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转中焦法治疗失眠病案三则

2021-03-27 10:12顾元烨
浙江中医杂志 2021年9期
关键词:石菖蒲舌苔中焦

王 燕 顾元烨

1 绍兴市上虞中医医院 浙江 绍兴 312300

2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北京 100029

笔者通过学习彭子益医学思想,了解脏象学说轮轴运动的相关理论[1],发现用枢转中焦法治疗失眠,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阐述。

1 温肾疏肝补中焦

患者,女,30岁。2019年3月4日初诊:夜寐不安1年余,入睡困难,睡眠浅,易醒,多梦,伴心悸,口苦口干,手足怕冷明显,大便2~3日一行,质干,舌质黯红、舌苔薄黄腻、舌面细裂纹,脉弦细。中医诊断:不寐,肝郁脾虚证。治法:疏肝健脾,宁心安神。处方:北柴胡8g,桂枝、姜半夏、首乌藤、合欢皮、茯神、百合各15g,黄芩9g,石菖蒲20g,生牡蛎(先煎)、生龙骨(先煎)、淮小麦、红藤各30g,炙甘草5g。7剂。3月11日二诊:服药后睡眠时间延长,入睡较前容易,睡眠深,无口苦,大便日一行,口干仍有,手足怕冷,舌黯淡、苔薄白腻,脉细。去柴胡、黄芩、百合、红藤,加附片(先煎)、炒白术各15g,干姜10g,仙灵脾20g。7剂。3月19日三诊:服药后,睡眠明显改善,无口干,手足怕冷减轻。效不更方,再进7剂。

按:所思不遂,气血失调,则肝郁日久,气郁化火,夜寐不宁。肝经秉春木之气,喜温恶寒,故采用温肾疏肝补中焦,使肾水蒸腾上升,温煦木土,肝木得疏,脾胃得补,木能生火,火从胃降,沉入水中。初诊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以和解清热,镇静安神。二诊时郁热已除,阳虚明显,用四逆汤合桂甘龙牡汤加减温肾舒肝,健脾安神,肝气升发,胃气肃降,升降调和,心神得安。

2 和胃健脾运中焦

患者,男,50岁。2019年11月14日初诊:胃脘部胀满不适2月,嗳气明显,嗜酒,大便每日3~4次,质偏烂,夜寐早醒,睡眠三四个小时,舌质黯淡、舌体胖、舌苔白腻,脉沉紧。中医诊断:胃痞,脾虚湿滞证。治法:和胃健脾,理气化湿。处方:桂枝、炒白术、姜半夏、夜交藤、合欢皮各15g,淫羊藿、石菖蒲各20g,茯苓30g,干姜、白豆蔻(后下)、砂仁(后下)各5g。7剂。11月20日二诊:药后胃脘胀满明显好转,伴少量嗳气,睡眠时间延长,但睡眠浅,易醒。大便2次/日,舌质黯淡、舌体偏胖、舌苔薄白,脉沉。加生牡蛎(先煎)、淮小麦各30g,生龙骨(先煎)15g。7剂。11月27日三诊:自述睡眠明显改善,一晚能睡六七个小时,睡眠深,晨起精力充沛,余症皆消。

按:脾胃居中焦,胃主受纳和降,脾主运化升清,相反相成。脾胃调和,则气机升降相宜,是良好睡眠的重要保障。临床上很多失眠的患者,消化道症状明显,如胃胀、腹泻、嗳气等,笔者治疗此类病患时,注重调理脾胃升降的功能,气机调畅,寐自安和。初诊治以和胃健脾,理气化湿。二诊诸症减轻,睡眠浅,易醒,故加淮小麦、生牡蛎、生龙骨以宁心和胃,镇静安神。

3 祛痰化瘀畅中焦

患者,女,53岁。2019年11月26日初诊:夜寐不安5年余,入睡困难,夜梦多,已绝经,眼圈发黯,阵发烘热,口干不欲饮,无口苦,多食则胃脘胀满,大便畅,舌黯紫、苔白腻,舌下静脉瘀曲,脉弦滑。中医诊断:不寐,痰瘀内阻证。治法:理气化痰,活血化瘀。处方:北柴胡12g,赤芍、枳壳、姜半夏、茯神、桂枝、川牛膝各15g,桃仁、红花、川芎、桔梗各10g,石菖蒲20g,生牡蛎(先煎)、生龙骨(先煎)各30g,炙甘草5g。7剂。12月3日二诊:药后烘热减少,入睡仍困难,口干改善,舌质黯紫、舌苔薄白,舌底静脉瘀曲,脉弦滑。前方加郁金20g,丹参30g。7剂。12月10日三诊:药后睡眠好转,半小时内能入睡,无口干,舌黯红、苔薄白,舌底静脉瘀曲减轻,脉缓。予血府逐瘀口服液治疗。

按:痰浊、瘀血容易闭塞窍道经络,阻隔圆运动的运行。用涤痰化瘀之法疏通经络,可恢复圆运动的正常运转。本案中年女性,时值更年,肝失疏泄,胃失和降,痰瘀内生,上扰胸膈,心神不安而致入睡困难。方用血府逐瘀汤合桂甘龙骨牡蛎汤加减,以理气化痰,活血化瘀,使窍道通、经络畅,升降无碍,夜寐自安。

猜你喜欢
石菖蒲舌苔中焦
畅通中焦选对药
李生财论治湿阻中焦型慢性胃炎经验
“怪病不治治中焦”肾阴亏虚也会诱发喉痹、失眠
石菖蒲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析
石菖蒲挥发油SFE-CO2萃取工艺的优化
石菖蒲生甘草护听力
运用吴鞠通寒湿理论治疗中焦寒湿证疗效观察
萆薢、石菖蒲药 对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最佳配伍比例的药效学研究