史课程的基础之上,只有学生对历史课程充满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才能使教师的时空观培养得到更加有效地落实。在传统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难以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同时历史教学活动单一,导致学生对历史课程缺乏兴趣。初中生受古装剧以及舆论等方面的误导,认为历史和电视剧一样情节跌宕起伏,并且充满悬念。但是当学生真正接触历史课程时,会发现历史课程与古装剧以及舆论中涉及的内容相差甚远,这会导致学生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因此很容易对历史课程丧失兴趣。

(二)学生普遍缺乏历史时空观念

目前,初中生缺乏历史时空观念的情况并不罕见,往往会对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以及空间含糊不清,不能以发展的眼光认识历史事件,同时难以理清某一阶段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另外,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没能养成使用地图的学习习惯。学生之所会出现以上这些问题,原因在于以下几点:首先,时空观属于抽象概念,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因此会给时空观的培养带来较大的难度;其次,教师虽然已经认识到培养学生时空观的重要性,但是难以将时空观的培养落实到位。

(三)学生的学习功利性较强

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明确,动机是行动的指导,学习动机则是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是考试与升学,同时学校、教师、家长等都过分重视学生的成绩,在此背景下,学生普遍会更加关注自己的考试分数,使得学生的学习功利性较强。这会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注重结果,而不注重过程,也会给学生时空观的培养带来不利影响。

三、 新课程下初中历史时空观的培养策略分析

(一)应用图标开展历史教学

通常情况下,教师都会用時间轴或者历史大事年表来呈现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对于历史大事时间表而言,其通常都为表格,通过这种形式展示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可以将大量的历史事件浓缩到一张表格之中,既简洁又整齐,便于学生的记忆。而时间轴则可以更好地表示时间顺序,有助于学生理清时间脉络,让学生认清历史发展的顺序性与延续性。相比于教师的讲解以及文字的描述,历史大事年表以及时间轴对历史事件的呈现更加直观,也能使学生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传统的时间轴所采用的方式均为时间与事件相对应的方式,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稍加改进,将事件之间的关系加入时间轴之中,这样一来可以更加完整地呈现出历史事件相关的内容。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的过程中应用时间轴,也可以在阶段性总结过程中应用时间轴。学生在每节课所学的内容相对比较零散,因此需要教师在每个单元或者每个阶段教学完整后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与总结,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提升教学效果。除此之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合理地应用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加深记忆,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对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梳理,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对一单元的内容进行总结。尤其针对那些逻辑关系比较复杂的教学内容,应用思维导图的效果更好。

(二)加强对历史地图的运用

事件的发生,都具备时间和地点这两方面要素。虽然我们不能复制过去,不能还原历史,但是可以努力“再现历史”,“再现历史”则需要从时间和空间这两个维度入手。历史地图中涵盖着大量的信息,通过历史地图可以帮助学生获取大量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时空观。

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应用历史地图,提升课堂导入的质量和效果,为后续的教学奠定基础。例如,教师在讲解古代的世界战争时,往往战争的时间间隔较长,虽然有的战争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是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和认识到这些战争之间的联系。比如,教师在讲解“希波战争”和“亚历山大东征”时,可以在导图环节应用向学生展示两次战争的形势图,然后引导学生对战争所涉及的国家和地区等进行分析。这样的课堂导图更具趣味性,同时也更加自然,很容易引入到相应的教学内容之上。通过对战争形势图的分析,学生会加深对战争的了解,同时还可以强化学生的空间观念,起到培养学生时空观的作用。再比如,教师在讲解冷战方面知识时,可以在导入环节向学生展示冷战时期的世界地图,让学生通过地图认识到美、苏两个阵营之间的对立情况,带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使学生能够对接下来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

其次,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历史地图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地使用地图,可以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引导学生对“希波战争形势图”进行分析,让学生总结战争的原因和结果,同时要求学生总结战争的影响等,再比如,讲解清政府与列强所签订的各种不平等条约时,教师也可以结合历史地图进行教学,学生通过历史地图可以直观地看到中国大面积领土的丧失,既能使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也能带给学生极大的震撼,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分析清政府所割让的土地的具体地理位置和战略意义等,培养学生的历史空间观。

(三)巧用知识对比

通过对比,可以明确事物之间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巧用知识对比,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对历史内容进对比,分析总结历史内容之间的异同。通过对比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历史的本质,更好地掌握历史的发展规律。在历史知识中,很多的名词与概念都比较抽象,比如殖民地、君主立宪制等,这些抽象的概念会给学生的理解带来巨大难度,如果学生对相关概念理解不透,必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利用比较法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加深对抽象历史概念的理解。应用对比教学法,首先教师要找出两个具有可比性的对象,通常情况下可以对新旧知识进行对比,这既能帮助学生巩固旧知识,也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同时,通过对比分析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对比,学生可以认识到相似概念之间的相同点与差异,避免出现概念混淆的情况。时间与空间是组成历史的两大核心要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时空观,一方面教师可以以时间为线索对历史进行比较;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空间对历史进行对比,帮助学生找出不同时间、不同地区所发生的历史事件之间的异同点和联系。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英国、法国以及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进行对比,对比革命的时间、地点、原因、结果以及影响等,这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解。而在教师讲解鸦片战争方面知识时,则可以将当时的中国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进行对比,帮助学生了解鸦片战争时世界的发展状况,同时也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当时中国政治制度的落后。

(四)合理应用多媒体开展教学

多媒体结合了声效与画面,应用多媒体可以将历史事件进行再现,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烘托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中。比如,在讲解《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这一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歌曲《向天再借五百年》這首歌曲,并提问:“这首歌曲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学生回答:“康熙王朝。”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自动联想到相关的画面,并延伸至相关的历史知识,进而能够快速地进入到学习状态中,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基础。再比如,教师在讲解长征方面知识的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播放红军过草地、爬雪山等视频资料。学生对这些内容会充满兴趣,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教学中合理应用多媒体,不仅不会影响到正常的教学,而且还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并且对于培养学生的时空观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上文中提到了应用历史地图培养学生的时空观,而在上课过程中教师不可能总拿着大幅的地图进行讲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便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展示历史地图,同时多媒体还实现了声效与图像的结合,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 结束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渗入,历史教学也应不断进行完善与创新,不仅要注重历史知识的传递,而且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实践能力,在此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对于历史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师应给予历史时空观培养高度的重视,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历史时空观培养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青青.人教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2001年版与2016年版教科书比较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2]王景.国家认同视域下新加坡与中国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9.

[3]刘传翰.从近年北京历史高考和教学方式的新变化看新课改的落实[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4]陈翠萍.历史核心素养培养视野下的“三步五环节”教学模式研究[D].赣州:赣南师范大学,2019.

作者简介:

张文勇,福建省龙岩市,福建省长汀县新桥镇新桥中学。

猜你喜欢
时空观培养措施初中历史
康德时空观的理论背景与发展形成
幻境与宿命——喜玛拉雅时空观的当代再诠释
时空观指导下的模块整合教学——以《20世纪四五十年代力图称霸的美国》为例
浅谈高考历史学科的整合与长效复习模型——新时空观的构建与运用
怎样在舞蹈基本功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思维与意识
关于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良好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论高职计算机教学中计算机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校美术教育与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研究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